正月初一,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氛围。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传递着新年的祝福。
霍明府上更是热闹非凡,宾客络绎不绝。一辆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府门外,前来拜访的人川流不息。他们带着丰厚的礼品,走进霍府,与霍晓成寒暄问候。
皇宫中,皇帝坐在御书房内,心中正纳闷不已。他皱着眉头,思索着:“内阁已经不再有那么大的权力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去拜访霍明呢?”皇帝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和担忧。
“召吴王进宫。”皇帝一声令下,整个皇宫仿佛都被这道旨意所牵动。传令的太监们迅速行动起来,将皇帝的命令传达至吴王府。
王信接到皇帝的诏令后,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立刻整理衣冠,带着满心的疑惑和忐忑,匆匆进宫。
乾清宫内,气氛凝重而肃穆。皇帝身着华丽的龙袍,就站在门口等着王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期待,仿佛有重大的事情要与王信商议。
随着王信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皇帝的心情也愈发紧张。他紧盯着宫门的方向,等待着吴王的到来。当吴王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时,皇帝微微松了一口气。
吴王快步走到皇帝面前,恭敬地行礼道:“臣拜见陛下。不知陛下急召臣进宫,有何要事?”皇帝看着吴王,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吴王,朕今日召你进宫,实有要事相商。你且随朕进来。”
皇帝与王信走到乾清宫正中央,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皇帝突然开口问道:“吴王,霍首辅是你舅舅,朕今年削弱了内阁,不合适去探望。你去拜年的时候,替朕问候问候。”
王信听完,脑袋里瞬间如同一团乱麻。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思索:这是什么意思?皇帝削弱了内阁,却又让自己去代他问候舅舅,这其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去了该注意什么?又该回来禀报什么?
王信的眼神微微闪烁,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着皇帝的意图。或许皇帝是想通过自己向舅舅传达某种信息,又或者是在试探自己的忠诚。他明白,这次拜年之行绝非简单的走亲访友,而是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王信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将陛下的问候带到。臣会谨慎行事,留意首辅的言行举止,回来后如实向陛下禀报。”
皇帝伸手举起静止在空中,那姿势仿佛凝固了时间。微微开口说道:“不,叫上吴王妃,吴郡主,吴王子,首辅是吴王亲娘舅,只让你去不合适,朕与你一家同去。”
王信心中猛地一震,皇帝此举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他迅速低下头,掩饰住自己脸上的惊讶之色,恭敬地应道:“陛下圣恩,臣惶恐之至。臣这就去安排家眷,恭候陛下驾临。”
首辅府门前,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王信一家心急火燎地赶紧赶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与恭敬。他们身着庄重的服饰,站在府门前,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王信不时地望向街道的尽头,心中忐忑不安。
就在王信一家刚刚停下不久,一阵轻微的马蹄声和脚步声传来。众人抬眼望去,只见皇帝的仪仗队浩浩荡荡地出现了。皇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在众人的簇拥下,很快就来到了首辅府门前。
王信一家连忙跪地行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他的目光落在王信一家身上,然后又转向首辅府的大门,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皇帝一踏进门,霍晓成赶紧迎上去,跪低叩拜:“臣恭迎圣上驾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敬畏与紧张。
皇帝伸手说道:“平身,平身。”语气平和却又不失威严。
霍晓成起身,脸上的表情略显拘谨。皇帝一眼便看出霍晓成有些悲伤,心中微微一动,开口说道:“首辅何在,朕与吴王去看看。”皇帝的眼神中流露出关切之意,他想要亲自去探望霍首辅,以显示自己对这位重臣的重视。
霍晓成微微躬身,恭敬地回道:“陛下,家父正在堂屋,臣这就为陛下引路。”说罢,他侧身在前,引领着皇帝和吴王向书房走去。
皇帝走进堂屋,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只见霍明坐在侧位,歪着脑袋,微闭双眼,神色疲惫而憔悴。他的朝服左手纯蓝马蹄袖上,有一缕殷红,格外刺眼。
霍明上次上朝的时候头发和胡子还有些黑色,现在却已经是纯白了,仿佛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婉儿拿着手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霍明纯白胡子上的那点红色。
皇帝和吴王看到这一幕,立刻走近。皇帝的脸上露出关切之色,他微微皱眉,轻声问道:“首辅这是怎么了?”吴王也满脸担忧,紧张地看着舅舅。
婉儿眼中含着泪水,哽咽着说道:“陛下,王爷,首辅大人自立冬以来身体不适,时常咯血。今日听闻陛下和王爷要来,本想强撑着起身迎接,可实在是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