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这是李恪之日
    "毕霞,太子助吾等从背后突袭慕容孝,否则吾等恐怕难如此速穿越太非川。" 长孙无忌察觉到李世民心中愤怒愈发强烈,连忙开口:"毕霞,救援大非川乃当前最紧迫之事!"

    "诚然,毕霞。" 大多数为文臣,武将鲜有发声,皆冷眼旁观。

    愚夫!

    李世民瞥见跪于地上的承乾,内心怒其不争,暗自咒骂。

    李承乾自认为行动巧妙,

    一举陷害两位储位竞争者。

    然而此等手段,却使军方将领心灰意冷!不顾兄弟之情,何谈忠诚?

    如此储君,谁敢效忠?

    "秦琼!"

    "程咬金!"

    "牛进达!"

    "段玄志!"

    "尔等随朕,率五千圣卫骑兵先行,大将军统大军随后。"

    "遵命!"

    "驾!"

    马蹄轰鸣掠过身旁,李承乾匍匐于地,面色阴晴不定,父皇未有任何交待。

    甚至未发雷霆之怒!

    李承乾感到惶恐无助,轻叹一声。这外甥多次抉择失误,备受关注,无法传递指引。唯有李恪二人身亡,毕霞方有唯一选择。

    眼眸闪烁复杂神色。

    那里,还有二子与一亲外甥。

    李恪若亡,他们亦难幸免。

    为大局计,他更期许李恪生还!

    "叶蕃第几次进攻?" 残垣之上,李恪坐于碎石堆中,嗓音沙哑询问。

    盔甲沾满鲜血,手中佩剑折断。

    每位皇子成年后,出宫独立开府前,李世民必亲手赠予佩剑。

    不仅是装饰,更是马背上帝王对儿辈寄予厚望。

    愿李氏子孙永葆尚武精神。

    每一柄,皆为至宝。

    此良剑,在连番厮杀中终折。

    断剑立旁,李恪左手握短刀。

    右臂早已负伤,昨夜激战,生死之际,以右臂挡刀。虽有盔甲庇护,

    仍刀伤见骨。

    绷带浸红,鲜血未止,不断沿指缝滴落。

    秦怀玉护于侧,疲惫道:"第十三次,兄长已击退叶蕃十三次进攻。"

    "薛仁贵传信,叶谷浑攻势减弱,求援。仅剩不足两千兄弟可战。"

    李恪摇头:"不可。薛仁贵仅余六百兵力,再抽调恐生变故。"

    言罢,李恪凝视远方吐蕃集结。

    昨夜狠厉进攻!

    呜呜呜...号角骤响,一队队吐蕃战士再次列阵。

    "兄长,松赞疯了!" 秦怀玉苦笑。

    昨夜,叶蕃败退者悉数遭督战队斩首。

    十三次进攻后,清晨时分,松赞未收手。

    "备战!"

    李恪振臂高呼。

    哗啦!

    所有尚能站立的将士,迅速列队于狭窄巷弄,废墟之旁。

    李恪引领诸兄弟!

    嗒嗒嗒...

    叶蕃方向传来脚步声。

    噫...

    "敌军百步外停滞?"

    "敌军意欲何为?"

    叶蕃阵后,松赞冷面询问:"大相,问将领为何未进攻?"

    依例,百步内,当发起冲锋,速与敌接触。

    禄东赞返回,面无表情,低语:"赞普,将士不愿再冲锋。将领请求休整一日,恢复士气。"

    "不成,吾等无暇耽搁。督战队,示众几颗头颅,鞭策他们,直至tangjun阵前。" 松赞怒道。

    "冲啊!"

    "赞普令,即刻冲锋!"

    禄东赞对松赞怨怼减半,督战队挥舞刀鞘,未执行杀人指令,只抽打士兵,迫使其前进。

    见士卒宁愿受罚也不前冲,禄东赞叹气,低声劝:"赞普,勿再战。吾虽整合高原诸部,但改革不久..."

    禄东赞含蓄提醒松赞。

    部落联盟改封建集权,方数载。

    部落首领在军中有大权。

    士卒不愿冲锋,实则将领背后的部落不愿再损失。

    逼迫过度,恐影响集权改革成果。

    松赞紧握拳,咬牙切齿注视远方。

    "杀!"

    关后,剧烈喊杀声惊扰松赞。

    "何事?" 松赞色变追问。

    "赞普,我查探即回。" 禄东赞答。

    片刻,伏允携数十亲随狼狈现身:"tangjun援军至,李世民亲征!"

    "赞普,须即刻进攻,吾军遭空袭溃散。艰难穿过城内tangjun封锁!"

    松赞目视仓惶的伏允,握刀欲砍,终克制。

    "带伏允出城!"

    转瞬,松赞面色铁青,疾步向城外出令:"传令大军有序撤离,立即渡过大夏河!"

    "报,援军突袭吐谷浑,薛将军令小人禀告。"

    李恪等人料定是援军,正待之际,薛仁贵斥候确证。

    "兄长,援军至!"

    "吾等守土门关矣!"

    兄弟闻讯,激动拥抱李恪欢呼。

    欢呼声浪起伏。

    "兄长,叶蕃撤军,是否追击?" 程处默指对岸问。

    李恪等停下,见吐蕃撤退,摇头:"无需。吐蕃撤退有序,且..."

    话未尽。

    兄弟牺牲已多。

    愿生者有机会归家。

    今多杀吐蕃,何益?

    朝廷未欲全面对抗。

    据他对大唐英杰之理解,

    周边小国已无力。

    tujue乃大唐首要劲敌。

    其次,灭叶谷浑,巩固西域丝绸之路,繁荣国内。

    继而,高句丽。

    父皇必将先取高句丽,以证文治武功胜杨广。

    且征服高旬丽,任何中原帝王皆需为之。

    即便非李唐,王世充或窦建德建国,

    定在稳固局势后,伐高句丽。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