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派小小盗墓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核心档案
    除了永陵计划,还有一份叫清洗名单的文件。

    上面列着几十个人的名字,包括九局内部的一些人员。

    这些人都被标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有的是调离,有的是降职,还有几个被标注为清除。

    张全生的名字就在“清除”名单里。

    我倒吸了一口气。

    原来张全生的下场,从一开始就是郭秉春安排好的。把头以为自己算计了张全生,实际上是在帮郭秉春除掉一个眼中钉。

    而在名单的最后,我看到了一个更让我震惊的名字。

    廖三爷。

    他被标注为“重点监控,适时清除”。

    这说明郭秉春对廖三爷早有防备。

    这次邛海的事,包括让我们来永陵,很可能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我继续翻看文件,发现了一张手绘的地图。

    地图上画的是永陵地下的完整布局,比廖三爷给我的那份详细十倍。

    不仅有周乾改造的仓库,还有郭秉春的秘密基地,甚至连我刚才爬出来的那条逃生通道都标得清清楚楚。

    更让我震惊的是,地图上还标注着几个我从未见过的地下空间。

    其中一个标注为“核心档案室”,位置就在永陵主墓室的正下方。

    我把地图对着月光仔细研究。

    按照标注,核心档案室里存放着九局成立以来所有的机密文件。

    包括那份真正的名单。

    远处的车灯还在移动,郭秉春的人还在搜索。

    我必须抓紧时间。

    按照地图显示,核心档案室有一个独立的入口,就在永陵围墙外的一座假山后面。

    我收好文件,摸黑朝假山的方向摸去。

    走了十几分钟,找到了那座假山。

    假山不大,但建得很精致,上面还有个小亭子。

    我绕着假山转了一圈,在背面发现了一块可以移动的石头。

    石头后面是一个向下的台阶。

    又是一条密道。

    我钻了进去,台阶很陡,一直向下延伸。

    走了大概五十级台阶,前面出现了一扇铁门。

    铁门上有个电子锁,还有个指纹识别器。

    我试了试,锁死的。

    正在犯愁的时候,身后传来脚步声。

    有人下来了!

    我赶紧贴着墙壁躲起来。

    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人出现在台阶上。

    借着微弱的光线,我看清了来人。

    居然是马玉良!

    “玉良!”

    我小声叫了一声。

    马玉良吓了一跳,差点跌倒。

    “三哥!你怎么在这里?”

    “我还想问你呢。”

    我把他拉到身边:“你不是走上面那条路了吗?”

    “走了,但是出去之后发现外面全是人。”

    马玉良喘着粗气:“我躲在一个山洞里,看到你从这边出来,就跟过来了。”

    “廖三爷给的名单呢?”

    “还在。”

    马玉良拍拍背包:“不过三哥,我觉得那份名单有问题。”

    “什么问题?”

    “我刚才仔细看了,上面的字迹不对。”

    马玉良掏出那份名单:“你看这个日期,明明是今年的事,但纸张看起来像是几年前的。”

    我接过名单看了看。

    马玉良说得对,这份名单确实有问题。

    “看来周乾早就准备好了假货。”

    我把名单还给他:“不过无所谓,真货在下面。”

    我指了指那扇铁门。

    “下面是什么?”

    “九局的核心档案室。”

    我把刚才看到的地图拿出来:“真正的秘密都在里面。”

    马玉良凑过来看地图。

    “三哥,这门怎么开?”

    我研究了一下电子锁。

    这种锁我见过,当年在广州有个老板的保险库就是这个牌子。

    “需要密码和指纹。”

    我说:“密码我可以试试,但指纹就麻烦了。”

    “让我来试试。”

    马玉良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这是我自己做的解锁器。”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精密的小工具。

    “你什么时候会这个了?”

    “这段时间闲着没事,研究了一些电子设备。”

    马玉良接上电线:“这种锁其实不难破解。”

    他摆弄了几分钟,电子锁发出一声轻响。

    “搞定。”

    铁门缓缓打开,里面是一个现代化的地下室。

    白色的瓷砖,明亮的日光灯,还有排列整齐的文件柜。

    “这里就是九局的档案室?”马玉良有些不敢相信。

    我们走了进去。

    档案室很大,有好几排文件柜。

    每个柜子上都贴着标签,按年代和类别分类。

    我找到标注为“永陵计划”的那个柜子。

    柜子没锁,里面放着厚厚的一摞文件。

    我抽出最上面的一份,标题是“永陵地下基地建设方案”。

    文件的第一页就让我倒吸了一口气。

    这个方案不是周乾一个人制定的,而是九局的集体决定。

    郭秉春、周乾,还有其他几个高级官员的签名都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