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蕙娘
    古代消息传播渠道有限,想了解一件事,只能靠人的嘴。

    梁山虽然发展的有声有色,但是还没有到天下皆知的地步。

    青州桃花山离济州梁山有着千里之遥,若不是特意了解,李忠是不会知道梁山的。

    李忠虽不知道梁山,可从李云带来的战兵就看出梁山非同小可,特别是刘玄射出后击落他手中朴刀的那一箭,精准且力重。

    对于混迹江湖几十年的李忠,场面话早就烂熟于心,脱口而出。

    “没曾想竟是闻名济州的刘玄哥哥在此,小弟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请受小弟一拜。”

    李忠朝刘玄拜完,转向李云道。

    “李云哥哥武艺当真是出众,小弟平生难敌。今日得见两位哥哥,实乃李忠之幸。容小弟摆酒一席为哥哥们接风洗尘。”

    刘玄伸手拦住正欲唤人的李忠,缓缓道。

    “兄弟不必摆宴,我那贤者刘太公早已在庄上等候,尚待我等回去通晓。”

    “太公是太公,小弟是小弟。不过几杯薄酒,耽误不了哥哥多少功夫的。”

    “哈哈,兄弟若是有意,刘玄倒是有个计较,不若兄弟一同下山,共赴庄上饮宴如何?”

    “既是哥哥相邀,小弟自是应允,且待小弟备上一份薄礼,前去看望老太公一二。”

    众人议定,李忠随意吩咐喽啰备了些山珍奇物,金银布匹,装了满满三箱,便随同刘玄李云一道下山。

    山风呼啸,雪景迷人。

    刘玄一行一路赏景相谈,倒是有了几分亲近。

    及至刘家庄,早有快马相报,刘太公与陶宗旺立于庄前相迎。

    见到鬓雪霜颜的刘太公,李忠直接翻身下马,向前一个滑跪,情真意切道。

    “老太公,李忠御下不严,此前多番惊扰尊体,幸得刘玄哥哥指点,方知大错,望乞太公饶恕则个!”

    刘太公已知李忠其人,见他诚恳,又知此事多由刘玄做主,便和善的将李忠扶起,可谓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老汉不过是一乡野之人,何来饶恕一说。大王既与刘玄贤侄相交,想来也是个忠厚的,快快进庄歇息吧,贤侄。”

    听得刘太公话语,刘玄自是应可。

    几人跟在刘太公和刘玄身后进得庄来,入到正堂,围着酒席分次坐下,此间共计五人,除了刘太公老矣,无不是好汉临坐,皆以刘玄为尊。

    刘太公清早就令庄客杀猪宰羊,采买鲜鸭嫩鸡,果蔬菜肴,不一而足,用来款待众人。

    至于战兵们早有庄客引走,招待饮食,伺候休息。

    待酒足饭饱,李云三人已是醉的不知人事,刘太公吩咐庄客扶将下去,又唤人与刘玄备些醒酒汤。

    刘玄见状,不禁问道。

    “太公,可是有何要事与刘玄相谈?”

    刘太公摸了摸长须,笑道。

    “自是有事。贤侄可是忘了为何事而来?”

    刘玄酒意上头,有些微醺,听得刘太公话语,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耐着性子解释道。

    “怎会忘记,今日不正是扫了那桃花山,诛杀周通那......”

    话未说完,刘玄顿时反应过来刘太公想谈何事。

    见刘玄语顿,刘太公亦知刘玄想到了自己想说的事,当下朝门外唤了一声。

    “蕙娘,上份醒酒汤怎的那么磨蹭,莫不是看不上刘玄贤侄!”

    随着刘太公话音落下,门外传来一声娇俏莺语。

    “爹爹!”

    刘玄转头看向门边,只见一个二八少女端着一碗醒酒汤,莲步轻移,款款而来。但见:

    粉色轻衫笼雪体,淡黄软袜衬弓鞋,鬅松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儿;袅娜纤腰,系六幅红罗裙子。

    蕙娘一边将汤茶递向刘玄,一边朝刘玄作揖道。

    “郎君,请用汤。”

    刘玄忙起身接过,回礼道。

    “多谢小娘子。”

    刘太公笑容可掬的说道。

    “贤侄,此乃小女蕙娘。蕙娘,这就是老夫给你说过的少年英杰,刘玄。”

    桃花山的威胁已经解除,刘太公一直不安的心终于定了下来,这才将女儿从青州城接了回来。

    刘太公一生无子,且与刘玄养父亲若兄弟,二人定下的婚事涉及到了两家人的未来。

    “贤侄,老夫打听过了,你在济州并无犯下滔天大罪,不过是府尹下令贴了几张不足挂齿的缉捕文书。”

    “青州离那济州甚远,贤侄可隐居庄上,待得官家特赦,便可洗去污名。”

    “你父早与我言,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若是你安心待在庄上,老夫这些黄白之物尽可予你,蕙娘亦好为刘家传下香火,如此可好?”

    刘玄姓刘,刘蕙娘亦是刘,二人之子如何不会是刘家子孙。

    刘太公劝刘玄留在刘家庄,待他百年之后,将一切身家都托付刘玄,那么青州桃花山刘家就不曾断绝,这就是刘太公能和刘玄养父定下二人婚约的原因之一。

    听着刘太公的话语,刘玄不禁为前身感到羡慕。

    爱子之深莫过于身后事。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