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欢乐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平戎策和做宰相
    酒宴继续,王大卫又想到一个问题。

    按照后世的划分,此时的大宋朝堂分成两党: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群龙无首、人数众多的旧党。

    曹七和刘五明显是旧党的支持者,而王厚的父亲王韶则被划分到了新党。但是他们三个却聊得非常融洽,看不出多少分歧。

    最起码,他们对苏轼全都推崇备至,而苏轼这两年可没少给王安石拆台。

    王大卫渐渐明悟......

    王韶、王厚父子并不是王安石的党徒。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小党派,因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王韶在熙宁元年上书的《平戎策》。

    仅这一点,就强过九成以上的大宋官僚。那帮货唯一的政治理想就是做上更大的官。

    《平戎策》的主张可以概括为:

    军事问题军事解决;

    既然跟西夏死磕三十年都没什么进展,那就换个软柿子练练手;青唐正好就是;

    青唐曾经很强大,甚至打败过西夏。但是雄主唃厮啰病死之后,青唐陷入分裂,现在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大宋不下手,西夏人也会下手;到时候大宋反受其制,川陕不宁。

    大宋拿下青唐,可以拉长对西夏的战线;大宋的国力是西夏的好几倍,不拉开了打,就在横山那一小片地方死磕,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平戎策》,不违宪。按照这个搞法,勋贵圈会继续扩大。

    勋贵们对此表示欢迎,几十年了,都是老面孔,早都看腻了。

    但是王氏父子这个党派人少,实力弱,又远在边陲,做不成执政党。

    相比保守的旧党,他们更愿意支持王安石的新党。

    毕竟新党的口号是:富国强兵,而后覆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

    路线不同,目标一致。

    除此之外,王大卫也对曹七提出的若干经济学问题做出解答。

    首先是钢筋水泥对伐木业的影响。王大卫给出的解答是:钢筋水泥确实会对伐木业产生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因为木材用途十分广泛,建筑业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大头是家具、马车等行业。

    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看,减少木材的使用是符合全社会长远利益的。

    绿色、环保、水土流失这些词一出口,发现三人都没听懂。于是王大卫干脆换了种说法,拿关中地区举例子。

    秦汉到初唐时期,关中是天下中心,土地富饶,河渠众多,植被茂盛,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称。

    唐朝的建立正得益于此。当时杨玄感、王世充、李密都选择在洛阳死磕。

    只有老李家卷起全部家当,一头扎进关中,连老家太原都不顾了,从而一举占据争夺天下最有利的位置。

    不过唐朝已经是关中地区最后的余晖。几百年繁衍生息,诸姓皇室大兴土木,秦岭都被砍成秃山,关中地区再也无力负担大一统王朝国都的重任。

    李唐历史上就有数次皇帝带着满朝大臣跑到洛阳“要饭”的经历,被人们称作天子“逐食而居”。

    现在的关中更惨,连北面小小的西夏都搞不定,这还是在中原地区卯足劲供应关中的情况之下。刘彻和李世民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其次是钢筋水泥对采石业的影响。王大卫坦承:这个影响肯定不小。不过水泥本身也需要采矿,市场会自发调整采石工人换个地方、开采另一种石头的。

    至于采的是什么,得先等董员外的消息,现在不能说。

    最后是活字印刷对雕版印刷的影响。王大卫直言:“这个我没管。我就知道一点,活字印的书肯定比雕版的便宜,那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

    若是有人想要出版自己写的书,门槛也会更低。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书让更多的人读。

    毕昇老先生虽然只是个工匠,但他的这个发明必将影响全天下,天下人都将因此受益。毕老爷子应该受万世香火。

    刘五,你若将这个法子公布天下,那自然是你道德高尚。你要是保密,想用这个法子生财,那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用赚来的一部分钱继续完善活字印刷术,反正你保密也是要花钱的。

    至于雕版工匠,我只能说声抱歉了。不过他们也不至于全都失去生计,起码不会突然一下子就没了饭碗。

    有些书是活字代替不了的,像书法、绘画之类的书籍还是要用到雕版。

    还有,我知道有些人看书对书法很挑剔,书上的字不好看他们就接受不了。

    就仿佛‘美’这个字如果印丑了它的意思就会变成‘丑’,‘丑’字印得漂亮就成了‘美’,这不是扯淡吗!

    有这种怪癖的人活该他多花钱买雕版的。

    其实我也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