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开局剧透皇帝死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守节
    【明清除了裹脚还有守节,这种东西比裹脚还可怕。】

    宋朝之前的女子们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裹脚更可怕。

    “比裹脚还可怕,那就只能是要命了。”

    【有些文人士大夫的脑回路是真的厉害,为了贬低女性,他们真的是将自己学到的用到了极致。把前辈圣贤的话曲解成他们需要的意思。

    像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话的意思不是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正确的意思是:恃宠者和小人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和他们相处时要有远近分寸,太亲近容易失礼,坏了规矩;太过疏远,容易招致他们怨恨。

    理解意思要放眼全文,在这抠字眼干嘛?

    你们看书是只看对自己有利的是吧,真是一群小机灵鬼。】

    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吗?

    腐儒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夫子都是这么讲的呀。

    【和上面那种情况一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变了味道。

    这本身只是程颐在回答自家弟子问题的一句话。本身就是话赶话说出来的,不是什么道德真理。

    程颐本人也是不反对改嫁的。

    但明清两朝,这句话成为了道德准则。女子一旦失节,那就只能去死。

    别说改嫁了,就是被外面的男子看了手腕,想要活下去,女子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把别人看到的地方割了,二是只能嫁给那个男子。

    女子只能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万一要是家里发生火灾,女眷之地,男子怎能踏足?

    这些倒霉的女人就只能被活生生烧死了。

    对于那些能够保持所谓“贞节”的女性,朝廷是会给表彰的,这也助长了士绅们的草菅人命。

    刚开始只是寡妇不能改嫁,后来直接让她们下去陪自己的丈夫。】

    大家已经没有力气去生气了,后世的这些狗屁规定,怪不得他们会亡国呢。

    不许寡妇二嫁,国家的人口怎么增加?

    【没有谁愿意去死吧。

    对于丈夫去世的寡妇,不愿意去死。那家里自然得不到贞洁牌坊和名利地位。

    不愿意,那我们就帮你死。

    多少女性都是被家里杀害的。

    后来这种思想还卷成了新高度,就连那些只是定亲还没成亲的女子都受到了迫害。

    未婚夫死了,这些女子被逼自杀。家里人向朝廷报告自家女儿的贞烈,就能得到更多的封赏,还能显示他们家风严谨。

    他们把女儿真真正正是当做了一块踏脚石呀。

    更可怕的是有的女子觉得贞烈这种品格是正确的,她们甘愿去死。真的是洗脑洗的太彻底了。

    怪不得迅哥儿会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他们的名声需要用女子的生命来成就。这怎能不是吃人呢?

    以前有些人家卖儿卖女是因为真的活不下去,现在呢,把好好一个女儿活生生逼死。】

    这个迅哥儿是何许人?写的文字真是振聋发聩。

    袁机有些说不出话,仿佛是被人用棍子在脑袋敲了一下。

    她从小学习的也是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烈女传》,是女四书。原来这些东西都是错的吗?

    【在这里我要点名批评一下朱元璋。请问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让女子殉葬?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朱元璋:…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殉葬的想法,面对唐晓的询问,有些不知所措。

    【明朝的妃子算是倒了大霉,祖宗规矩,“宫妃必须殉葬。”

    她们一入宫门就得为自己的小命做打算,别的朝代宫斗是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是为了权力。她们是为了命。 】

    宫斗为了挣命,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仅搭上了女子的性命,还把皇宫搞得乌烟瘴气。

    马皇后想到这,有些埋怨未来的朱元璋。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皇家都这么搞,民间又能好到哪里去。

    后世出土过一些不同寻常的墓葬,打开棺椁一看,棺中的尸体特别奇怪。

    通过研究发现,这个墓葬是明朝的,这个女子是被活埋的,大概率是守节。

    可怜的她被亲人强行塞入棺椁中,棺材被钉子钉得死死的。就这么被埋进了坟墓。

    刚被埋进去她还没有死,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但一个女子的力量怎么可能掀得开被钉了钉子的棺盖?

    她只能在棺中挣扎,直到双手指甲全部脱落,慢慢的,棺材里没有了空气。就这么活活被憋死,这种死法是极为痛苦的。

    干这种事儿的人,你们真的庆幸这世界上没有鬼神吧。要是世界上真的有鬼,那这位女子肯定恨不得把你们全都弄死。】

    干过这种事儿的人家现在有些害怕,按理说,这种事情都是极其隐秘的,唐晓怎么会知道?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