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请愿!
    曹操倒吸一口凉气:

    “可陛下昨日不是说,不把关东群贼打疼,此战就不会休止吗?”

    刘偕冷笑一声:

    “打关东诸侯,不一定非得我们自己动手!”

    曹操听着刘偕的话,感到有些云里雾里。

    “陛下的意思是?”

    刘偕走向一旁的大汉舆图,手指长安。

    “借刀杀人,在长安立身不稳的吕布再合适不过。”

    曹操到此刻还没有明白刘偕的意图。

    “吕布凭什么会帮我们?”

    刘偕:

    “吕布自然是没有理由帮咱。”

    “但吕布有十足的理由回来打袁绍。”

    曹操的思路完全跟不上刘偕了。

    “一,吕布当初逃出洛阳,几乎是什么也没带,就连粮草都丢下大半。”

    “西京虽说繁华,但对他们来说,就是人生地不熟,去了军饷无处筹集,粮食无人供给。”

    “最新的消息传来,说西凉已被李傕郭汜二人占据。”

    “如今,西凉本部兵马,已经和吕布等人彻底决裂。”

    “前有狼后有虎,缺钱缺粮,恐怕,吕布现在就在想着如何反扑过来。”

    “从朕和袁绍之间捞一点好处。”

    曹操恍然大悟。

    “我们等得起吕布,可袁绍不等人啊。”

    “若是下一次攻城之前,吕布没有带兵赶来,岂不是耽搁大事?”

    刘偕笑容阴沉。

    “所以,要给吕布这个匹夫点点火。”

    “要是吕布得知貂蝉已被朕纳为贵人,会是如何气愤?”

    “若是再在这火上浇一把油,去一封招安信,刺激吕布。”

    “至于谋士李儒,大可以在招安信中言明,董卓就是你孟德公暗中派杀手铲除。”

    “想必那忠心董卓的李儒见此招安书,必然愤慨失智。”

    “火上加火,怒上加怒,不怕他吕布不来。”

    曹操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我现在去办!”

    刘偕点点头,随后看向一旁的曹仁。

    “曹将军,今日犒军,朕要去城头视察,你与朕同往。”

    曹仁拱手一拜:

    “领命!”

    刘偕上了天子銮驾,在虎贲卫的护送下,朝着洛阳东城门走去。

    可就在走到东市口的时候,銮驾突然停下。

    正闭目养神着的刘偕突然眼睛一睁。

    问外面的虎贲卫:

    “怎么回事?”

    龙辇外一阵沉默,片刻后,曹仁附到龙辇跟前。

    “陛下,太学的……博士弟子此刻都在前面跪着,看样子是要拦驾。”

    刘偕闻言,不解地问:

    “太学的博士弟子?”

    刘偕话音刚落,就听见外面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

    “臣太学博士官季忠,率太学两千弟子,前来请愿!”

    一听请愿这二字,刘偕便已经猜到太学这群腐儒是想干什么了。

    刘偕撩起龙辇的帘子,看了看外面的景象。

    只见偌大的东市口,跪满了两千太学弟子。

    周围围满了洛阳百姓。

    往常热闹的东市口在此刻变得十分寂静,气氛也跟着沉闷起来。

    刘偕起身欲下龙辇,刚动身,又一顿,拿起龙辇内的天子剑,走了下去。

    “官博士要请什么愿?”

    就在刘偕说话的时候,主管刑部的士孙瑞带着几百名捕快和刑部官员赶来过来。

    看见天子也在,士孙瑞赶紧上前请罪。

    “陛下,臣有罪,大战当前,让这群太学弟子出来闹事。”

    其实士孙瑞也是一刻钟前才得到消息,才立马赶了过来。

    之所以请罪,只因这战时洛阳城维稳,是他刑部的事。

    刘偕摆摆手。

    “此事怪不得你。”

    说罢,刘偕一脸和蔼可亲地走向了远处跪着的太学博士,官季忠。

    “官博士这是有何冤屈啊?”

    官季忠也不拜谒刘偕,就是那么昂首挺胸地跪着。

    “臣闻陛下昨日写诗一首,言,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我等读书人,以及众多太学弟子在听闻之后,无不心寒难过。”

    “我等还请天子收回此诗!”

    刘偕轻轻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是朕伤了诸位学子和博士的心。”

    “那就是朕的错了?”

    刘偕这一问,问得官季忠心里有些犯怵,久久不敢吱声。

    自己身为臣子,肯定不能说天子有罪。

    刘偕也不给着官季忠打马虎眼的机会,就这么惺惺地等着官季忠回话。

    “官博士,朕错了?”

    官季忠还是不敢回话。

    “说!朕错了吗?”

    “大胆说,朕赦你无罪。”

    官季忠闻言,咽了咽喉咙,彻底放开了胆子:

    “陛下不应该轻视士族,小觑读书人,景帝时,董仲舒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汉百年社稷,有儒家儒士半壁功劳,而且朝堂之运转,天下之治理,更是读书人勤恳出力。”

    “如今陛下年幼,不辨忠奸,宠幸逆臣,远离贤臣。”

    “重粗鄙武夫,轻治世文人。”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