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顺县太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章 化成太平鱼龙
    太平国化成县。

    化成和清江毗邻,两座城池以山为界,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表面交好,但是断绝商贸,所以和大顺百姓素无来往。

    但是化成的百姓构成,却是二十年前原本世代生活在昌乐府的百姓,被边军赶出昌乐之后又汇集到了化成。

    所以,是一座户籍人口近三十万的大城市。

    仅次于太平城,由于之前太平国战乱,化成由于偏远山区,躲过了战乱之祸,反而有赶超都城太平城的趋势。

    这也导致化成的手工业非常发达,人口的优势,再加上商贾私贩在两国之间铤而走险,显得一种畸形的异常繁荣,和大顺国的清江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两城距离边界线都只有三十多公里,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就有六十公里路程。

    处理完了清江衙门的事宜,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之后,李九章带着付雨樊来穿过边境线,悄悄潜入化成县城内的一家客栈。

    这一次是悄悄走的,甚至是有意甩开了绿蝶和彩衣。

    她们毕竟是教坊司派来监视李九章的,去太平国,难免有些不敬大顺皇帝皇后的地方,不带着她们,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之所以带付雨樊同行,是因为他爹付江在负责太平国的锦衣卫暗哨行动,而付雨樊又对太平国比较熟悉。

    李九章化名李九,自称九少爷。

    “九少爷,咱们待会儿去听曲儿,还是就在客栈歇息?”

    太平国在大顺国有慑众司的秘密据点,大顺国在太平国也自然有锦衣卫的秘密据点,付雨樊和李九章,都算是锦衣卫的人。

    付雨樊的潜台词。

    是问李九章要不要先联系一下锦衣卫据点。

    “咱们是以私人身份来玩儿的,雨樊,你不要惊动了不该惊动之人,到了合适的时机,少爷我再根据情况决定。”

    其实皇帝密信里说过,同意李九章到太平国来一趟,但是是有任务的,皇帝的一件小事,那么就不是小事。

    来太平国,首先要把当年昌乐边军的事情搞明白,要看看太平国对昌乐一府七县的真实态度,特别是有什么军事目的。

    若是太平国主有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意思,那么即使在边境看不出端倪,也能够察觉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清楚对方的后手,那么李九章就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提前布局筹谋。

    但是皇帝要他筹建边军府,虽然只是打土匪的名义,但又不想太高调,肯定是皇帝通过特殊渠道,提前知道了一些对方的布局。

    来太平国,李九章还有私事要处理。

    石灰粉的原材料供给,还有老教谕提到的铁匠全林子,这些关系到清江大学科学院,还关系到西红柿商会的发展。

    更重要的一点,是太平国昌乐公主夏昌乐。

    这个直接以昌乐府城为名的公主,让李九章吃过几次亏,算计谋划老辣,行事风格琢磨不透。

    虽然是将来的未婚妻子,但这场入赘婚姻,本来就是两国之间的一场政治阴谋,是最让李九章头疼的一个问题。

    付雨樊还是知道太平国的一些社会规则的,他皱着眉头说道:“可是,没有路引,咱们只能在化成县境内停留,要想再往太平城去,肯定会被官差拦住。”

    路引,又叫路引文书,和介绍信、通行证差不多意思,只要是离家百里之外,都需要到官府去办理一个路引文书。

    有路引才能遍行天下,无路引,被抓住了之后,要么被当作奸细,要么就被当作逃犯。

    边境地区,互相来往之间,都默契的没有查看路引,明面上断绝商贾来往,又不是战时,对偷摸着两国来往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到了国内,以往都是依靠锦衣卫来解决路引文书的问题,特别是太平国从四分五裂的状态合归统一不久。

    所以路引文书,查的比较严。

    思虑片刻,李九章才说道:“暂时先不惊动锦衣卫据点,咱们先走一步看一步,把化成的事情处理好了,再行定夺。”

    惊动锦衣卫,就意味着会暴露在大顺皇帝的眼皮子下面,李九章不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