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起大阪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错综复杂的问题
    “你原来是干嘛的?”李易安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刚才一直没心情。

    这会仔细打量,陈庆黝黑的脸上皮肤十分粗糙,双手骨骼粗大,手面上布满了条条絮絮的各式疤痕,不知道是吃了什么样的苦。

    “我是战争时期华裔劳工的遗留孤儿,出生在千叶县,14岁便初中辍学,流浪街头了。”陈庆虽然面无表情,但是从眼神中还是看到了几分孤寂。

    “后来我去东京讨生活,就加入了同样是由华裔孤儿成立的怒罗权。”

    “华人黑道啊?!”李易安虽然不意外,毕竟陈庆一身的江湖气。

    不过之前以为陈庆只是常年混迹街头,没想到是真正的黑道。

    怒罗权他也是多少知道一些,这是日本华人黑道名声最大的一支,都是由在日华裔的遗留孤儿组成。

    与沪帮、福青帮、台湾帮这些盘踞在三不管的地带的松散组织有很大的不同。

    怒罗权是一个真正打出自己旗号,有稳定生意、地盘的正牌黑道。

    在东京圈甚至可以和在以此为大本营的住吉会掰掰手腕子。

    “那你的身份信息在监管名单中吗?”刘卫东问出了问题关键,如果收留登记在册的暴力团成员,商会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不在,我那时候还没成年,只是在一个边缘组打下手。”陈庆摇了摇头。

    “我连组长是谁都记不清了,那个组在98年末在东京黑帮大扫除的行动中被迫解散了。后来我就逃到了大阪。”

    “然后就遇到了我爸?”刘卫东显然也对他爸的事情不太了解。

    李易安听明白了,刘建华在异人门町这种复杂地带经营商会,自然需要一些对街头熟悉的人。他们同样都是华裔,自然会照顾一些。

    既然不在监管名单中,李易安也不去纠结陈庆的出身了,“那商会以前是以什么方式来运营的呢?”

    陈庆坐直了一些,开口道:“我知道的也不是全部,本来异人门町这种地方当时就有很多黑道在这混。”

    “你知道,大阪的黑道扫除行动在我的前两年已经完成了,但是黑帮毕竟还要吃饭。所以帮店家处理黑帮问题、解决纠纷、调解矛盾,是我接触比较多的。”

    “一个商会,没有自己的武力人员,凭什么跟黑道斗?还是说,商会本身就是黑道?”李易安十分在意这个问题。

    他是需要工作签证,但是如果就此涉黑,他这条路就真的要走到黑了,同时内心也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个天赋。

    “不是,商会绝对不是暴力团性质,虽然也收会费,交给商会远比交给黑帮少,而且商会还会提供很多的其他帮助。”陈庆坚定摇头道。

    “其实很简单,只要商户们足够团结,异人门町人数最多的黑道也就是几十人,大小帮派有十来个,他们互相还有斗争。”

    “也许黑道会搞点小动作,如果真是引发群体事件或者刑事事件,警察也会介入。”

    “警察?”对啊,李易安下意识把这个地方当成真正的三不管了,即使异人门町人员成分混杂,灰色产业集中,在市中心闹大了警察也一定会管。

    “你在的时候,商会有多少会员?”李易安问道。

    “四百个左右,巅峰时接近五百。”

    “这么多?”李易安惊讶。

    “刚才说提供其他的帮助,你知道是哪些吗?”李易安很关心这个问题。

    “我对经营真的不了解。。。”陈庆为难道,“大概。。。比如防止恶意的价格竞争,还比如顾客如果在商会旗下的餐饮、酒吧都消费,可以打折这样。。。”

    陈庆说的李易安多少了解,其实商会就是这样,不同行业共同面对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同行业防止随便降价保证利润、调节同行业矛盾等等。

    其实从异人门町这个地方的特殊性来说,团结起来能避免各种小混混、帮会乱收费,就足够值回会员费了。

    “以前就靠你一个人能搞定这么复杂帮派事务吗?”李易安在这点的逻辑一直没有打通。

    “商会之前有七八个正式雇员,外围还有不少人。”陈庆解释道,“比如街上拉客这些案内人,我们会跟资深的、有威望打好关系,不时给些好处。”

    李易安明白了,刘建华在的时候,本身在这条街就是有威望的,还有山口岸雄这个官方后山,跟各种势力的头头脑脑也说的上话。

    看着这钱赚得容易,其实这是属于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虽然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是有随时掀桌的能力。

    而且还合法合规,有利于商业发展,心中不由佩服刘建华,毕竟80,90年代的日本可比现在乱多了。

    此时刘卫东又走去办公桌,从一堆文件中拿出了一叠纸,走了过来。

    “这是会员名单。”

    李易安看向那叠纸,上面密密麻麻打印着各种商户和店长名字、地址、联系方式。

    他粗略地翻看了一下,有一半都是餐饮饭店,另外一半中就很杂了,有各式酒吧、居酒屋、公关俱乐部、泡泡浴店,甚至还有鞭挞俱乐部这种奇怪的东西。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