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让开——”只见一魁梧披甲军汉,一边在人流如织的街道上狂奔,一边扯着脖子玩命大喊着。
身后一大票凶神恶煞的兵丁,个个表情狰狞,红着眼珠子一声不吭地跟着跑。所过之处,路人先闻其声,后惊恐地四下散去,为这队恶行恶相的人让开道路。
这永安城——整座城池被东西南北交错的宽阔主街,与几条穿城而过的河道工整地分成一百零八个坊市;根据所处位置职能又分作东市、西市、南官、北居及皇城这五个大区域。
为防火缉盗便于管理,在每处区域还设立几个高高的望楼,由兵马司和城卫军轮流日夜值守,一遇突发情况便可通过警钟号鼓发出示警,迅速调集附近水龙局或府衙官差及时处理。
漂染巷毗邻东市店铺区,距此隔着几条街便有一处望楼所在。
若不是刚开市的当口,人流大量涌入,左伍长所带领的丙字伍早就冲到漂染巷内了。何况左伍长及手下一众弟兄没一个是永安本地人,对纵横交错的街道不太熟稔,以致当左伍长一队人颇为狼狈穿过人流拐进漂染巷时,但见一队身穿青红衣衫顶着个白色圆毡帽的人拉着几辆大车,风风火火地、从对面小巷迎面冲了过来。
打头的一人一边敲着梆子,一边大喊着:“走水啦!水龙局出差!闲人让道——”
对面是水龙局的人,人家显然是认得近道的,若跟左伍长一般只晓得走大道,等挤出人群到达火场,估计火势早已失控了。
“唧筒队准备!”
水龙局的人率先冲到了秦府门前,领头之人手一挥,大喊一声,十几个身背长筒状物体的人便跑了过来。
“水龙队连接太平缸在外面待命!其余人随我来!”
“是!”
那人带着唧筒队向着秦府大门跑去,其余人则是三三两两的从大车上往下搬运着体积巨大带有轱辘的水龙。
一开始聚集在秦府门前大都是好奇看热闹的人群,可眼见着两拨人浩浩荡荡从巷子两侧冲来,其中一队明显是水龙局的人,门口的几个秦府家丁这才意识到,这些人是冲着自家来的!几人对视一眼,连忙放下手里活计,上前拦住了水龙局的人。
“哎、哎?我说干嘛滴!干嘛!这里是秦府,你们来干嘛?”其中一个戴着个黑眼罩的独眼龙家丁,一脸凶横地拦住了水龙局领头的那人。
“走水,你们秦府走水啦!”领头之人跑的满脸汗珠子,面对秦府的人,却不敢大声呵斥,只急切地指着府门喘着粗气解释道。
“……望楼上看得清楚,赶紧的,让开,再晚可来不及啦!”
“走水!?俺们秦府?你瞎扯啥!”
独眼家丁一脸懵逼,回头向府门方向张去,院子里一点混乱的迹象都没有,若是真走水了,凭他在战场上练出的耳力不可能听不到。
此时,左伍长一队人也抵达秦府门前,他没搭理正在交涉的秦府家丁和水龙局,径直闯到秦府门前,以拳头一下下砸着门,一面对着大门大喊:
“将军大人,将军大人,俺是左辉左小二,快开门啊!您家走水啦!”
第三下抡圆的拳头还没触到大门,就听身后一声震耳的大吼声。
“左小二!! ”
听到这声刻在骨子里的熟悉声音,左伍长本能的停止动作,双脚并拢,站直身体高声应喝:“到——”而后,左伍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回头看了一眼。
“……崔队正!”
“怎么是你小子?你怎么来这里了!”说话的正是那个独眼家丁。
“报告崔队正!”左伍长利落地敬了个军礼大声回说,“丙字队今日东市丁字望楼值日,适才看见秦府有浓烟冒起,故而带队来此救助。”
“浓烟!”崔队正用仅剩的独眼疑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昔日的手下。
“大人,当时俺就在望楼上,他们也看得清楚!”左伍长用眼风扫过一旁丙字伍的几个兄弟,后者齐齐点头肯定,帮腔道:
“好大的烟!”
“伍长说得没错,浓黑浓黑的……”
众人纷纷开口佐证。
“都火上房啦!你们还在这扯淡!快快让开,别耽搁救火。”水龙局领头的实在等不得了,一把拉开独眼家丁正欲冲进秦府。
哗啦一下,秦府大门打开了,一个抱着黑猫的童子跨出大门。
“秦老爷到!”
那童子扯着还稚嫩的童音大声唱和道,像给皇帝出行清道的小太监。
众人循声往门里看去,只见得一身穿玄黄道袍,头戴白玉道观冠的道士,迈着四方步,神情倨傲地走了过来。
此人身材奇长,眉眼狭长,面如冠玉,倒是真有一代仙师的派头。只可惜,此人下巴上只是有些青茬,没有长长的胡须,缺少了些仙家气度。
“见过将军大人!”丙字伍几人见到来人,先是错愕,而后齐齐向着来人敬起军礼。这一幕搞的一旁水龙局的一众人有些不知所措,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秦将军啊!也不知该不该跟着一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