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班——”一声高昂的长喝过后,两排穿着迥异朝服的官员有序地进入偌大的永泰殿。
待百官按品阶各自站定,一阵煌煌之音响起,随着庄重的朝乐声,一名身穿明黄龙袍之人从后殿走出,四名身着一品朝服的官员紧跟其后,两名内侍分列左右亦步亦趋,挪着步子尾随着。
那人一步一停,气度却威仪十足。只是……只是怎么看,这身形都比旁人着实小上几号,个头儿也只当比殿中百官的腰高一些而已。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梁国当今的皇太子赵恒。
此刻他正学着父皇的模样,一步一顿,走着四方步,一步一步,此过程无一人协助……跨向那个往日里只有他父皇才能走上的御阶。
今个儿是他临时监国以来第一次出席大朝会。若说不紧张,那是绝无可能的,如此大场面,即使是已经成人的太子估计也会有些忐忑,更何况是个刚及总角之年的小娃娃太子呢。
日前,朝廷向百官宣布,恢复暂停多次的大朝会,百官莫不是个个欣喜,这证明一直身体有恙的皇帝陛下现在定然是龙体大好,能够正常处理朝政了,此乃普天同庆的大好事啊!
然而,当百官看到——随着朝乐,费力登阶的竟是个豆儿丁大的太子时,心里无不是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儿。
莫不是……!?人人心中不由生出一个不怎么好的猜测。
若不是有监朝的风纪官在场,恐怕殿中百官现在已经开始交头接耳了。
只见得小太子缓步迈上御阶,提着龙袍前摆有些艰难地拾级而上。
这御阶原为彰显皇家超然地位,台阶设计得着实有些高了。成人是自然无碍,可对于这么个小人儿,就有些不友好了。
好在,御阶踏步级数不多,只有七阶,取得是北斗七星、七级浮屠之意,寓意至高无上、通达天地。
赵恒爬上御阶,站在金台上缓了口气,而后径直走向金台一侧。此时此刻,朝乐已止,大殿之中落针可闻,耳中便只有赵恒走在金台上的沙沙脚步声了。
但见小太子竟然经过御座,朝着金台另一侧走去时,一众官员都不淡定了,互相暗自面面相觑,个个面露惊诧错愕之色。
赵恒来到金台另一侧——事先放置一把雕花矮几前停了下来,他转身面对阶下百官,心中虽是紧张万分,但同时有股莫名的豪气油然而生。
原来,这就是站在金台之上,俯瞰百官的感觉啊!小小脊梁不自觉得愈发挺拔了。
方才紧跟赵恒进殿的四名身穿一品朝服的高官,此刻早已绕过御阶,来到了百官最前列,四人分左右站定,抬头看向金台上那个身穿龙袍的小小太子。
“咳咳……”为首的严阁老见赵恒站在那里有些发呆,干咳几声提醒小太子。
赵恒一晃神,从遐想中回转过来。即使身为太子,毕竟还是个孩子,走神儿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赵恒连忙整了整龙袍,恭恭敬敬对着进殿时走来的方向深深一礼。
“孩儿赵恒,恭迎父皇临朝。”声音虽显稚嫩,却也足够响亮。
“奏乐——”御阶下一名内侍高喝。
“恭迎万岁临朝——”另一名内侍紧接着唱和道。
朝乐再次响起,皇帝赵钦从永泰殿后殿缓步进入,身后跟着掌扇宫女与随侍太监。
身着炽黄金龙袍的赵钦,缓缓登上御阶,转过身,袍袖一展,稳稳地端坐于龙椅之上。
“跪——”随着内侍的一声高昂唱和,大殿中除了赵恒依旧是躬身行礼,其余百官尽皆朝着金台跪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万岁。”众人山呼万岁,喊得那叫一个齐声,那叫一个底气十足,百官心里的大石头即刻统统放下了。
“众卿平身!”赵钦抬手朗声道。
赵恒缓缓坐在矮几之上,百官齐齐起身看向御座上久未见面的皇帝陛下。
陛下面色红润,讲话中气十足,看来是无大碍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传闻陛下病重难反的,站出来!看不打死你!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今日这个有些特殊的大朝会正式开始,皇帝赵钦虽未明说,但太子一旁听政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臣有本启奏!”
率先出列的是户部尚书严正卿,首辅严阁老忍不住侧脸看了自己儿子一眼。
赵钦拿起漆盘里的奏折展开看去,跳过冗长的格式文章,快速通读了一遍奏折核心内容,不禁皱起了眉头。
“严爱卿,你来说说吧。”放下奏折,看了眼下面的严正卿,赵钦开口道。
“启禀陛下!岁末将至,朝廷各部用度,户部已盘算完毕。奏折之上臣已标明,今岁朝廷各衙门支用共计三百八十万两。其中渝州赈灾、明州平叛消耗共计二百四十万两;与北凉的两场大战,与南朝的一场大战共计消耗军资三百六十万两,今岁朝廷开支预计在九百八十万两以上,这还不算渝州明州灾后重建的预留支出,几场大战的伤亡抚恤,以及有功将士奖赏未发下的那部分支出。国库今岁收入税银等各色物品共价值一千零八十万两,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