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脸上看不出明确的态度,既未点头同意,也未摇头否决。
他的目光定定地落在书禾身上,许久许久。
终于,他开口问道:“你是不喜欢孩子,还是不愿意与朕生孩子?”
书禾刚欲张口,却又听到康熙说道:“朕要听实话。”
书禾把到嘴边的敷衍之语咽了回去,陷入了沉思。
其实这个问题,上辈子她就曾认真思量过,只是如今处境不同,她不得不再度审慎思考。
而后,她给出了确切的答案:“因为我没有做好当一个额娘的准备。”
“这需要怎么准备?”康熙越发困惑。
“以你的本事,能有什么问题?就算你平日里忙,满宫的奴才,难道还伺候不好一个孩子?”
“若你无心教导,朕也可以抽时间,如同当年教导保成一般,日日陪在身边,教他为人处事、骑射武功。”
“总之,不会让他一事无成。”
看得出来,康熙是真心想要一个孩子。
有那么一瞬间,书禾有过片刻的动摇,但随即她还是摇了摇头。
“不是您说的这个问题,生孩子要遭受极大的罪,除此之外,我又不想督促他学习,导致他没有童年的快乐。”
“这很矛盾……”她说着:“可他若一事无成,每天只知吃喝玩乐,如何配得起他的身份地位?”
康熙听得有些迷糊,还以为是什么奇怪的念头。“他是朕的孩子,生来富贵。”
“不是的。”书禾纠正道,“无论是阿哥还是格格,都受万人供养,理应承担起作为皇家子嗣的重任。”
“比如,该和亲的要去和亲,该出战的要出战,需要辅佐皇上处理朝政……”
“做什么都好,但不能是个一无是处,只知道肆意挥霍的废物。”
“如果我生出来的是这样一个废物,那我生他作甚?是银子多了花不完,还是没人让我操心?”
“那就好好教导。”康熙说道,他自己本就是个上进之人,若不是实在无能为力的那种情形,他也期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奇才。
在他看来,他与书禾,血脉上就具优势,生出来的孩子定然差不到哪里去。
再加上吃得好穿得好,必定长得壮实,再请名师教导,只要不是蠢到无药可救的那种,如此教养,必然不会差。
“那麻烦不是更大。”书禾有些幸灾乐祸地提醒,“他若是自身能力突出,太子恐怕不敢安睡了。”
“如果他表现得比太子更优秀,更得民心,皇上真的不会介意吗?”
康熙沉默不语,目光悠悠地看着书禾。
书禾丝毫不惧,继续说道:“一个优秀的人,必然会有着野心,这一点皇上不否认吧。”
“你到底想说什么?”康熙问道。
“我就是想说,我接受不了他的平庸,可如果他太优秀的话,对于太子和皇上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哪怕他真的无心争夺皇位,可一个自身能力突出,又深得民心的王爷,太子真的会相信他只甘心当一个贤臣吗?”
“哪怕太子看在您我的面子,上不动他,他也看在手足兄弟的情分上不动太子之位。”
“但那些大臣,他们能安心吗?”
“比如现在,如果皇上您的兄弟手握重兵,贤名在外,深得民间百姓拥护,在民间的名气威望比您强上太多。”
“索额图这群大臣们,会不会劝您除掉这个有威胁的人?”
“哪怕您压制下去了,那其余对你心生不满,或者一直无法进权力中心的人,会不会动心思?”
“既然不能追随皇上,那就选择另一个能跟皇上抗衡的人,到时候他手底下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些人天然就跟皇上站在对立面,会不会怂恿他谋反?”
“甚至到了最后,哪怕他自己不想,也会骑虎难下。那么多的兄弟都在劝,他若不谋反,如何对得起这些人?”
“毕竟人家追随他,就是想要混个从龙之功。他一直不谋反,这群人混不到功劳,谁敢保证会做出一些什么疯狂的事。”
“那完全就是被架在火上烤,他的众多手下和皇上,一边是血亲兄弟,一边是生死相交的好兄弟,当不能两全的时候,他只能被迫选择。”
“皇上,我不想我的儿子,有一天也被人架在火上烤。”书禾一口气说完,而后静静地等着康熙的答复。
虽说一碗避子汤就能解决的事,但她还是选择跟康熙把话谈开。
有些事不说清楚,就会一直在双方心里留下疙瘩,慢慢的就会心生嫌隙,这并非她所期望见到的。
她自己不愿生孩子,还有一些缘由,那便是怕生了个公主。
大清的公主基本上都是和亲的命运,没几个能逃过这样的宿命。
而且康熙说得轻松,只需要生下来,他负责教养,奴才们负责伺候,可她身为母亲,生下来不管不顾,那还是人吗?
如果让她来管,她又着实没有这份精力。
思来想去,还是不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