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六零恰嫩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愁啊!缺钱
    文文师徒俩交代丁议员夫妻放心养足精神,明天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

    陈月莲在听到这对香江来的夫妻要在家里住下,早就动手收拾好床铺。

    文文两人走出会客室,看到贾助理、石裕和、石富泽还有宇柏天都坐在院子聊天。

    看到文文师徒俩走出来,贾助理,石裕和都站起来问怎么样,检查出来的结果怎么样?

    贾助理问:“香江来的两位贵客,住在李家湾还是跟我一起回县城的招待所?

    文文说:“检查出来的结果不是太好,先给治疗,既然要治疗,那就要住在我们这里。”

    贾助理听了说:“那好,我就先回县城,县里还有公务要忙,副院长,他们就拜托你们招待。”

    贾助理收到上面的通知,知道这是香江的议员夫妻,只不过他们不好以政客的身份来内地;所以他们是以回大陆探亲的身份来的内地,县里面还是要重视。

    文文摆摆手:“这没事,麻烦贾助理回去跟县长说一声,两位贵客李家湾会招待好,请他放心。”

    贾助理听了放心的开车离开了李家湾。

    石裕和看着文文师徒俩:“你们到制药厂上班吗?我也想过去看一下。”

    他回来已经跟他爹见过面聊过天,在这里没什么事做,他想到制药厂去参观一下,看看自己销售的是什么样的药品。

    文文点点头:“走吧,我带你到制药厂。”然后她跟贺宏驰说:“师父,你到药总院,我带石大哥到制药厂那边去转一圈。”

    石裕和进了制药厂的大门,觉得制药厂格局、设计都非常的好,是他以前在别的地方没有看到过。

    早上他们坐车经过的时候,只知道这个制药厂规模不小,厂内看起来很现代化。

    文文带着石裕和走进车间,她说:“现在条件上面还达不到标准,只能先这样。车间还做不到无菌生产,只能慢慢来。”

    石裕和跟着一起换了衣服、鞋子 ,戴好帽子,走进去给人第一感觉就是车间里面千尘不染,工人穿着统一的服饰,戴着口罩,帽子看着就非常舒服,且很是规范,一看就是标准化企业。

    石裕和边看边点头,对文文竖起了大拇指:“真没想到,副院长管理上面很好很专业,如果不是来到李家湾,都不知道在常阳县居然会有一家这么规范,这么大的制药厂。”

    文文摇头:“这离我理想中的制药厂实在是相差甚远,如果不是资金上面欠缺,我想到国外去购买几条生产线,回来生产一些更加先进一点的医疗设备,还有药品…”

    石裕和听了一愣:“你还想到国外去买生产线?”

    石裕和常年在外做生意,他哪个地方都跑遍了?知道买生产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光是资金上面,你还要懂机械,不然的话,外国佬真的把你当猪一样的宰。

    文文点头,看着现在还是纯手工的生产流水线,她说:“这样子纯手工做,实在是产能太低,这是一点,另外就是纯手工做不出那种先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所以我很急很迫切的想到国外去买生产线。”

    “你在国外难道有这样的路子?我以前听那些国企的厂长们,说起在国外购买生产线,不懂的话会被外国人当傻子一样的狠宰,碰上那些没道德的买回来一堆垃圾,根本生产不出产品。”

    他知道现在国家处于贫穷、落后,国际上没有人会瞧得起我们国家,外国人只要我们到外面去购买生产线,就卖给我们他们淘汰下来最不好的。如果不懂的话,真的是买回来一堆垃圾,根本就安装不起来,价格还很昂贵。

    文文说:“我也不是很懂,可以先过去考察一下,这段时间我已经在努力的学习英文,沟通上面没有问题,而且我也想过了,带一个精通机械的学生或者工程师过去,外国人就是想动手脚也没那么容易。”

    石裕和看文文做事情,这么有条理,他说:“这个安排很好,不过我觉得外国那边还是要有认识的人,不然的话出了国就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有些时候我们就算知道他们在搞鬼,但是奈何不了人家。

    文文很赞同:“那肯定的,最好在国外能找到这样的爱国华侨,可惜没有那么好的事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现在资金方面是最欠缺,最要紧还是先把钱准备好。”

    文文前段时间才刚把制药厂的账本账盘了一下:“把制药厂的流水全部抽出来,还是买不起两条生产线,要等到明年才行,今年实现不了了。”

    而且她打算这么难得才能够出国去买生产线,想把药妆生产线,还有食品厂那边的生产线也去看一下,这样一来资金上面的缺口就更大。

    文文把自己这个想法也跟石裕和说了一下,她觉得石裕和家族都是经商,跟他讲的话能给出好的建议来。

    石裕和听完了的想法,他真的很诧异,这个没想到她的理想会那么的远大,想几个厂都一把拎起来,这并不简单,而是要全部都安装好生产线的机械化的工厂,在这个年代很难实现。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