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六零恰嫩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 教孩子们认字
    文文看着下面议论纷纷的村民也不出声。

    文文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才开口:“村里识字的站出来。”

    过了好一会才有三三两两的几个人站了出来,文文望着下面熙熙攘攘千来号人,识字的不超过十人。

    文文指了指不识字的一个大叔:“叔,如果让你去一趟省城,你怕吗?”

    大叔直觉的回答:“我不会去的。”

    “为什么?“文问问。

    “没有出过远门,也不识字。”大叔下意识的回答。

    文文再问识字的人:“你出过远门吗?”

    村民摇摇头:“没有,只去过镇子上。”

    “让你去省城你敢去吗?”文文接着问。

    “敢,虽然没有出过远门,也怕,但我可以问人,起码我还认识字。”村民回答。

    “他们两个人,同样没有出过远门,就因为识字,就有尝试的胆量。

    没错,现在我们国家正发生了政策上的一些改变,但这绝对不可能是不变的。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没有哪一个朝代不让人认字的。

    现在并不是说要孩子们都去考取功名,只是让孩子们至少能写会算,起码会写自己的名字。

    难道你们想自己的孩子以后做一个睁眼瞎子,还是想孩子做一个到外面去,起码能认识公交站牌上的字,知道要坐哪一班车。

    以后家里粮食多了,或者有什么农作物,特产呀,要拿点出去卖,起码会算吧。

    其实国家的要求是每个村都有一个学校的,起码让孩子能小学毕业,我看李家湾就没有。”

    李建国说,“其实以前李家湾也有学校的,只是后来大家都不让孩子来上学,时间久了,学校也就没有了。”

    后来就那么两间屋的学校早就塌了。

    “反正还是那句话,不强求,来就认真学习,不学习的影响别人就回家,每天下午三个小时的时间。”文文说完就回家了。

    愚昧无知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更不会因为一番话就能改变的,多说无益。她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就行了。

    她不图名也不图利,只不过有时候觉得李家湾的人也很可爱,她想为他们做些什么,让他们能不过得那么苦。

    宇柏天看她不是很开心的样子:“丫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让别人影响了你。”

    “爷爷,我没事的,其实李家湾在大队长的影响下已经算很好了,有些更愚昧的地方,是我们都无法想象的。”

    很多落后的地方还存在封建思想,什么虐待儿媳,动不动就浸猪笼,有些地方还有一夫多妻,更甚者还有公妻的。

    反正奇奇怪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来的。

    把杂物房用来做教室,放了几张长条桌子,加上十几张的小板凳。

    另一头放着一张高点的桌子,墙上钉着一块大的黑板,桌子上放着粉笔还有一摞新的本子,铅笔。

    这些都是是买的,黑板是建房子时让木匠油漆好钉墙上的。

    粉笔跟本子,镇子上不够,还是到县里买的。

    第二天

    来识字的小孩子来了有二十几个,这比文文预期的好太多了,她还以为最多就十来个。

    她不知道的是,昨晚上有远见到都要孩子来学习,孩子不想来都不行。没远见的孩子想来不让来,让孩子在家里干活。

    文文定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开始上课,三点放学,中间休息二十分钟。

    语文:小文知青

    数学:顾知青

    唱歌,画画:苏知青

    第一天,第一节课是小文知青的语文课。

    现在要喊小文老师,小文老师首先让同学们都做了自我介绍。

    小文老师也不让同学们学写字,第一节课就给他们讲故事,有趣的、有寓意的故事,然后就让同学们说出故事有趣的地方。这样的气氛很轻松愉快。

    最后的十几分钟才教他们写了最简单的,一、二、三。

    数学的顾老师,就跟他们讲了苹果为啥是往地上落,而不是往天上飘……

    最后也是教了:1+1=2 1+2=3

    最后是苏老师教他们唱歌,你就更开心了,教他们唱小小红星。

    放学的时候他们都是唱着小小红星这首歌回家的。

    小孩子们觉得这样的上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他们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