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浪荡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7章 成长
    历史给人们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黑格尔

    互联网的每一波风口和大潮到来之前,资本总是因为害怕错过机会,争先恐后地一头扎进去,只要项目差不多就愿意往里面砸钱。

    很多嗅觉灵敏的创业者亦或投机者,纷纷加入到这个风口来淘金。他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案例,看到了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于是他们也想成为那个幸运儿。而资本则成了他们的助推器,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开始浮现出来。有些项目虽然看起来很有前景,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各种隐患。有些创业者虽然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市场的变化。还有些项目虽然得到了资本的支持,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资本与创业,互为诱因与契机,"风来了,猪都会飞"在反复上演。但资本掀起的风,毕竟不能一直吹下去。当风口过去,那些没有真正实力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无数的机遇和挑战,资本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别人胆怯,我疯狂。

    别人疯狂,我胆怯。

    郭嘉逸得利用好这股热度,就像是过冬的松鼠,得好好储备一波粮草。

    原本就投资的今日资金、白袍子基金,老虎环球、IDG、经纬等等一众知名机构都向优团伸出了橄榄枝,哪怕是美团和点评网背后的红杉也有意向投资优团。

    沈总他本就是喜欢投资一整个赛道,投了点评不代表不能够投资优团,他作为投资者,要的就是成为最后的获胜者。

    至于是哪一个是,他不需要操心,只要是他投资的就行。

    朱昱霖几乎每天都在和投资机构接触,郭嘉逸盯了两天就回金陵了。

    临走前,两个人在酒店房间商量了一夜,拿到了郭嘉逸给出的底线之后,朱昱霖心里面就有数了。

    优团是一块肥肉,狼多肉少,那就要看哪一家给得多了。

    除了估值翻倍之外,还得接受同股不同权,郭嘉逸持有的是A类股,一股拥有10倍投票权,而其他股东持有的是B类股,一股对应一票投票权。

    不仅如此,还得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在投票表决上,机构必须和他保持共进退,无条件支持郭嘉逸兴的任何决策。

    天使轮和A轮的时候没这个条件,那是求着别人投资。

    现在鸟枪换炮,优团成了香饽饽,不赶紧提提要求,更待何时。

    朱昱霖独自去见徐新,两个女人对面对坐着,身边是一群西装笔挺的下属。

    “学妹,郭总呢?”洽谈还没正式开始,徐新先拉拉家常。

    朱昱霖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郭总有点事情,去锡山了。”

    “开拓市场?”

    “私事。”

    私事就不便过问,不过徐新是不太信的。

    优团和点评网你死我活,暗戳戳瞒着全世界盈利了,投资圈的人想要送钱入股,可对郭嘉逸的评价却不是那么美妙。

    资本嘛,你要是屈服它,它就高高在上。你要是震慑它,它就得叽叽歪歪。

    锡山作为苏南三市中的老二,团购规模应该不小,郭嘉逸亲自去一趟,不知道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事务。

    徐新心中有些疑惑,却没有深究。

    她学妹,这半年似乎成长了许多,不再是以前那个傻乎乎的小姑娘了。

    见闲聊没套出点话来,徐新就开始了正式的谈判。

    “B轮融资,我们给出的估值是8亿刀,希望能够占到10%的股权。”徐新开门见山,没有弯弯绕绕。

    朱昱霖摇摇头:“半年前,白袍子基金给的估值就有5亿刀,现在优团已经盈利,我想8亿的估值实在是太低了。”

    “而且,我们希望投资者的构成更加丰富一些,这一轮融资每一家的占比都不能太高。”

    今日资本在天使轮用2000万换了10%,不过A轮没有跟投,这个时候稀释到了6个百分点。

    徐新想要在B轮拿到10%,就是为了能够增加在优团公司的话语权。

    被朱昱霖连续拒绝,徐新一点都不恼。

    “还请朱总交个底,B轮后还有几轮?”徐新改变了称呼,开始就事论事。

    “就像之前沟通的,B轮融资主要是为了在全国主要城市布局,年底前做到长三角主要城市都开通团购业务,在其它区域200-300个主要城市开通团购业务。”

    “C轮就是为了把团购铺到全国主要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50%就可考虑纳斯达克上市。”朱昱霖不疾不徐地讲述优团的战略布局。

    过去是创始人给投资人讲故事,现在是她在给今日资本画大饼。

    作为天使轮进来的投资机构,今日资本和优团的绑定更深,它需要考虑的就是融合优雅地抱着一大堆美刀退出。

    几乎是每一个风投机构都有这样的想法。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