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空间:都抄家流放了,谁还当冤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棉布
    “哦?”柳知事摸着手上的棉甲,似乎来了点兴趣。

    沈婼把带来的木盒递过去,“大人请先看。”

    柳知事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随后 愣了下。

    盒子里放了几朵棉花,还有一块布。

    柳知事先拿起一朵棉花打量,面露诧异。

    “这就是你说的棉花?”

    沈婼点头,“不错。”

    柳知事目光微亮,把盒子递给刘知监,捏住中心的一撮棉花扯出一点。

    结果却把整朵棉花给扯出来。

    他捏在手里握了握,又用手指搓了搓,发现手感和木棉花其实完全不一样。

    木棉花虽然也轻柔,但没有棉花这般柔软的手感。

    “这倒真是奇了。”他看着手里的棉花,越看眼睛越亮。

    木棉虽然也是不错的棉,但他的缺点在于有季节性,每年只能开花时收一次,而且数量不多。

    再者想要更多木棉就得多种木棉树。

    忙着种粮食的年头,谁会为那么点棉去种树。

    可棉花不同。

    按照沈婼刚刚说的,可以跟种菜一样,那便是在何处都可种。

    他问道:“什么时候种适合,一年可否种两季?”

    如果一年能种两季,那三百斤的产量还真不低。

    一亩就能做三百件棉甲,种上一千亩,一年就能给边城所有将士都穿上棉甲了。

    若是多种几千亩,还能给将士们重新换上一身厚棉服。

    这样可比买木棉便宜太多了。

    而且边城别的没有,就是地多,别的没有,就是种田的兵多。

    只需要种上一年,兵将自个就能换新装备,以后也不用总求爷爷告奶奶的跟朝廷要物资了。

    说不定多种出的棉花还能往外卖,又是一项收入。

    想到这里,柳知事目光开始热切起来。

    沈婼遗憾摇头,“棉花抽芽需要低温,在边城倒是正适合,三月就能种下去,只是边城冬日来得早,棉花成长期又长,所以一年只能种一季。”

    柳知事顿时有点失望。

    沈婼又道:“柳大人,棉花的作用可不止在御寒上,您看看另一件东西。”

    柳知事又是一愣,随后按照她示意的,转头看回木盒里,目光落在盒子里的另一样东西上。

    他拿出一块手帕大小的白色棉布。

    入手就发现这布有些不对。

    军队中做棉服的一般用粗麻,细麻是做里衣,已经算是柔软的一种布料。

    不过他们这些将军内衬自然不同,都是用绢布做的,比细麻更柔软舒适。

    当然,更舒适的还是绸缎。

    可不管是哪种布,都不像现在手上这种布的手感。

    比细麻更加柔软,比绢布更有质感,比绸缎更加轻薄。

    沈婼看着对方诧异又疑惑的神情,轻牵唇角,“这叫棉布,便是用棉花织成。”

    柳知事闻言,猛的瞪大眼睛。

    他看看手上的棉布,又看看盒子里的棉花,“这,这布是棉花织成的?”

    沈婼颔首,笑道:“大人可知道,一斤棉花能织出多少棉布?”

    柳大人定定看着她。

    两人打交道也有不少时日,见她这副表情,就知道肯定是有大惊喜给他。

    既然她能刻意在这里卖关子,就说明肯定不少。

    柳大人思绪转得也很快,已经明白沈婼的真正目的了,不由心脏又砰砰砰快速跳起来。

    “多少?”

    沈婼微微一笑,“七尺。”

    屋里顿时响起两声抽气声。

    这次连刘知监也忍不住,开口插话。

    “多少,七尺,一斤棉花能织七尺布?”

    想到棉花亩产,他飞快算起来。

    一斤棉花能织七尺布,一匹布是四十尺,一亩棉花岂不是能织50匹布?

    这么想,他也这么惊愕问出。

    柳知事眼睛顿时睁得更大,心跳得也更快,脖子都已经开始发红,可见他此时心中的激动。

    柳知事是管后勤的,自然对衣食住行等物价格都非常了解。

    像粗麻是一尺10文,细麻一尺25文,绢布一尺45文。

    可这种棉布,他可以确定,绝对不是细麻能必得其,也绝不逊色绢布多少。

    若定价在一尺30文兴许都有市场。

    一尺30文,一匹就是一两多。

    一亩棉花能织出50匹,就是50多两银子。

    虽然白糖非常暴利,但那是基于糖一直都是精贵货,平时能买得起的人也不多,只能局限在有钱人。

    可棉布不一样,30文一尺的价格,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

    若是能再降低一些,一些穷苦的人也能买得起。

    而最重要的是,棉花的成本低,产量高。

    是的,这次柳知事终于不觉得棉花产量低了。

    要知道一尺粗麻就需要至少两斤以上的麻料。

    黄麻的亩产也才两百多不到三百斤。

    而且还必须在比较温暖的地方种植。

    这样比起来,棉花这产量简直不要太高了。

    柳知事呼吸都重了几分,再看手上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跟在看一坨黄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