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流放三千里归来时皇袍加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武威出兵靖北
    杨泽重新落座,几人热忱的招待着杨泽,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昺才正式开口询问:“杨公子,昨日说的那笔买卖,您这边打算如何交易,必定数量不少”

    关于这一点,杨泽早有想法,现在还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西陲的反骨仔,否则今后的买卖怕是有些波折。

    拉虎皮扯大旗是最适合杨泽现在的处境,于是他想了想道:

    “咱们就在敦煌郡交易如何?”

    “敦煌?”刘昺和李威明显一愣,要知道如今的河西地区可不太平。

    去岁,突厥人破了敦煌,今年突厥人又踏平了西陲,大量的百姓失去了生存之根,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活路。

    现在的河西民生凋零,有些不愿离开的人,竟然跟着关内来的一群“道士”“和尚”们搭伙立了好几个山头。

    这些人可是杀人截货,一点道义也不讲的主儿,若是押运的队伍规模大上一些,人手多一些,他们倒也不敢动手,可若是瞧着你好欺负,那么抢了你的货物是小,丢了性命是大。

    看着两人犹豫不决,杨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当下开口说道:

    “你们出运输队便可,押运的人手,我这里可以出一部分,只要顺利到了敦煌就成,今后这样的买卖还会有很多的”

    “很多!”是杨泽故意抬高的音调,为的就是让他们心动,若是稍微放出点信儿,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和北边扯上关系,只怕他们连犹豫都不会,必定能跟北边牵上线的主,仅此一家。

    刘昺瞥了一眼沉思的李威,当即拍板道:“我刘家没有问题”

    刘昺的话一出口,李威瞬间醒悟过来,当即也拍着胸脯道:“我李家也没有问题”说着话的功夫还不忘瞥一眼刘昺,刚刚的顾虑,险些让他错失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谈一谈价钱吧”

    杨泽的时间非常宝贵,若是能在短时间内办成此事,定能解决掉靖北城的粮食短缺问题。

    很快几个人就商讨了起来,也许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刘家和李家报的价钱相差不多。

    粮食基本上是100文一担,这个价钱可以说是非常公道的,要知道都城万安的粮价在年初就已经破了3000文,就连江南地区的粮食都得300文一担。

    刘,李两家按照河西地区报的价,诚意满满,着实让杨泽非常的满意。

    为了不再一棵树上吊死,杨泽分别向刘家和李家各订购了10万担粮食,2万斤盐巴,除此之外还购买了大量的布匹和绢帛,这些东西无一不是硬通货。

    粮食还好说,至于盐巴则需要盐引,但刘家和李家都是有背景的商贾,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他们。

    三人约定十五天后,在敦煌郡外交易,而杨泽也分别对两家支付了两百金的定金,约定后面的货款,将使用一部分草原的货物来顶账。

    刘昺和李威自然不是傻子,当杨泽说到将用草原毛货顶账时,心中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两人都没有问,心照不宣的辞别了杨泽。

    如今粮食的问题得到解决,杨泽的心情大好,只要今后能维持住这条贸易路线,靖北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只希望朝廷不要过早的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这边,否则将是个麻烦事儿,倒不是说杨泽害怕朝廷出兵征讨他,而是他这人比较怕麻烦,时不时的骚扰只会让他感到厌恶。

    现在的朝廷已然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尤其是在西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大大减弱,想要出兵讨伐自己,除非他们不怕突厥人偷袭武威,断了河西走廊这条通道。

    如今武威的事情已然办完,杨泽必须尽快折返靖北,一来,他需要安排人手前往武威城外待命,协助刘李两家护送货物安全折返靖北。

    二来,她的妹妹杨莹还小,自己独自离开这么久,她肯定非常想念自己。

    自从她的病好了以后,整个人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胆子小不说,还非常的敏感,但凡打雷和过大的声音亦或者是见到血,她都会惊惧的躲起来。

    杨泽对此也是颇为无奈,没办法,杨莹不过是个五岁的稚童,亲眼看见生母惨死眼前,这种心理创伤,怕是一辈子都修复不了。

    一行人回到客栈,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准备赶回靖北,牵着马刚出客栈后门,就看到大队的兵士向着城外走去。

    密密麻麻的队伍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周围的小老百姓们则躲到两边的商铺门口等着这些兵士们离去。

    杨泽看着这些兵丁,眉头微微一皱,武威不仅是河西的大郡,更是河西都督府的所在,都督府下辖兵将五万,再加上武威郡兵三万,足有八万之众。

    似武威这样的都督府在大陈有十几个,且大都处于边塞,执行的也都是老黄历的府兵制度。

    这些兵丁,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做到了饷粮自给自足,不用朝廷一分一毫。

    优势自然是有的,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军费,也是当年圣祖征战天下的利器,可劣势也是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后期兵员的匮乏和意志力的瓦解。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