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亲率大军疾行,赶往天镇。
与此同时。
大同。
总兵郭登接到朱元璋命其切断阿失帖木儿后路的旨意后,精神为之一振。
“太祖爷亲临,何愁瓦剌不灭。”
有人却道:“瓦剌最擅野战,咱们出城,岂不是着了瓦剌的道?”
郭登捋着胡须呵呵一笑,“太祖爷说了,瓦剌骑兵不过土鸡瓦狗,六千骑兵已被太祖全歼,而且我大明无一人伤亡。”
“太祖天威在此,瓦剌不过插标卖首之徒。”
“再说了,尔等敢抗旨不遵?”
郭登挑选一万精锐,兵分两路。
一路越过长城,进军猫儿庄,截住瓦剌退路。
郭登则亲率五千人,带三百辆偏厢车,赶往天镇,与朱元璋汇合。
……
阿失帖木儿也没空和女人嗨皮了。
一方面布置战术,一方面紧急从草原调兵。
他给草原各部落写信。
朱元璋活了,报仇的机会来了。
尔等速速集结兵力,立即南下,活捉朱元璋,杀回中原去。
“马马哈齐说明国的火铳厉害,但我们千军万马冲起来,就不信他们能挡得住。”
“我们就选择在宽阔的平地上打,中路突击,两翼包抄。”
“只要能冲过去,将明军阵型分割,他们就是一群牛羊。”
瓦剌第一勇士必格勒为阿失帖木儿制定好了战术。
知院巴图鲁却摇摇头,满脸担忧。
“大汗,主动出击,不如固守待援,等其他部落人马一到,让他们先在前边冲,大汗可坐收渔翁之利。”
必格勒对此嗤之以鼻。
“知院大人,当初可是你劝说大汗来攻打明国,为何现在又变得畏首畏尾?”
“等?等到什么时候?”
“鞑靼又孛来与毛里孩两个野心家,兀良哈的呼图克图也不是善茬,被他们抢了先,大汗想要一统草原,成为被整个草原承认的大汗,只会难上加难。”
必格勒右手放在胸前,弯腰行礼,“大汗,天赐良机,万万不可拱手让人。”
阿失帖木儿满脸欣喜,两眼放光。
“必格勒言之有理。”
“知院大人,你太保守了。”
阿失帖木儿早就看巴图鲁不顺眼了。
自己干什么他都要管。
玩女人,他说会荒废了瓦剌大业。
打猎,他又说不务正业。
他么的。
老子当这个大汗,不就是为了享受。
巴图鲁的苦口婆心,在阿失帖木儿看来,全都是没用的唠叨,只会耽误自己取代孛儿只斤氏,成为真正的草原之王。
阿失帖木儿挠了挠脸上的络腮胡,发出阴森森的笑声。
“这是明人送礼来了,岂能不收。”
“天佑草原,天赐良机,这次势要活捉朱元璋。”
他只觉浑身充满了劲。
“中原原本就是我等祖先之地,这次拿回来,本汗要称帝。”
“我要让众人知道,这是蒙古人的天下,我们又回来了。”
……
大明京营到了天镇。
离阳和口不过一日路程。
“臣郭登,叩见太祖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对郭登很满意。
“你当年不给朱祁镇开门,做的很对。”
郭登受宠若惊。
“臣世受国恩,愿效仿先祖,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无憾。”
真是君仁臣忠。
杨帆掏出一粒耳屎,轻轻一吹。
“我可以插嘴吗?现在是打仗,没时间让你们叙旧,郭总兵,听说你造了偏厢车,带来了没有?”
郭登一怔。
卧槽。
这人竟敢不把太祖爷放眼里,简直碉堡了。
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军师杨帆无疑了。
“军师,末将带了三百辆。”
杨帆看后,很满意。
“有了偏厢车加持,咱们跟瓦剌骑兵野战也不怕。”
“瓦剌知道了大明耀武营的厉害,估计大概率会使用他们的经典战术,中路突进,两翼包抄。”
杨帆决定复制俞大猷战法。
后世只知俞大猷是抗倭名将,却不知他在大同也杀得鞑子闻风丧胆。
“我们可以用车阵结营,让瓦剌骑兵束手无策。”
于谦恍然大悟,“军师,你说的可是却月阵?”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用却月阵,以两千步兵挡住了北魏三万铁骑,堪称经典。
从此,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
杨帆摇头。
“却月阵对地理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眼下不适合。”
“这一战,不可能单靠耀武营的火铳射击了,十团营需相互配合。”
“每个小组配备15人,2辆战车,其中6名火铳手,3名长矛手,3名大刀手,3名骑兵,长矛大刀手同时负责推车。”
“每三组,组成一个队,每十队,组成一个小营。”
“十二个小营,组成一个大营。”
“以叠阵法迎敌,每个小营的一三五七九和二四六八十队轮番射击。”
“骑兵营负责两翼和阵后保护,随时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