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重生2002,我就是资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研讨会
    2002年一部英雄,炸出了国内2.5亿的票房,让一众的电影局乃至广电的领导都兴奋的对外喊话,内地长达10年的电影寒冬即将结束,属于华夏的大片时代将要到来了。

    结果,整个2003年,票房最高的就是冯小钢的《手机》5600万,只有当初英雄的零头。一部破亿的内地电影都没有。

    这成绩,无疑是给了领导们重重一巴掌。

    更打脸的是,2003年华夏票房前十的电影里,只有3部内地华语片,一部陈龙的港岛进口片,剩下的全是好莱坞大片。

    若是把排名扩大到前20名,内地电影也只有4部进榜,剩下的几乎被好莱坞大片给占领。

    要知道,整个2003年,全国一共就上映了52部电影,却让外国电影占据半壁江山,这到底是华夏,还是好莱坞?

    领导们看到这数据,那真是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如果内地电影人,这么不能打,那国内的市场还不如一摊死水的好。反正蛋糕做大了,也都被别人吃了。

    时间来到2004年,领导们悬着的心也彻底死了。

    7月份前,全国票房前三名是《魔戒三部曲:国王归来》8600多万,灾难片《后天》8200多万,古希腊战争片《特洛伊》6400万。

    不管什么题材,不管什么档期,好莱坞杀疯了。

    一众领导,只能寄希望于7月份张毅谋的《十面埋伏》来给华夏电影挽尊了。

    没想到,《十面埋伏》来之前,先来了一部《嫌疑人》~

    对领导们来说,林辰的这部《嫌疑人》简直就是<速效救心丸>。

    国内1.2亿,全亚洲45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总算是给华夏电影挽尊了,至少票房排行榜不再被一部美国电影压着了。

    而等《十面埋伏》上映,别管口碑如何,1.53亿的票房成绩是《魔戒3》的将近两倍,彻底证明了华夏电影在好莱坞大片面前,有了一战之力。

    有这数据,电影局的年底报告上,写上一句<和好莱坞任有差距,但顶级大片,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好莱坞>应该不过分吧。

    连着两部破亿内地华语片的出现,领导们就想着发扬优良传统。

    分析会,总结会,表彰会 ,必须搞起来。

    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再推广全国其他剧组,让大家少走弯路,努力复制成功。

    林辰今天被叫来参加的就是这么一个会议。

    别说,到场后他才发现,这次的会议级别可不低,主持会议的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的副局长童钢。

    参会的除了国内30多家国营电影制片厂的一二把手,还有华艺,小马,光线,以及半只脚都进了内地的英皇等民营头牌。

    除了这些公司,国内众多知名导演都到场了,贾樟科,娄叶,王晓帅,甚至就连正在拍着电影的陈凯戈和冯小钢,都抛下了剧组,亲自到场。

    张毅谋人在雅典,但也让他的御用制片人张卫苹出席了会议。

    这么多大佬到场,虽然会议室正中挂着的横幅上写的是<《嫌疑人》及《十面埋伏》表彰分析会>。

    但林辰这导演还是被安排在了居中靠后的位置。

    会议开始,一二三号领导分别发言,然后就是一堆专家紧随其后,总结他们对这两部电影的研究成果。

    从国内电影形势,到电影里包含的东方艺术,东方哲学,最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林辰就跟高中那会儿做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听的一愣一愣的。

    真的假的?拍这段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原来我的思想境界这么高,不知不觉就做到寓教于乐?但我记得,我那时候只想着赚钱啊!

    林辰身边坐着的是王晓帅。这位是正儿八经北电导演系出来的,是林辰的师兄。

    看到林辰那表情,王晓帅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推了推他,小声笑道:“小师弟,怎么,是不是觉得很扯?”

    “有点。”

    “这种会,都这样,习惯就好。实在想笑,就微笑,一边笑一边再轻轻点头。不能让老专家们辛苦研究的成果白费了。”

    “谢了,师兄。”

    林辰自然知道,这位的意思,照着做了,主打一个捧场。

    最后一个专家总结发言完,坐在最前排的童钢突然点了名:“听说《嫌疑人》的导演,林辰也来了吧。要不让他自己也说说吧。”

    说完,他就鼓起了掌。

    大家很配合的鼓掌,一双双眼睛看向了林辰。

    林辰带着刚刚的假笑,接过秘书递来的话筒,微微弓着背,站起身,刚刚差点听睡着了,这会儿被点名,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他这拘谨的样子,倒也符合大家对他印象。年轻人嘛,没见过这么大场面,卡壳了很正常。

    童钢鼓励道:“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要有所顾忌。今天大家聚在这儿,其实就是想向你学习的。”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