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烘炉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众将南征诸越 刘彻巡视边疆
    词曰:

    烽火连天战鼓催,众将南进越山危。剑指蛮荒平寇乱,鏖战,汉家旌旆蔽云晖。

    刘彻边疆亲视阅,威烈,壮心雄略震边陲。万里河山皆入画,华夏,千秋功业载青碑。

    华夏2585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武帝却听闻了南越反叛的消息,这让他龙颜震怒。

    朝堂之上,武帝目光威严,声音低沉而有力:“韩千秋虽然没有战功,但也是军队前锋中的佼佼者,朕要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樛乐的姐姐乃南越王太后,最先表示愿意归属我大汉,封她的儿子樛广德为龙亢侯。”众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随着春季的渐深,大地迎来了炎热的夏季。四月,武帝大赦天下,希望这份恩泽能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宽厚与仁慈。然而,在这看似平和的表象下,战争的阴云却在不断积聚。

    秋风吹过,带来了丝丝凉意,也带来了战争的号角。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从桂阳出兵,其大军顺湟水而下,旌旗飘扬,士气高昂;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出兵,沿着浈水一路前行,战船在江面上破浪而行;归义越侯严担任戈船将军,从零陵出兵,顺离水而下,所到之处,江水为之激荡;甲担任下濑将军,顺苍梧而下,威风凛凛。他们皆率领着罪犯,在长江、淮河一带征调楼船士卒十万人,声势浩大,直奔南越。

    而在遥远的西南,南越驰义侯遗另外率领巴、蜀的罪犯,征发夜郎的军队,顺着牂柯江而下。各路大军剑指番禺,都期望能在此地一举平定南越的叛乱。

    在遥远的齐地,齐相卜式心怀忠诚,上书武帝,言辞恳切:“陛下,臣愿父子和齐国熟习行船之人前往南越拼死作战,为陛下,为大汉,荡平叛乱!”武帝闻之,大为感动,下诏褒奖卜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黄金六十斤,田地十顷,并昭告天下。他希望能以卜式为榜样,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这场战争中。

    然而,事与愿违。尽管武帝的诏书传遍了天下,可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当时列侯数以百计,却都在这场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了沉默,没有人请求参军攻打南越。

    正值九月,秋意渐浓,一年一度的尝酎之礼在京城举行,祭祀宗庙,这本是一项庄重而神圣的仪式。列侯按法令进献黄金助祭,以表对祖宗的敬意和对朝廷的忠诚。

    少府仔细地检查着列侯们所献的黄金,脸色却越来越阴沉。凡黄金重量不足或者成色不好的,武帝都命令以不敬之罪弹劾。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被剥夺爵位的列侯竟有一百零六人。

    辛巳日,这一天的朝堂气氛格外凝重。丞相赵周因知道列侯所献酎金分量不足而获罪,被关进监狱。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丞相,在狱中回想自己的一生,最终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这场政治风波。

    丙申日,阳光洒在长安的宫殿上,一片辉煌。这一天,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并封为牧丘侯。然而,此时的大汉王朝,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内忧外患,国家多事。

    在朝廷之中,桑弘羊等人一心致力于谋取财利,他们的心思全在如何充盈国库,各种经济策略层出不穷,却也引发了不少民怨。王温舒等人则推行严刑峻法,试图以酷政来维持社会的秩序,街市之上,人人自危。而儿宽等人推崇儒家学说,试图以仁德和礼教来感化民众,他们都担任九卿之职,相继掌权办事。

    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丞相石庆虽位高权重,却只是忠厚谨慎而已。他常常在众多的政见中左右为难,难以决断大政方针,政事的决策权渐渐不取决于丞相之位。

    与此同时,那位曾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五利将军栾大,正整理行装,踌躇满志地准备向东入海去寻找他的师父。百姓们听闻此事,纷纷交头接耳,期待着栾大能从仙人处带回神奇的法术和长生不老的秘诀。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栾大不久又不敢入海。他心中胆怯,深知自己夸下的海口难以实现,于是转而前往泰山祭祀,妄图以此蒙混过关。汉武帝何等英明,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蹊跷,立刻派人跟随查验。结果不出所料,实际上栾大根本没有见到所谓的师父,他之前所说的一切不过是谎言。他吹嘘的那些神奇方术,大多也都不灵验。汉武帝龙颜大怒,栾大因欺诈之罪被定罪,最终被腰斩于市。这一消息传出,满朝震惊,曾经趋炎附势围绕在栾大身边的乐成侯,也受到牵连,被处死示众。

    就在朝廷为栾大之事震动之时,西部边境传来警报。西羌部众十万人反叛,他们与匈奴互通使者,联合起来对抗大汉。反叛的西羌部众如汹涌的潮水,攻打故安,包围枹罕。一时间,边境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

    匈奴也趁火打劫,侵入五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竟还杀死了太守。五原的天空被战火和硝烟笼罩,百姓的哭喊声传遍荒野。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