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归源之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道主葬地
    太坤帝浓眉微皱,揉了揉眉心,似是不悦。

    大宦官,李洪基秒懂,厉呵出声。

    “叽叽喳喳,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待到文武百官争论平息,太坤帝终于睁开了高贵的眸子,一锤定音。

    “由吏部草拟科举考试的诸多事宜,来年恢复科举考试。”

    “是,陛下。”

    吏部尚书,周侍郎躬身行礼。他是一位不惑之年的文臣,胡须齐长,相貌堂堂,谈吐文雅。

    “至于铲除、降服各门派的事务,全权交由国师负责,兵部和太常寺听从号令。”

    太坤帝接着说。

    “是,陛下。”

    兵部尚书,江温抱拳行礼。他身躯凛凛,一双眸子射寒心,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这是一位大宗师。

    “陛下,国师日理万机,微臣斗胆替国师分担此事,为陛下排忧解难。”

    罗素气得肝儿疼,抱拳厉声道。身为乾朝第一武将,他有着自己的骄傲。

    百无一用是书生!鄙人不屑与之为伍。

    “父皇,儿臣愿意参与到绿林......各门派的铲除、降服中,儿臣请求亲自披甲上阵,以震我太坤之威风。”

    太子牙齿咬得“嘎嘣”作响,刚刚被将了一军,这让他不得不改口。但依旧意气风发说道。

    “此事朕早有定夺,你们无需多说。”

    太坤帝一言九鼎,态度强硬,不容反驳。

    顿时间,太子和罗素,甚至是其它大臣,都有些晕头转向,搞不清是咋回事。

    陛下一向注重平衡之道,为何这次会如此果断?

    ......

    龙吟山。

    “你......你可是说了,坦白从宽,既往不咎。”大胖墩汉子唯唯诺诺,十分紧张。

    他豹头环眼,很是唬人;扩口方牙,皮肤粗糙,像是常年做庄稼的苦汉子。

    “老实人,从不吹牛逼。你们说,我听着,左耳进右耳出,绝不拿你们怎么样。”

    李青山一身正气,坦然开口。

    两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了他几眼,感觉这人说话很怪,但怪在哪里又不知道。

    “说实话吧,这位说是野史官的仁兄,他的话我很不认可。什么升仙台,狗屁的升仙台!这绝对就是一大墓,我们摸金天师张家一门早就发现了这个地方,而且多位道行高深的前辈已经折在了其中。”

    大胖墩汉子环眼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开口。

    “放屁!口口声声说勘风水,定墓穴,你知道怪圈内青石上的纹箓是什么吗?虽然我也看不懂,但我知道,那肯定和道门的阵法有关。呵,你们别不信。据史料记载,龙吟山中,历代道主活动频繁,欲造升仙台,得道飞仙。”

    愤青史官唾沫横飞,有理有据,喋喋不休。

    “那我说的也是真的,我们张家确实已经有多位道行高深的前辈折在了其中。”

    张姓胖墩理屈词穷的说。

    这可能是一块墓地,与道主有关的墓地?

    综合两位江湖权威人士的说法,李青山大胆猜想。因为修行路,欲行百步者半九十。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言,更没有听说过,打造阵法台就能得道飞仙。

    “敢问兄台,不知野史官是干什么的,难道是记录花边新闻,嗯,江湖趣事。”

    李青山斟酌词汇,问道。

    “野史官?准确来说,我们才是真正的史官。超脱凡俗外,静看风起云涌,浪淘沙,洗净天下大事。每一笔落下,都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只求记录美好历史。”

    青年愤青皱眉,总感觉这人说话很奇怪。

    李青山恍然,这的确是一份超脱凡俗的职业。亘古至今,历史都是胜利者的战歌,由胜利者来书写;而御史台只不过是傀儡,替胜利者高唱的傀儡。可想而知,成为野史官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魄、毅力;更重要的是信仰,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敢问兄台高姓大名?你别误会,我纯属敬仰,想要得知芳名,并没有其它的不良动机。”

    李青山知道,这是一份真正的高危工作,搞不好就是要掉脑袋的。不知何时,他也曾像这些人一样,怀揣信仰,一往直前。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异国他乡,身无分文,居无定所,清水馒头常伴画板前。而唯一支撑他,坚持、不愿放弃的便是所谓的精神信仰;希望画尽世间百态,得到认可。

    “司徒家,司徒浩然,字正道。”

    干瘦青年似乎从李青山的眼中看到了真诚,飒然开口,刚正不阿。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神字长衫的青年,火急火燎,飞驰而来。

    “报......国师有令,此地由神捕司接管。在场所有人,必须签字画押,留下居所住址,消息不得外传。”

    ......

    神捕司。

    日月楼高耸而立,欲与天公试比高。

    所有在京神捕都已接到口讯,陆续回到了神捕司。庄严而沉闷的话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何会把大家都集中到一起?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