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法盲到律神,我经历了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张步平的追击
    “证人,刚刚你说案发当日曲伟戴的帽子,现在又说没戴帽子,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你的证言就前后矛盾,这一点你怎么解释?”张步平问道。

    “我只是有些记不清而已。”

    “也就是说你的证言,其实是基于一个记不清的记忆而做出的,是吧。”

    “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记不清。”刘思玫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不过如果说曲伟戴帽子,那肯定是看不到伤疤的。这才是真正的矛盾,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伪证。刘思玫在作证前,还是了解了一下相关法律规定的。她知道刑事案件做伪证,责任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不问到,你也不会承认记不清是吧。”张步平笑了笑。

    “反对,反对辩护人对证人的人身攻击。”万芸现在也只能为了反对而反对了。她的心里也明白,刘思玫的证言已经废掉了。

    “辩护人,请注意你的言辞。”审判长无奈地说了一声,心里却是暗暗开心。这个证人还真是有些拎不清楚。这可是命案,你来作证现在说有些记不清。这不是开玩笑吗。

    “证人,你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为本案作证的?”张步平问道。

    “我是案发后大约两个月左右,当时派出所在站前进行排查,寻找知情人。我听说这个消息后,就到公安机关主动提供证明了。”刘思玫现在已经不想再在法庭上停留了,她也知道自己算是上了律师的套了。而且以她的能力,是无法与律师进行抗衡的。只是她现在离不开法庭,也只能勉强应对了。

    “这么说不是公安找你,而是你找的公安,是吗?”张步平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答案。

    “是的。”

    “本案案发时在站前小区其实是有一定影响的。你应该早就知道这个案件的情况吧。”

    “知道。蔡铁是我们这一片的知名人物,他出事了,警察出的现场,还走访过,我当时知道这个事情。”

    “那么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案发第一时间你不去做证,要到两个月后,才想到去公安做证呢?”

    “两个月后做证怎么了,不违法吧。”刘思玫一愣,什么时候做证法律上还有规定吗,这个问题有些勉强了吧。

    “不违法,我只是想问为什么。”张步平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一开始这个案子我并不想做证。这年头,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这个凶手一晚上杀了三个人,非常危险。我也是怕报复。”刘思玫说道。

    “这个我可以理解,人之常情,事不关己吗。那你为什么后来又找到警方做证呢?”

    “后来,我改变想法了。毕竟都是站前生活的人,而且蔡铁与苏成方还曾经是同学。我们明明看到凶手,没有理由不帮助公安破案。”刘思玫解释了一下整个转变的心路历程。总体上说这个解释还是非常合理的。

    “只是这些吗?”张步平问道。

    “就是这个样子,难道还有什么别的考虑因素吗。”刘思玫白了张步平一眼。这个律师还真是讨厌呀。

    “我问一下证人,你的母亲在哪里工作?”

    “我母亲徐容在市工商局工作。”

    “我再问一下,你母亲与蔡铁母亲徐珍是什么关系?”张步平又问了一个问题。

    “她们,她们是表姐妹。”刘思玫此话一出,让法庭再次沸腾,大家都知道刘思玫这话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你母亲与蔡铁母亲之间的亲属关系,你是否向办案机关汇报过?”

    “没有。”

    “为什么不汇报?”

    “我做证,跟她们两个有没有亲属关系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必要汇报。”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刘思玫也知道这件事情没有汇报是不对的,但现在她也只能这么说了。

    这件事情,说刘思玫有私心,还真是没有冤枉她。她在本案作证的动机也确实是考虑了这层亲属因素。不然的话,站前治安条件并不好,类似的案件这么多,谁会没事自己找麻烦上门。

    但事情就是这样,考虑是考虑了,却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话,原本自己表白大公无私,那就是会被指责这是谎言。人就是这样,为了掩饰一个谎言,就要说另外一个谎言,这样循环下去,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我没有问题了,请求发表质证意见。”张步平说道。

    “辩护人请发表质证意见。”审判长点头准许张步平发言。

    “对于证人的证言,辩护人认为既不合理也不真实,具体意见如下。”张步平这个时候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他本就不是一个随和的人。只是平时在伪装自己,伺机而动而已。现在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就没有必要再辛苦隐藏下去了。

    “首先证人是否在案发当晚有过在站前公园停留的经历,这一点证人无法自证。要知道,本案证人的情况存在一定特殊性,其虽然表明自己做证的动机是为了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然而,证人隐瞒了自己与被害人蔡铁一家存在一定亲属关系的事实。证人在本案中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在案件刚刚发生的时候,证人并没有出现。如果其真的存在相关经历,案发当晚见过被害人蔡铁与曲伟同时出现过的话,当时就应该做证,而不是要等到案件进入僵局,公安机关向全社会征寻线索时,恰好出现。”张步平加强了“恰好”两个字的发音,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案件刚发生,刘思玫没有出现。而案件进入僵局,公安机关破案存在困难时,被害人的家属站出来进行指证。指证的同时还隐瞒了自己与被害人亲属身份。这一切的一切不是“恰好”,又是什么。

    只是这种“恰好”,显示出了太多的不正常。也成为张步平首先攻击的地方。

    “证人不如实交代与案件各方的关系,本就是一个诚信问题。”张步平继续着自己的质证意见。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