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直播鉴宝:宝友你很不对劲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五章 汉代陪葬玉俑,眼光不错
“那不是宫殿?” 几个年轻点的考古学者听傻眼了。 南宋政权当年在建康和临安分别修建了两座行宫,名为復古殿,怎么还变成一张琴了? 莫冉看一眼说话人,摇摇头,神色严厉:“不学无术!这点东西都记不住,还怎么给别人看东西?” 说话间指着琴身边上的两张照片。 “桐木斫琴,鹿角灰胎,蛇腹断纹中有牛毛纹,龙池正圆,凤沼长圆。上有‘虞廷清韵’、‘復古殿’还有九叠文印‘御书之宝’,这是宋太祖的名琴,是宋代最早的伏羲式官琴……还是全品,未修未损,好琴!” 一通教导,所有专家不管知不知道,全部站的笔直,双手垂下,比小学生升旗还要严肃认真。 “差不多了,莫老,这还看东西呢,就是一张琴,没啥大不了的。” 众人听着话捂住胸口。 “宁大师,这可是宋琴啊!宋代第一琴!” “这都算大不了的东西,难道还有更好的吗?” “故宫博物院倒是有四把唐琴,可惜都是修复过的,全品也没有吧?” “九霄环佩啊!唐肃宗登基用过的礼琴,要不是后面修复,当之无愧的夏国第一琴。” 专家们争论起来。 宁帆看向莫冉:“故宫博物院就没好的了?” “你以为古琴是大白菜么?还更好的?”莫冉也有些心口发痛:“唐琴已经很不错了,有来历的就更少了,你……” “上面,有春雷。”宁帆淡淡道。 “金章宗抱着下葬那个?” “对,宋徽宗万琴堂三甲,后来金兵南下,春雷成了金朝国宝,被金章宗奉为御府第一琴,死后殉葬陵寝。” “快点!后面还有东西!”莫冉带头催促起来。 专家们顾不得这里的东西,纷纷起身。 再往上,唐朝馆。 “这里面总不能还有皇帝御用之物了吧?” “确实,唐代有据可查的基本都在各个博物馆里面了。” “我也觉得这里可能就只有那方春雷琴了。” 专家们小声交谈,宁帆听到也只是轻笑着不说什么,让他们自己去看。 进入展厅,专家们一个个愣住,开始吞咽口水。 “这是唐刀?” “东洋国、星条国、日不落国……唐刀!没错!是这几柄!” “我当年见过啊!” 专家们看着唐刀喜极而泣,宁帆摇摇头:“这些是仿的。” 看众专家脸色大变,才挑起笑意:“真的在下面修复做保养,有几柄刀的刀鞘出了问题。” 专家们放下心,接着关心起锋利度如何。 “削铁如泥!” 众人点头,忽然意识到什么。 “宁大师,你居然真的用唐刀去切铁丝了?你就不怕损伤文物么!” 一个个老专家气得吹胡子瞪眼,双目赤红。 “这东西我们见到,都只敢划纸张测试的啊!” “不是切铁丝。” 宁帆否认,众人松口气。 “不是就好……” 话没说完宁帆就说出后面的话。 “不是切铁丝,是砍铁棍,一刀下去铁棍分成两截,刀身没有一点问题。” “竖子!” “你怎么敢啊!” “大胆!” …… “闭嘴!” 莫冉看不下去,叫停他们的讨论。 “宁小友肯定不是随便测的,分析过硬度强度后,测试一下理论和实际区别,也可以理解。” 宁帆看向他,默默感慨到底是院长,他都没有这么想过,突然就合理化了。 “等下我也砍一刀试试。” “啊?” 宁帆傻眼,没想到莫冉会有这个要求,顿了顿:“等下看看吧。” 绕过唐刀,里面的布置吸引了众人注意。 整整一面墙,放置着竹简和纸册,还有装裱好的宗教绘画。 “这些好像是经卷?” “是的,敦煌遗书都在这里了,从日不落博物馆拿回来的。”宁帆平静说着。 “好!好啊!” 专家们连声叫好,身子颤动,死死盯着满墙书画,眼中碎星涌动,映出满墙光辉璀璨。 “百年了,终于回家了!真好!” “还有么?这些,不够啊!” “别急,宁大师在,早晚有一天全部拿回来。” 宁帆愣了下,指指地下:“都拿回来了,在下面修复呢,这边地方太小,放不下全部。” 博物馆内万籁俱寂,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思考着宁帆这句话。 没几秒,馆内开始大笑,狂笑。 “好啊!宁大师!真的好啊!” “装不下的博物馆,这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好的消息!” “宁大师,后半辈子我就在这里研究敦煌遗书了!” “你想得美,我早都打申请了!” “我这次可是连行李都搬过来了,等下就上去找座位去。” “你们够了!”莫冉看不下去这当面跳槽的行为,轻咳着打断他们:“一个个都不管院里面的事情了是吧?还有谁想来的?现在给我打报告!” 没人敢说话。 宁帆在边上看热闹不嫌事大,继续加料。 “敦煌文书还不算什么,后面还有别的呢,李白书稿、景云大钟、除罪金简、《兰亭序》真本、杨贵妃梳妆镜……” “莫老,我报名!” “我,我也报名过来!” “我申请过来驻场修复十年文物!”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打起申请。 转头,看到莫冉不善的脸色,突然有一些后悔。 “现在改口还来得及么?” “没用了。”莫冉眼神清冷:“刚刚打申请的人,我都记住名字了,明天,给我滚过来上班!” 一阵沉默,馆内的老小孩们全部高兴跳起来。 “莫老,说定了啊!” “莫院长,我现在回去搬东西行么?” “莫老,您可千万别反悔!” 莫冉没有理会他们,盯着请假要去搬东西的人:“这么急?东西都不看了?” “以后有的是时间,嘿嘿!你们就等着羡慕吧!” 专家说完就跑,生怕莫冉再把他喊回去。 其他人也眼巴巴看着。 莫冉挥了挥手:“都去,赶紧滚回去拿东西,明天让我在院里面看到你们,都给我退休!” 这下所有报名的人全部回去收拾东西,其他人各自散开休息。 莫冉和宁帆凑在一起。 “怎么样?满意了没?这次可给你送来了一批专家,费用还是国家发。” “还行吧。” “这都叫还行?你要什么样的?” 宁帆看向莫冉:“都是千年的狐狸,您跟我玩什么聊斋呢?要不是你提前谈过话,他们谁敢这么报名,还现在就收拾东西?你这是怕我反悔。” “刚才怎么不说?”莫冉好奇问道。 “那不得给您留个面子,而且这馆里面的经费还得指望你多多照顾呢。”宁帆意有所指。 “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放心,钱少不了你们的。” “那就行,我,第一博物馆,缺钱!” 宁帆要了钱,干脆起身去找半两金聊天。 “小兔崽子,真没良心!” 莫冉再身后骂一句,却也是带着笑,美滋滋看着眼前这些盛唐的文物。 “别说,还真的好看!和院里面的不一样!” 他背着手,老农看着自家菜园子里水灵蔬菜一样看着这些文物。 眼眶清亮,没有泪痕,只有些许湿润。 没有人上前打扰,莫冉就这么一直看着,直到抱着行李的专家们回来,宁帆才上前喊他。 “莫老,下一层了。” “好!走着!” 莫冉眨眨眼,深呼吸,继续登楼。 三小时后。 众人终于停在了汉代展馆门前,左右分别有一句话。 左面,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右面,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平时也会在网上看到这两句,可现在,站在夏国第一博物馆内看到这两句话,所有人都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有点激动。”说话人握紧拳头。 “想哭。”他抽出一张纸巾。 “宁大师以后绝对是要留在史书的人物啊!” “留名!回去我就和历史系那群人说好,以后一定要写进史书去!” 宁帆在一旁听着松了口气,他还真怕这些专家说着说着就给自己直接在圣贤林那边立一尊雕像。 到时候每年进香的时候,画面太美不敢看。 深呼吸,开始介绍起汉代的文物。 进门,迎头暴击。 整个馆中最核心的位置摆放着一比一的青铜雕塑和陶俑。 前导车、殿后车,随行的骑士、护卫一应俱全。 青铜车驾之后是横八纵八,共六十四个歌舞陶俑,侧面则是编钟和其它其它汉代乐器。 专家们看着眼皮直跳,手都在颤。 “天子驾六,八佾舞于庭?” “这是什么规格的出行仪仗?不对啊!” “不对,这不是单一仪仗,是几个场景组合在一起的!” 有人看出关键。 “这是承传!汉文帝继位、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都是乘六乘传,可这个是乘七乘传,是史书上记载过的最高规格的出行仪仗了。” “这是问题吗?谁不知道海昏侯的事情,问题是这些都是真的。” 专家吹胡子瞪眼,却不敢跨过保护带,可怜看着宁帆。 “进去看看也行,别弄坏了。” “绝对不可能!” 专家们听到放开,兴冲冲跨进去仔细看着这些文物,眼中全是惊叹。 宁帆也认真看过去。 这些东西都是他从星条国和欧陆弄回来的,可他自己还真的没有认真欣赏过。 现在看过去,又有不一样的感受。 是真的不一样。 他看到这些雕像中藏着东西,后面的那些陶俑中间,有两尊不对劲。 当时大概是统一装箱运送他也没有注意。 现在看到,自然要看个清楚。 此刻两个专家正围在边上查看这两尊人俑。 “看这个人俑,不简单啊,惟妙惟肖。” “手中拿着乐器,可是感觉又像是后面才粘上去的,这感觉像是修复的吧?” “还真是啊!”一人拿着放大镜,眼神亮起:“这颜色确实对不上,有断层和修补痕迹。” “我看看……” “咔嚓!” 凑近的身子边上,一根陶土胳膊忽然折断,坠落地上。 巨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眼看来,变了脸色。 “完了!” 两个研究套用的专家定在原地,身上涌出层层冷汗。 低头看去,闭上眼,彻底没了想法。 陶俑的胳膊炸开满地碎成上百片,根本没有办法复原。 “说不定,宁大师有办法复原,当时他连兵马俑都能修复!”一人安慰道。 边上人摇摇头:“没用。” 说着话,索性呼一口气,半跪在地上,捡起碎片。 “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以后,我就要退出考古界了,可惜了这第一博物馆的东西。” 宁帆过来,正好听到这几句,微微一笑:“你做的不错,发现了这里面的东西。” 其他人过来的速度慢一些,没听到之前的话,只听到宁帆的话,皱起眉头。 “宁大师,您是说这陶俑里面有东西?” 宁帆点点头,不接话,只让倒在地下的两人开口。 “我……我们……可以说么?” 两人双手颤抖咽着口水。 “说吧。” 宁帆拍拍人俑,鼓励他们。 他们顺着宁帆的手势看过去,眼中闪过亮光。 “我们刚才看到这两尊人俑和别的人俑不太一样,手势没有那么自然,怀疑是后面修复过的,结果真的发现这陶俑的胳膊不对劲。” 莫冉走近,打量着胳膊断口,点点头。 “眼光不错,这确实是后面黏贴上去的,而且看现在的断口,应该是之前清理的时候太干净了。” 所有人都愣住,询问这是什么意思。 “太干净,所以胶脱落了,现在碰一下就断了。”宁帆接过话,打起手电在断口晃动几下,透出白色的光泽。 “瓷?” “是羊脂玉制作的人俑。” 宁帆触摸玉质,缓缓开口。 “古人以玉为礼器,无暇白璧为最上。” “上等羊脂玉在古代只有帝王和王公贵族才有资格佩戴,这个大小是陪葬俑,只有皇陵才有可能出现。” “那,怎么能取出来?” 众人陷入犹豫。 “汉代的陶俑,这可是珍贵文物,想要不损坏外面取出里面的玉俑,要怎么做?” “难,这样根本做不到。” “这样就好。” 宁帆看他们一脸愁容,上前沿着人俑侧面拍打几下。 整个陶俑从脚底崩开,到头顶形成了数条缝隙。 下一秒,完全炸开,露出内里一尊鬼画符一般的人俑。 “这……这是怎么回事?” “宁大师,这难道就是陪葬俑吗?” (本章完)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