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全书完
…… “你一个小小的内侍,怎么那么喜欢问这样的问题?” 厥儿随后又问她,当太子妃需要有什么样的品德。 不过说是这么说,对方似乎也很愿意回答,大概……是因为对方也缺了一个能聊天的吧。 她的母亲早亡,家里也就剩下父亲,因此此次出门,只能让家中一个老妪来陪着。 如今老妪解手去了,她就只好自己一个人站在这里。 她倒是不觉得自己会被选上,因为,要说这么多的重臣贵戚,她们的子女都不错,又怎么可能会轮到最不起眼的自己呢。 若是论家世,与其他人相比,她绝对是万万比不上的。 便道:“这要当太子妃,当然是需要有妇德,而且,无论是人品,样貌,性格,家世,才能,一样都不能少。” “那这些你都有么?”厥儿便问道。 “没有。” “你没哪样?”厥儿道。 “没样貌。” 厥儿便看了看她,其实这里的人当中,就数她化的妆是最淡的。 而且…… 相比起其他的人来说,厥儿倒是觉得,对方比其他的好看多了。 因为其余的那些艳则艳矣,但是却少了那种天然的美,反倒是对方,厥儿看着对方,就好像看到了荷花。 “我看了,你这相貌也还行。” “那你都有什么才能?”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琴棋书画?女红?太子殿下很挑剔,唔……而且她很喜欢听人抚琴唱歌,你会唱歌么?” “不会。” “不会也没事,反正你也唱不出那种感觉来。抚琴,抚琴会不?你该不会连这个都不会吧?” “谁说的,抚琴我当然会。” “那就行。” “如果太子殿下每天都要日理万机,那要你独守空房,你会不会……唔……埋怨?” “不会。” “为什么?” “我又不是太子妃,我为什么要埋怨?” 看着对方可爱地回答,厥儿便已经是有了主意。 “你叫什么?” “我家老妪回来了。” “……” 然后,对方便在老妪的带领下,去见皇后,再怎么样,也得去打个招呼,见见面,熟悉熟悉。 否则,就有可能要被人说没礼貌。 …… 可惜被人阻碍了问对方的名字。 不过…… 也无所谓了,反正,她已经让裴行俭把人给记住了。 “太子殿下这就决定好了?” “就她了。” “要不要再慎重一点?” “我觉得,就她就不错,可爱可怜,反应也特别有趣。” “……” …… 下旨当日。 对方直接傻眼了。 而且不单单对方傻眼了。 对方家的大人跟老妪,也都傻眼了。 大人:“你不是说没希望吗?” “是啊。” 关键是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老妪也是莫名其妙。 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当天跟她聊过天的那个小内侍了。 难不成对方还真是太子殿下身边的贴身小内侍? 可是这解释不通啊! …… 成亲当日。 拿着一个团扇遮着面。 期间,她都有无数次转头看清对面的机会。 但都被她的谨小慎微以及紧张给挡住了。 直到洞房时对面的人在一步步地接近,而且拿走她手上的团扇,她这才看清对方的样子。 惊讶得目瞪口呆。 倒是对方…… “太子妃,今夜我们是不是该好好歇息了。” 她为什么要骗自己? 好生气! 但是为什么? 却又有点高兴? 灯一熄。 随后半推半就地,就只剩下一些轻微细碎之声的声音。 “你、你轻一点。” “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 …… 翌日。 两人倒是早早就来到了甘露殿,见过圣上跟皇后。 这儿媳,苏纨看着也是可以的。 看着就让她觉得很顺眼,属于是那种很自然的美感。 等见过了两人后,接下来又去大明宫见过太上皇跟皇太后。 父皇跟母后显然也很高兴。 若不是考虑到昨夜两人辛苦了,估计怕是还得把两人给留在大明宫陪她们再聊一阵。 而厥儿成亲过后。 接下来…… 也是该让她好好地学学怎么监国了。 此前,苏纨一直都对她比较得纵容。 但现在,或者是在将来,她迟早都要面对这堆积如山的公文。 …… 处理完了厥儿的婚事以后。 接下来,就是解决象雄部叛乱的问题了。 由于大唐向来在青海一带屯有重兵。 因此,这平叛倒是没什么难度。 关键是,一定要打出大唐的威严,以及气势。 这就需要用到苏定方了。 苏纨曾说过,苏定方就像是一条疯狗,如今,正是需要这条疯狗发挥作用的时候。 骑炮兵。 此次作战,也诞生了一种新的兵种。 当然! 炮兵在高原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不过…… 拿来碰一碰对唐军装备不知根不知底的象雄部以及吐蕃的骑兵,还是可以的。 任命苏定方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 再将薛仁贵这些人也给带上。 四月。 大军从莫离驿出发,之后便是长驱直进,途径柏海,又越过了通天河。并且,在这两处地方,也是与象雄部的骑兵还有吐蕃的骑兵进行了一番激战,大败象雄部与吐蕃的骑兵,由于象雄部与吐蕃远离大唐,根本不熟悉火器,再加上苏定方示敌以弱,以步兵结阵勾引对方,这就导致了象雄部与吐蕃的骑兵以为自己必胜,大唐士兵已经被她们给包围了。 结果,等走近了才发现,敌方竟然有火炮。 炮声响起,很多人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全都被打得人仰马翻,而此时,苏定方这才率人从敌方侧面穿插过来,可以说,这前面两仗,都几乎赢得没什么压力,大唐甚至连一个士兵的折损都没有。 而经过这两次的大战象雄部跟吐蕃的主力已经受到了重创,接下来,苏定方便趁着两部空虚,带兵奔袭千里,直捣黄龙。 而高原上这边才刚刚开战。 辽东这边。 这新罗也是逐渐开始有点不安分起来。 见大唐在这边的防守薄弱,同时,由于大唐在原百济都城旧地这边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新罗自身的安危。 本来,若是新罗一直当个缩头乌龟,苏纨都不好找借口打她的。 但偏偏,新罗一直在背地里不断地试探大唐的底线,干脆! 苏纨也是开启了两线作战。 同年六月。 大唐宣布对新罗开战,理由是新罗没有臣子之礼。 之后,也不管新罗怎么解释,大军直接就打到新罗的都城。 这一次打的还是比较快的。 因为本来大唐在百济就有两万多镇守的士兵。 之后…… 就是考虑如何如此安置新罗的贵族还有百姓的问题了。 以往对于新罗的贵族,往往采取的还是让其自行管理自己的百姓的方式。 新罗的一些老贵族之所以很快就选择了投降,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但这一次,苏纨显然不怎么想,而是把大唐的官员都派到新罗跟百济去,同时,把新罗那些原本的贵族,都削贬为平民,而且迁往内地。 同时…… 还让百济、新罗的百姓大量地炼铁。 反正…… 不是自己人,用着也不心疼。只要饿不死就好。 如果是放到后世,这样的观念无疑是极为残忍的,但是放到在此时,却又是极为合理。 只用了三个月,就平了新罗,这新罗反倒是还不如象雄部跟吐蕃那么有持久力。 而等到平定象雄部跟吐蕃的消息传回到长安,却也已经是这一年的年底了。 苏定方终究是没有辜负苏纨的期望,直接将象雄部弄赞的人头奉上。 然后对待象雄部跟吐蕃,也是一样,在保证饿不死的前提下,全部派去炼铁。 而且…… 收缴一切铁器。 这铁器的作用,甚至已经比粮食都还要重要了。 因为有了铁,就能造蒸汽机,就能造火炮。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 大唐已经可以说四方之内,都找不到一个可堪匹敌的对手了。 西突厥本来说不定是一个对手,但由于西突厥自己内部就已经是分裂了,再加上,这西突厥明显不如东突厥那么强,这也就导致了,看上去并不能构成多大的威胁。 只不过…… 虽说西突厥如今势弱,苏纨还是不能放过对方。 尤其是,这西域诸国仍然深受其害。 第二年。 刚刚征伐完象雄部跟吐蕃的苏定方,便又被苏纨派去了攻打西突厥。 西突厥这阿史那贺鲁原本早就归降于大唐,但由于她被大唐任命为护叶去劝降西突厥各部,然后劝着劝着自己身边的人多了,就又想着背叛了。 这大概就是权力的诱惑吧。 也不想想朝中如今的局势,不过……这正好也给了大唐攻打西突厥的理由。 阿史那贺鲁大概也是跟原来的高昌国想的差不多吧。 这西域远在千里之外,大唐根本管不过来,也不可能过来管,而且大唐要是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当初也就不用派她到这边来劝降了。 还有一点,如今大唐的皇帝已经不是太宗,如果是太宗还在皇帝的位置上,那阿史那贺鲁大概率是不敢反的,因为她知道,太宗是个很厉害的皇帝。 但是换了李承乾,那她就敢反了,因为……李承乾真的算不上多有魄力。 甚至,可能大唐的皇帝想,大唐的臣子们也会站出来反对。 事实上…… 阿史那贺鲁想的一点都不错,因为这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阿史那贺鲁却是低估了大唐的决心,而且也没考虑到苏纨所发挥的作用。 苏纨在朝堂上轻易不发言,但是要是她发言了,说打,朝堂当中又有谁敢反对! 相反,其实对外的战争苏纨却是一点都不担心消耗国力,反倒是…… 苏纨有点担心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上层的贵族越发过得骄奢。 这奢靡浪费、骄奢淫逸之风,近日,已经是逐渐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了。 怎么说呢。 这只能是让苏纨一方面忧心忡忡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对此有些无可奈何。 因为……这属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即便是再来个‘八荣八耻’,感觉意义似乎也不是很大。 更别说,还有一些皇亲贵族,是带头这么做。 比如说李承乾的那些王叔,太宗的那些兄弟姐妹。 就这样,李承乾正式当上皇帝,自称朕的第三年,在又历时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灭亡了西突厥以后,大唐终于迎来四夷宾服的局面。 当大唐发展到这里,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再好对外扩张的了。 当然! 有句话说得好,和平只是暂时的,战争才是永恒。 这越王在南海受到了小国的不礼貌对待,那作为对方的嫂嫂,这事苏纨是不是得管管。 因此,这便也给了苏纨征服这些小国的借口。 当然! 有些小国实在是太知趣了,根本不愿跟大唐开战,苏纨便让对方给大唐的商人开通专门交易用的港口。 其实…… 这互通有无,双方都可以得利。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唔…… 就是这大唐的货物相对来说,比较贵一点,但是你那香料,也卖的贼贵不是。 当然,既然大唐可以在你那卖,那你当然也可以在大唐贩卖自己的货物。 咱讲究的,就是一个互利共赢。 正由于苏纨是如此的不偏不倚,以德服人,以至于,在南海诸小国当中,也都有着不错的名声。 当然! 她们对于女人执政这事,也是有不解的。 有的小国的皇子到了长安一趟,回去以后继承王位后,也尝试着去效仿,但无不都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臣子们反对也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也没发挥出什么作用啊。 但让人羡慕,这倒是真的。 由于有着苏纨这个皇后嫂嫂的支持,越王接下来也是顺风顺水,没过三年,便已经是到达了传说中的天竺。 第四年。 竟然还到达了大食。 但这一路上,显然也是艰难重重。 当大食人得知越王是来自大唐的时候,也十分震惊。 双方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友好地互相进行了一番‘阅兵’。 还好,倒是没有打起来。 主要是大唐的水军看上去气势太足了,大食人根本不敢贸贸然地动手。 随后把越王带去见了大食国王。 如今的大食,正处于四大哈里发时代,此时,也是最后一任的哈里发——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在执政。 只能说,这阿里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开明君主。 至少不是那种昏了脑袋的人。 听闻越王是从大唐而来,丝毫没有怠慢,而越王也表明了来意,首先,她只是路过,其次,她还要去别的地方,如果能代替大唐跟大食建立友好通商关系,并且贵国若是能给大唐留一处歇息之地,那就更好了。 要知道,这丝绸和瓷器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向来是紧俏品,要是拿去地中海卖,价值能翻几十倍,阿里当然是点头答应。 只可惜…… 这阿里却是命不好,当越王第二年又到这里的时候,这阿里竟然是被刺杀了。 玩过刺客信条的都知道,这边最容易发生刺杀这样的事,毕竟这边的人多是信教的,信教的人一般都比较狂热,而且,前几任的哈里发好像也都是被刺杀或者是去做礼拜的时候遇袭而身亡的。 大唐水军也是恰逢其会,见证了这一次的叛乱。 这说好的友好通商,竟然就这么没了。 而阿里的儿子,还有一些当地的官员,也找到了大唐的水军,希望大唐能够给予帮助。 这没的说的! 义不容辞! 火器的威力,直接让穆阿维叶想当上哈里发的梦想破碎。 而且…… 这大唐军队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也着实让人惧怕。 这一个个都是训练有素,能一个打十个的战士啊。 为了纪念双方的友谊,不得不刻石记功。 而越王完成了此事,也不磨蹭,继续往西而行。 她的目标是另外一片新大陆。 终于…… 在又经历了两年的时间,经历了一番九死一生之后,越王终于回到熟悉的南海。 此后也是回到了扬州。 与此同时…… 也带回了满船的番薯、玉米。 其实,当地有很多的黄金,那里的人脖子、手上都是挂满黄金的,但是与黄金相比起来,嫂嫂喜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她李泰是那种看钱眼开的人么。 要是真的只是为了黄金而去的,她也就不会去寻找那片未知的大陆了。 在她的一番坚持之下,这番薯跟玉米真的发挥出了作用,至少……保证她们这一路上不用被饿死,若是把船上的货物都换成黄金,那么此时大家能够看到的,或许就是她们的尸体了。 当得知越王从南海向西出发,又回到了扬州。 此番神奇的经历也是足以震惊整个朝堂。 半年后。 越王回到长安,奉上“天下作物图”,里面言明世上各地风俗、产物,更是让大唐官员咋舌。 当得知黄金在金洲只不过是随便从河里淘淘就能淘出来的时候,更是把所有人都说得流口水。 当然! 更重要的,她又回来了,而且还重新见到了太子妃嫂嫂。 太子妃嫂嫂就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她。 不管她说得这一路上有多离奇。 然而,太子妃嫂嫂,就好像知道她一定会回来一般,脸上仿佛半点都不觉得意外,也不觉得惊喜。 倒是让她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但是! 忽然间,她却又好像是什么都懂了。 除非她自己也去过。 可是…… 怎么可能!?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