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好的,我会把你妈妈送回去的,放心!”朱槿放下电话。
陆阿姨焦急地在办公室里打转。
“我不回去,朱护士长,不要让我回去。”陆阿姨很不情愿地说。
“不行,这回您必须回去!”朱槿坚决地说。
陆阿姨失望地朝朱槿看了一眼,说:“当初是谁把我叫来的?你都忘记了吗?”
“我不会忘记,在我筹备科室团队的时候,我到处找人,各个医院做过保洁的我都挨个去问了,所有人一听要来我们科室都摇头拒绝了。我还曾经在城里跑遍了各个劳务市场,可是没有一个人肯跟着我干。”朱槿深情地看着陆阿姨,说:“是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我对您充满了感激。”
“现在我已经做惯了,你又不要我做了?”陆阿姨说。
“不,艾滋病科的病人需要您,我也需要您的支持,可是我不能让您和家人的关系变得像现在这样。”
“我那个老头子就是耳朵根子软,听风就是雨。”陆阿姨说,“我和他解释不通,只有逃开这个办法。”
“我陪您回去,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相信我。医院一直在完善职工的保障机制,一定要保护所有医护人员,包括您,不会有职业暴露的危险。”
“好吧,我听你的。可是,你真的能说服我家里人吗?”陆阿姨犹豫地说。
“沟通总比逃避要好。我相信真心换真心吧。”
肖菲和田田站在一边,听着她们的对话。
肖菲听到这里,打断朱槿的话:“护士长,我能去吗?我也想去。”
“肖菲,你又不是科室的领导,你去干嘛?”田田问。
“我在网络上查看自己的病时,看了很多纪录片和科教片,我觉得干讲道理不如放影片给他们看,这样更形象,更容易理解。”肖菲说。
朱槿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冲着肖菲点点头。
“不过,我现在拿什么放给他们看呢?我的电脑还在家里呢。”肖菲又犯了愁。
“这样吧,可以让红丝带志愿者帮个忙。”
朱槿的话让肖菲一下子就放轻松了,她得意地朝田田笑笑。
“太好了,我也去,护士长,行吗?”田田也按捺不住了。
“你去干嘛?”肖菲趁机反戈一击。
“我什么都不会,那我也要去!”田田说。
“你去唱歌,也许他们一高兴,就又同意陆阿姨回来了呢?”朱槿开玩笑说。
“对,唱歌,这不也和影片一样的道理,是寓...教什么的吗?”田田看向肖菲。
“寓教于乐!”肖菲说。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田田洋洋得意地说。
陆阿姨一看两个姑娘俏皮的样子,脸上的愁容舒展开了。
她说:“护士长,这倒是个好主意。就当我请你们几个去我家玩玩吧。我们村子里有溪水,有茶山,一到周末也有不少城里人去玩呢。吃菜也方便,想吃什么就自己到屋后菜地里去现拔好了。我家还有几棵果树,你们去了,我摘果子给你们吃。”
朱槿刚想说话,田田已经高八度开始叫唤了:“太好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钱都买不到啊!”
“你是去吃的还是去科普宣传的?”肖菲问。
田田愣住了,想了一下说:“一手抓科普,一手抓胃口,一个是精神文明建设,一个是物质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嘛。”
“你瞧你,说得都是什么呀!”肖菲连连摇头。
朱槿说:“那好,我们分头准备。我把工作分配好,让张雯盯着科室里的事情。肖菲和田田去红丝带志愿者办公室准备资料。”
“我上哪去找红丝带志愿者?”肖菲问。
“我带你们去!”陆阿姨说。
陆阿姨的家离开医院只有十里地,名叫刘家坞。那是个只有三十几户人家的村庄,村民大都姓刘。
村庄处在两座山脉的凹陷处,所以称“坞”。刘家坞山清水秀,宁静祥和,村民原来就靠种田为生。
刘家坞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有些村民在附近的山上种上了很多茶树,慢慢地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现在种田的农户反而少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卖茶叶。
刘家坞还得到了政策帮扶。市文旅局在考察旅行开发的时候,发现了刘家坞是北宁风景名胜的一颗“遗珠”,于是决定把村庄开发成风景点。经过几年的开发,通往村庄的水泥路修好了。
刘家坞离开城里不远,村里的年轻人喜欢热闹,平时还是愿意去城里打工。只是到了采茶的季节,才回家帮忙做几天工。
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孩子。这里的风景虽然有世外桃源的感觉,但是封建保守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
像陆阿姨这样的人,在刘家坞属于特别的。和她相仿的农村妇女一般都守着几亩茶山,种田种菜,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陆阿姨的男人老刘头一开始并没有反对陆阿姨出去做工。毕竟老伴出去挣钱,家里的经济条件就变得宽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