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朕,崇祯挽救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言明交易毕,即筹东征大计。
    顾小佳言之凿凿,万四千骏马之于四酋,诚为巨擘之易。

    然易粟不过十八万斛,于大明之广袤,实乃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然此粟尽时,尔等何以复得骏马?

    非待春秋一载,莫可筹措!

    反观以战养战之策,五万铁骑驰骋蒙古草原,宛若巨龙腾跃,威力无穷。

    一旦破敌一隅,所获之丰,岂止此数?牛羊成群,骏马奔腾,乃至异域佳人、广袤疆土,皆入囊中。

    俘虏之辈,更可壮我军威,补充精锐。

    昨夜顾小佳与伴所宿之蒙古女子,皆他族之俘,游牧之地,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之法则,自古而然,残酷而真实。

    “顾贤弟,兵马集结非难事,然吾若远征,部族安在?”

    虎墩兔憨忧心忡忡。

    兵力仅五万,守土与扩张难以两全,若留兵护家,则征伐之力必减,胜负难料,恐得不偿失也。

    然而,东征之际,西海之境亦非安宁之所,雪域康区,部落林立,非止四家。

    若大军远征,老巢空虚,恐有覆巢之虞,届时悔之晚矣,何处觅泪?

    顾小佳闻言,眉宇间掠过一抹智色,心中妙计顿生,犹如神来之笔。

    “此诚为难题,然西宁卫近在咫尺,百余里之遥。

    吾与山陕总督孙传庭略有渊源,归途之际,当密商此事,请他略加庇护,定能保此地无虞。”

    大明虽对乌斯藏之控驭渐衰,名义上仍为诸土司之宗主,多年以来,相安无事,无人敢轻易撼动其威。

    辛一博闻之,嘴角微抽,心中暗笑老顾诡计多端,二人与孙传庭素昧平生,何谈交情?

    唯愿此行无虞,毕竟顾小佳已借孙传庭之名,数度化险为夷,令虎墩兔等人心服口服。

    “再者,市赏之事亦需筹谋。

    诸部东征所得,若集于一处交易,不啻于劳民伤财,且风险倍增。当另辟蹊径,以策万全。”

    何不化静为动,让诸位大汗在大明边陲自由流通粮秣,此策我归朝即与朝臣筹谋,诸位意下如何,可愿共襄盛举?”

    游牧疆域的烽火中,除了生灵涂炭,最不缺的便是牛羊成群、战马奔腾,此皆大明所渴之珍馐。

    顾小佳此行察哈尔,实乃一场智勇之赌。

    朝廷虽未明言结盟之约,然小佳洞察圣意,料陛下胸怀鸿鹄之志,此举必有其深远图谋。

    欲借蒙古铁骑之翼,以商贸为桥,换取战马千匹、牛羊无数,使之与后金成鼎足之势,则朝廷对后金之压可缓,得以专心于内患之清剿,吏治之革新,新兵之锤炼。

    至于未来是否养虎遗患,此乃陛下圣裁之事,小佳不过一介臣子,执行而已。

    虎墩兔等首领闻此妙计,犹如久旱逢甘霖,喜不自胜,对顾小佳二人赞不绝口,甚至对南朝刮目相看,昔日隔阂渐消。

    “二位贤弟,我等久居草原,与南朝交往疏浅,边镇将领性情难测,加之言语不通,多有不便。

    今得二位指点迷津,实乃我辈之幸!”

    "我深思熟虑,能否恳请二位君子中的一杰,常驻此间,以便商贸畅通无阻,亦能迅速应对风云变幻。

    如此,我等四人东征之际,方能心安无忧。"

    外喀尔喀英明的却图汗沉吟片刻,言辞恳切。

    "这……"顾小佳心中暗叹,一时语塞。

    "二位贵客请宽心,在此地,你们将被奉为上宾,享受牛羊成群、佳人相伴的尊荣,我等必竭诚相待,绝无怠慢。"

    藏巴汗亦出言相邀,言辞间尽显诚意。

    他们深知,此二人即便在南朝亦是显赫之臣,故而其承诺如金石般坚不可摧。

    尤为难得的是,顾小佳与辛一博之才略,虽偶有严苛,却远胜他人。

    试想,若换作南朝任意庸碌之辈,岂敢轻易托付?

    尤令人瞩目的是那沉默寡言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他目光不时闪烁于辛一博身上,若非知情者,恐误以为情愫暗生,实则是对其能力的深深钦佩。

    "吾膝下有一女,芳龄二二,尚未许配人家,若哪位壮士愿留下共襄盛举,不仅可成佳话,更是……"月顿多吉正欲细说,却被顾小佳机敏打断。

    "诸位大汗美意,在下心领。然我等身为大明忠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轻言……"顾小佳言辞间透露出坚定的立场。

    话音未落,辛一博挺身而出,毅然决然:

    "我愿留下,以尽绵薄之力。"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尽显其非凡气度与担当。

    言毕,顾小佳愕然凝视,满目狐疑,而图汗与月顿多吉则喜笑颜开,宛若春花绽放。

    游牧民族的联姻之道,较诸汉人更显率性洒脱,部落酋长常以爱女为纽带,编织合作的锦绣。

    “休将吾视若朝堂之臣,吾乃大明之语使者,此行亦是为国尽忠矣!”

    辛一博忽以大明官话戏谑顾小佳,语含自嘲。

    身在礼部,奈何未登科甲,两载有余,犹是碌碌无为,九品微末亦不可及,其境遇犹如苦海泛舟。

    然则此间天地,辛一博化身为大明使节,备受部落尊崇,宴饮不断,蒙古佳丽亦非粗犷之辈,肤如凝脂,性情温婉,别有一番风味。

    留连于此,或为一良策,远离朝堂纷扰,免受人役使之苦。

    辛一博心中暗忖,那位长者之女姿色如何,不禁浮想联翩,嘴角勾起一抹狡黠之笑。

    顾小佳愣怔片刻,终是释然,心中默许了友人的抉择。

    “如此,便以国书为证,愿诸位大汗宏图大展,武运亨通!”

    一语既出,寓意深远,满座皆欢。

    缔约既定,宴饮毕,二人悠然归至蒙古包,仿佛尘埃落定。

    顾小佳初闻辛一博之策,心中不免忐忑如麻,然终释然,犹如云开月明。

    二人之于虎墩兔诸部之诺,皆心存疑虑,恐归朝后,崇祯龙颜不悦,擅断之责难逃,留此或可苟全性命。

    然顾小佳身为礼部微臣,心怀家国,虽含虚饰,却坚信所许皆利于大明社稷,忠心可鉴。

    转瞬十日,虎墩兔等四部集骏马万四,以易大明之货,使团再启征途。

    双方誓师,言明交易毕,即筹东征大计。

    此番不同于往昔狼狈,虎墩兔智遣心腹脑毛大领兵两千蒙古铁骑,浩浩荡荡,威风凛凛,誓要一雪前耻,再展雄风。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