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灾年,反派小姑才是真赢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空间里的水可以外放
    这样想着,她就看到小蠢猫突然窜出来,抱着十二根软胶管蹦蹦跳跳的漂移到水面上,把水管放进水井里。

    水管只露出一小截,就好像凭空冒出来似的。

    贺秋荻吓了一跳:“你!——”

    随后,她就住了嘴。

    因为她发现,好像只有她能看到小蠢猫,别的村民都看不见。

    十二根半米来长的水管管口在井底汩汩的出着水,在水井底部形成几个饭碗大小的泉眼花。

    因为她的住所,一共有十二根个水龙头。

    贺秋荻:“……”

    所以,这个蠢猫可以直接把空间里自来水的水管拖出来放水,那她昨夜为什么要累个半死把小院里能用的器皿都装上水?

    浴缸,水桶,鱼缸,后院的小水池,各种锅碗瓢盆,捡来踩扁又吹起来的塑料瓶全都放满水,她不累的吗?!

    她才十二岁多啊!

    是童工!

    熬夜会长不高的!

    (╯‵□′)╯︵┻━┻

    她转身就要走。

    困死了。

    她得回家补觉!

    “你不能走的啦。”蠢猫连忙崩回来,嫩嫩的小爪子拉住贺秋荻的衣摆,“你走了,水就不能灌进井里哒。”

    “为什么?”贺秋荻低声问。

    “因为有距离范围的哒~小楼里的东西可以连通以你为中心的方圆二十二米的空间,随你控制出现在哪里。你一走,这水管就接不了这么远呀~”

    贺秋荻:“……”

    她真想一拳打死这个嗲嗲怪。

    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

    老槐树下聚集的村民越来越多,贺秋荻随便找了个干净的石墩坐下,休息。

    让水管快点放水把老水井灌满。

    “出水了,出水了!”

    有村民发现了井底那几朵向上冒的水花,就惊喜的叫了起来。

    “真的有水,真的有水!老槐树听见我们的祈祷,保佑我们石榴村了!”

    贺秋荻:“……”

    ヽ( ̄▽ ̄)?

    我就是做好事不留名的贺*槐树*秋荻。

    小蠢猫又把小院里各种器皿里的水倒进洗菜,洗衣服的水域里,很快浇菜区域的水也满了,溢出到水渠,流进村外的储水塘里。

    有村民担心的问:“里正,族老们,今天老槐树显灵,又给咱们村放水,可以后呢。万一以后老槐树也没水,咱石榴村以后可咋办啊。”

    里正沉默。

    另外几个族老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

    贺老爷子也是族老之一,他磕巴着自己的烟锅子,慢悠悠的说了句:“春收后交完田税大家手里多少还有点余粮,就跟去年一样,甭管粮商到我们村来给多高的价格收粮食,都不要卖粮。”

    身为贺怀章,村里唯一一个当官的人的老父亲,贺老爷子在石榴村说话的分量可不低。

    他年轻时走过镖,会点拳脚功夫,是个有见识的老头子。

    不卖粮食这个法子,也是贺老爷子见去年开春后一直不怎么下雨,提出来的,让大伙收了麦子和油菜籽不要卖出去。

    就因为这个,去年他们村里在秋收后才没有闹饥荒,不像隔壁村饿死过人。

    里正和其余的族老们纷纷附和,表示同意贺老爷子的说法。

    又有村民问:“那之后呢?春收的粮食交了税后,就算挖野菜,吃各种菜干,也顶不住一整年啊。”

    贺老爷子看了里正一眼。

    里正忙问:“贺老哥,您还有什么别的主意吗?”

    贺老爷子又磕了磕烟锅子,说:“今天大家不都得了五两银子吗?趁着城里的粮食略有降价,四文钱左右一升,先买一些粮食放在家里屯着吧。”

    “可要是买完粮食后又下雨了呢?”

    下了雨,秋天的粮食就有保障,粮价就会下跌。

    那他们现在去高价买粮食,岂不是要吃亏?

    现在粮价这么高。

    就是粗粮,一升也要四文钱。

    一担粮食就得四百文钱。

    五两银子,只能买十二三担粮食。

    都不够一大家子吃一年的。

    这五两银子,花了可就没有了。

    贺老爷子反问:“那要是不下雨,今年秋收还是绝收呢?你家春收的粮食,能顶全家人一年的饿吗?”

    那人纠结起来:“这……”

    贺老爷子把烟灰倒出来,沉重的说:“左右这笔钱是白捡的,买不买粮,你们自己跟家人商量着办。如果继续不下雨,春收结束后,等周围的村民们都交了税粮,卖了余粮买油盐,粮商就会把粮价再往上提。到时候再不下雨,今年秋收后没有粮,永宁府的粗粮可就不是五文钱一升了。”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接话。

    贺秋荻听着村民们说的话,不禁对贺老爷子另眼相看。

    原主的记忆里,他一直都是沉默的老头子。

    没想到,居然这么有智慧。

    也是。

    老爷子要不聪明,怎么赚到钱,供自己的几个儿子读书。

    要知道,两个儿子县学一年的束修就得十两银子,笔墨纸砚书本更是贵得令人咂舌。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