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宋军此举并非无意之举。
尽管他自己对此并不排斥,但这不代表他欣赏如此显眼的行事方式。
转眼间,新年将至,每当他回想起自家稻田亩产创下纪录时,被众多大爷大妈团团围住,争相要为他牵线搭桥的情景,他仍会感到一阵阵头皮发麻。
的确,那场面太过震撼。
此次回家之后,他决定,除非必要,否则坚决不再出门。
宅在家里专心剪辑视频,倒也自有一番乐趣。
宋军清了清喉咙,宣布道:“接下来是王大爷,松实、榛果、蘑菇以及黄豆,共计二万一千三百元。”
“哗!”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惊愕。
即便与江图所获之财相差数倍,村民们心中也清楚,江图的道路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无法复制的。
他们既没有江图那般精湛的手艺,也没有江图敢于大量购入水果的胆识。
然而,王大爷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对他来说,这几乎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进山寻找松实和榛果,这世上又有谁能不会呢?
这两万余元,岂不是如同从地上捡来的?
王大爷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他的收获颇丰。
听从村长建议,将货物放在县城小店售卖,虽然拿到钱的时间稍晚些,小店也会抽取一部分利润,但卖出的价格却远高于卖给收购商。
细算下来,在小店销售显然更能赚钱,想到这里,王大爷不禁嘿嘿直笑。
李大爷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拍了拍王大爷问道:“你这个大豆是怎么一回事?”
沉浸在财富喜悦中的王大爷并未听到李大爷的问题,他口中两颗金灿灿的大门牙,犹如此刻他的眼神,闪烁着金光。
他朝指尖吐了口唾沫,开始一张张仔细清点钞票,口中念叨着:“要好好数数,可是两万块钱呢。今年是给小孙子买辆小汽车好呢,还是给孙女买件小裙子好呢。”
“嘿,你这憨货,问你话呢!”李大爷有些生气,再次拍了拍他。
然而,此时轮到老王大爷的名字被叫到,他仍未回过神来。李大爷见状,也便不再追问,毕竟他也想听听村长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他没有老王头深入山区采掘的能力,只能就近捡拾一些蘑菇和其他山珍,赚得了六千三百元。
虽不算多,但也足以让他欣喜不已。
最关键的是,这笔收入就如同白捡一般,卖出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除了天气不佳的那几天花费了一些柴火钱外,其余都是纯利润。
直到这时,老王大爷才回过神来,反问李大爷:“你刚才问我大豆的事?”
李大爷看着那一沓钞票,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点点头。
“哦,我家的大豆今年熟得早些,教授们都夸我种得好,我就去问村长,能不能拿到店里卖。”
“村长要了几斤试试,没想到还真行,卖的价格比那些来收的贩子高出不少。”
“你家的高粱今年收得晚了点,不然也能试试。明年不妨试一试,去找老王书记就行了。”
李大爷一听,心头顿时痒痒起来。
今年自家的高粱丰收,共收了九百多斤,卖给小江五百斤后,还剩下四百斤未售。
他和老伴顶多吃掉一百多斤,剩余的那么多高粱米,卖给小江是四块钱一斤,而一般的粮商上门收购通常只给两块钱,行情好点的最多也就给到两块五一斤。
这件事,村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但在集市上零散出售并不容易,这类杂粮,一次集会上能卖出二三十斤就算不错了。
这让村民们愁眉不展。
而现在似乎出现了一条新的出路,他决定待会儿好好听听村长怎么说。
他相信,以他们村长的智慧,既然他想到了,村长肯定也不会忽略。
虽然拿大头的人并不多,但屋内七成以上的村民都分到了钱。
多则上千,少则几百,尽管收获不多,但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一条通往繁荣富饶的大道,仿佛就在眼前。
只要明年再努努力,不就能赚更多了吗?县城的那个小店,总归是不会消失的。
发完钱后,宋军给大家留了几分钟消化这个消息。
接着,他立刻转入今天讨论的第二个议题。
“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小店带来的收益。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宋军询问。
有了金钱的刺激,村民们发言的积极性瞬间高涨了许多。
“怎么能没想法?村长,您放心,我们明年一定努力进山捡蘑菇。”
“没错没错,还有松实之类的。”
“我知道有个地方榛子特别多,今年本来都惦记上了。明年可不能再错过一点。”
江图听着村民们的话语,已经开始为明年山中的小松鼠担忧起来。
随着这些人涌入山区,还能给它们留下多少越冬的食物呢?
而且,他感觉宋军可能并不是这个意思。
宋军确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恨铁不成钢地斥责道:“捡山货,捡山货,一个个只知道捡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