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零混迹综艺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灵瓜
    在星际合作网络的拓展下,诸多事务的进展变得异常顺利。

    《星际相遇:婆媳篇》即将接棒中河星联卫视黄金时段,于10月28日正式启航,这等于是硬生生地插队,下一部剧因宣传周期已近,无法提前。下下部只能无奈地延后播出。双方迅速达成共识后,陆冬看向林海文的目光变得异样——与星联台长建立良好关系,确实令人愉悦。

    10月刚过,星际文物鉴定委员会在京城皇城星际博物馆召开会议,来自皇城博物馆、星际海关、地方博物馆、星际学院、京大等机构的45位以上委员齐聚一堂。对于仅53人的9个鉴定小组而言,这次出席率高得离谱。

    林海文与银行人员一同携物到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部星际安全电影,身后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严阵以待,守卫着入口。

    在这四十多人中,他认识的不在少数。

    央美的蒋院、江涛,京大的陆松华均属于书画碑帖组,前两者专攻星际国画与书法,陆松华则是碑帖专家。俞妃属于现代绘画组,西河大的白沫竟隶属于古籍组。不算新结识的皇城博物馆顾以致、何研究员等,也有5、6位熟面孔。

    这幅长达3米,宽约70厘米的丝质画卷在桌面上缓缓展开,数十只白色防护手套依次触碰各自领域的鉴定。

    丝质纹理、经纬结构,接着是绘画的线条、风格,加上人物旁的书法、设色,再到题跋、印章,以及流传历史,逐一审视、讨论、确认、核对。林海文以前在星际鉴宝节目中也见识过类似场景,这个世界同样有鉴宝节目,形式相差无几。如今在场的许多人都曾参与过各大鉴宝节目,但那些节目看起来不太可靠,真假难辨。然而此刻完全不同,四十多位鉴定领域的权威专家细致入微地审查,任何细节都不放过。

    尽管林海文对恶人谷的出品充满信心,但如此阵仗仍让他有些忐忑。

    俞妃走到他身旁时,他并未察觉。

    “没问题的。”俞妃微笑着看他,“顾研究员在丝质画卷鉴定方面的造诣,是众人共认的。他看准的东西,很少出错。”

    若非如此,当初林海文也不会找上顾以致。

    “这么多业界大神,看着我都心虚啊。”

    俞妃轻点他的肩膀,“也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懂,比如我,就是来开开眼界,以后想这么近距离观看,恐怕不容易了。哎,你怎么考虑的?江主任应该找过你吧?”

    林海文点头,脸上略显为难。俞妃并未逼迫,一会儿江涛肯定会亲自出面。

    镇馆之宝!

    这幅《帝皇出行图》,无论置于哪个博物馆,都堪称镇馆之宝。即便在皇城星际博物馆内,不说超越其他藏品,至少能与之齐平,也是十几件精品之一。这样的机会,任何人都难以错过。

    消息传出后,林海文因未尘埃落定,一直保持沉默,但包括中河省星际博物馆、华国丝绸博物馆等,已绞尽脑汁寻求接触。林海文身边能找到的关系几乎都被打通了——最奇特的是,还有人通过童福生找到他。估计那人认为,同为临川市的文化名人,应有交集。这样说也没错,只是交集并不愉快。童老头也很有趣,他并未拒绝,可能是怕丢面子,但他联系不上林海文,便去找临川一中的王老头——经过曲折的联系,消息最终传递过来。

    所以,人终究是群居生物,总能找到彼此。

    如此仔细观察了两个多小时,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中途需要休息,再起身继续观看。

    鉴定如此大幅作品确实费力。不能只看一部分,若是拼接或部分伪造,就算看走了眼。必须从头看到尾,从上看到下。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顾以致见大家都看完,开始收集意见。

    “还能有什么疑问?没想到,没想到,这幅图居然还能见到真迹。”一位老先生感慨万分,“当年我们去星际联邦交流,访问波士顿时,特意去看过。隔着防弹玻璃,心情复杂。明明是我们的国宝,却被星际联邦锁在他们的柜子里。今天能看到这幅图,也算是解开了一个心结。”

    环视一圈,无人提出疑问,顾以致取出鉴定意见书和几张纸,掏出钢笔,“请大家形成鉴定意见。”

    随后,你一言我一语,评价逐渐升至“亘古未有”、“国之瑰宝”、“极端重要的意义”。

    文物局处长、顾以致、鉴定委员会专家们依次在意见书上签名——这可能是多年来最豪华的一份鉴定意见书。

    复制了三份,林海文拿了一份,鉴定委员会秘书处拿了一份,国家文物局也拿了一份。原件与《帝皇出行图》一同放入银行保险箱,交给安保,押运回银行金库——提取时,林海文必须到场,存放则不必,贵重物品保管与普通银行保险箱业务不同。

    而且现在他也不能离开。这些人中,有几个看着他,就像看着一只被剃光毛的小羊羔。

    国家文物局的傅处长,对官员来说,是个挺尴尬的姓氏。还有顾以致、江涛,丝绸馆的一位,以及几位地方博物馆的代表。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