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明身上的灵韵和邪气不停向外飘散,抬头看着杨暮客。听完后起初还有些愤怒,转而露出一些嘲弄,解脱的神色。
“老朽……是该说您幼稚。还是夸你勇武呢……哈哈哈……能拖着一个高门弟子落水,我刘启明这一生值了……”
白敷上前二话不说,提起长戟一敲。那恶鬼烟消云散。
杨暮客这时抬头去看昭通王。
他明白刘启明的话外音。昭通王是刘启明的有缘人,但不是杨暮客的有缘人。
如何解决眼前这个藩国的人道之主才是最大的难题,远比杀了一个邪修要难上一万倍……不,百万倍。
第一个难题,便是杨暮客没法对昭通王动怒。
因为昭通国,上上下下都是他的同谋。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不是虚景。俱是切切实实存在。
一人控制着禁军的神念,杨暮客感到些许吃力。
他看向白敷,“帮贫道处置这些兵卒,接下来要对抗人道气运。贫道怕顾不上,沾惹了因果。”
白敷面色一凛,“上人尽管放心。”
杨暮客迈着方步静静朝着那眼神惶恐的昭通王走去。
压力瞬间扑面而来。
和鹿朝的皇帝完全不一样,鹿朝的皇帝是癫狂的,是被邪神侵染的。
而昭通王,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位藩王从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做什么,而且小心翼翼。他身上的污点,远远小于他对国民与国家的功业。
人道气运恢弘,无数民众的欢笑声,呼唤声,喝彩声不绝于耳。有那八卦阵做隔绝亦是不能影响分毫。
昭通王终于回神,他听见了杨暮客自报家门,道号紫明。
“你站住!本王和李召都不一样!本王乃受周上国之命,受臣民之命。乃是此地天命之主。本王……”
杨暮客伸手让他禁言,“贫道不是要杀你。你静下心来,我们好好谈。”
但这昭通王岂能如小道士所愿,疯了一样往回跑,手中还拿出宫中警示响箭。
杨暮客指尖轻挥,将响箭摄入掌心。
“定。”
昭通王背对着杨暮客,保持着伸手向前奔跑的姿势。
淡蓝色的水炁上涨,周围的禁军被白敷迷魂,默默地朝着宫中院落走去。
杨暮客操控着昭通王让他立正站好,面对面。小道士高高俯视着身材一般长相一般的国王。
“贫道祝愿昭通国天地交泰,其寿永昌。王上,如何?”
昭通王余光瞥见了自己的卫队尽数退去,继而发现眼球能动了。他兀地笑着说,“紫明道长也是要本王的国运吗?”
杨暮客赶紧拦话,“咱们不聊这个,贫道无意与人道为敌……”
昭通王眼中尽是不信。
杨暮客身上的压力瞬间重如山岳,他感觉耳朵都在嗡鸣。腰带上亮起土黄色的微光,背后功德显现。如此方能减缓人道气运对他的压制。
“修士,不得干涉人道。贫道自然会守这个规矩。”
昭通王竟然得意地笑了,他看不见杨暮客对抗人道气运的狼狈。但他读得懂话外之音。这道士,在与他服软。
“紫明道长想要什么?本王定然满足道长……”
话音一落。半空中,刘启明逸散的邪气与灵韵并未与人道气运混在一起。而是聚集在了昭通王背后,成了昭通王的又一倚仗。
国神飘进了宫城,天上轻声劝诫,“紫明上人,收手吧。小神愿入梦劝诫王上,请他放下仇怨……”
杨暮客余光瞥了下国神,又瞧见深空还有看笑话一般的扶礼观真人。那人抱着膀子静静站在大阵之外。
“贫道想让王上认个错……想来不难。”
昭通王瞬间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地问,“你让本王认错?本王何错之有?”
“听信邪修谗言。”
“你说他是邪修?可为何不见正道来抓?国神也未曾警示。哼!本王听从国师之言礼敬天地,无错!”
昭通国主背后是昭昭民意,德行小亏并不妨事儿。杨暮客当下明了,他纵然弯弯绕绕,以千般手段避免干涉人道。但仍旧输了。
修士不得干预人道……这句话的份量杨暮客终于有了切肤之感。
修士干涉人道,本就是一个必输的结局。
小道士眼中金光绽放,不停地思忖着如何应对。全力驱动后天八卦阵运转,开始压制宫中人道。
地脉与水脉相通,听见的是神道因香火变少的惋惜。
“贫道敕令阴司城隍……”
“小神在此……”黑暗中城隍庙飞出一人,等着上人法旨。
“查此人阴德阳寿。”
昭通王看不见城隍,但听闻小道士所言一愣。而后勃然大怒道,“吾乃周上国册封天命,昭通之王。统御千万生民,扼守东方边陲!你这道士,凭什么审我?”
杨暮冷声说句,“你是凡人。”
继而小道士再召国神。
“昭通国神,梳理天命灵机,查与当今国主因果几何。是否因他而兴……”
此话一出,杨暮客顿觉压力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