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骑之金戈铁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战争动员
    范离只在黄岗城停留了一天,第二日一早便出发去了昌邑城。

    一州之长下行入县,范离要做的只不过是巡抚而已。

    地方政务不可过多干涉,干涉太多必会生乱。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活法,只要大局不出乱子,官府要做的就是无可为而无不为。

    李嗣道这老家伙在县知这个位置上做的很称职,数月不见,老头子忙于政务都憔悴了许多。

    范离到达昌邑县本没有扰民的意思,所以也没人知道他的到来。

    巡抚嘛,范离也只是在政务上对李嗣道有过一些询问。

    这看似轻描淡写的谈话,可他问出的话都是当下昌邑县最要紧的政务问题。

    而且范离话语间没有施压以及责怪地方官员的意思。

    话嘛,点到为止,明白人自会知道语中轻重。

    李嗣道又不是个庸人,范离这个知州不干涉地方政务,但他治理的好不好自己心里有个清楚。

    范离一连在昌邑城待了三日,随后便向着下一站去了。

    这一路巡抚,他足足走了一个月。

    青州治下六个县他都巡视了个遍,而且还特意会见了三个人。

    临淄县知县陆有常、益都县知县张侃以及千乘县县丞丁兴宗。

    这三人范离老早就惦记在心上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见一见他们。

    能把青州三个老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生机盎然。

    可以说此三人胸中都有着不小的才华。

    州府现今正是用人之际,范离原本有意提拔他们。

    可这三人个个都是有主见的人。

    陆有常、张侃虽然没有明面上拒绝,但话里话外皆是推脱了范离的好意。

    至于千乘县县丞丁兴宗,这人就有点意思了。

    脾气古怪,说话也冲的很,他只跟范离说:“以本之才,只够丈量一县。”

    把话说穿了,丁兴宗认为自己还没有升官担更重担子的能力。

    范离几经劝说无果后,也只能悻悻而去。

    回程途中,他不禁感慨,他在青州地方官员心中的威望,还是远远不及曾孝序啊……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二月过去。

    建炎元年十月,金军于莫州大败宋军,雄州等地接连投降。

    建炎元年十一月,金军攻克大宋东北部重镇河间府,兵锋之强锐不可当。

    河间府陷落,预示着大宋在黄河北岸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

    也就是说,金军再次南下的时机已经成熟,宋金两国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

    宋庭感觉到了危机逼近,刚刚在应天府继位的赵构继续向南退至扬州,以防金军南下攻宋。

    并听取丞相李刚举荐,命宗泽知开封府,后升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

    可以说。宋庭为了抵御金军南下是做足了准备。

    回看京东东路各州形势,潍、莱、密三州因州官逃遁,或有金军滋扰或被地方武装所把持。

    相比之下,济南府与青、登二州还算安稳。

    济南府地临黄河南岸,乃是大宋东北部门户之地设有重兵镇守,所以安稳也属正常。

    青州虽然不声不响,很少有人知晓州内境况如何。

    而朝廷还不知是何人把持了此地,但没出乱子,逃亡的流民也越来越少,说来也算的上安稳。

    登州地处偏远,乃是临海极东之地,向来是京东东路各州最安稳的地方,也是出文人的地方。

    总体来看,京东东路六州还能撑的下去。

    一时的太平,换来的是青州百姓懈怠散漫。

    青州城内依然是热闹非凡,百姓们安居乐业。

    只不过让城中百姓不解的是,明明一片天平景象,进城的军马驿使却多了起来。

    到了十一月,城中马道上疾驰的驿使几乎就没断过。

    而且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身穿飞鱼服的军吏驰聘进城直入州府。

    百姓们不知道这些头戴笠帽身穿飞鱼服的军吏是哪个司的,也懒得管他们是干什么。

    最起码那些军吏没有像街司衙役那般惹人烦。

    城中百姓可以懈怠,可州府自进入十月起,便已呈现出满负荷运转。

    讲武堂更是用三个月急训的方式,优先培养出一批军官生,并一刻不缓下放到作战部队委以重任。

    黄岗县的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遮天蔽日。

    建设兵团六个师在完成了初步任务后,也全部收拢,作为预备兵团驻扎各县集中整训。

    一切的一切都在预示着,青州决策层正在进行战争动员!

    而青州府衙内,如今已成为了青州军临时指挥部。

    范离依照多年积累亲手绘制下来的地图,命工匠制作了一幅青州以及周边部分地区超大型军用地图。

    这日,青州军各部主要将官围在地图前,在探讨着什么。

    有的交头接耳低声说着什么,有的一脸凝重,眯着眼扫视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

    整个氛围看不到一点轻松,不大的军事会议厅中充斥着浓烈的战争气味。

    “济南府有兵十三万,我看问题不大。”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