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亮,范离一行人便踏上了回程的路途。
昨日他一夜未眠,想起青州官制贪腐成风,他哪里还睡得下去。
大宋官场,是出了名的贪腐成风。
大官大贪,小官小贪,已成惯例。
他没想到,黄岗县才刚刚设县一年,这股歪风邪气就吹了起来。
青州州府则更甚,黄岗建城,如此重要的拨款,这帮贪官都敢动。
可想而知,其他县的情况有多糟糕。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政治上的腐朽,是一切衰败的开始。
所以他要尽快回到州府,办两件事。
青州府衙内,一路奔波而归的范离顾不上休息,直接投入到了公事中去。
他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内部整顿。
大幅缩减实俸,一切高溢价的实俸,全部改为银钱发放,并入正俸,并按物价,每年重新定额一次。
只保留溢价稳定的实俸,继续由官府采办发放。
规范州府各衙门职权,设巡检使,督查百官。
最后一项是提升官员薪俸,按原有薪俸标准再提三成。
对付贪污腐败,从内部入手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特别是百官皆贪的局面,更是很难从内部消除顽疾。
范离能做的,就只有高俸养廉。
而消除贪腐顽疾是必须要做的,所以他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外力,来彻底根治贪腐之风。
青州府不是昌邑县,他不可能像对付那些乡绅豪绅那样,使用雷霆手段,杀一儆百。
正所谓人言可畏,士大夫的话语权更是一把杀人的刀。
没有证据,无缘无故惩治杀伐官员。
得罪那些士大夫事小,范离要是因此背上了嗜杀成性的骂名失了民心,可就真给自己找大麻烦了。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就是立足之本,不可轻易失之。
所以范离想要整治贪腐,就要有足够的证据和话语权。
而要获得这些,范离就不得不做出一个决定。
“大人,刘掌柜已经到侧门了。”
范离还在思考着,他要的人就到了。
一名衙役碎步上前,小声禀报道。
“嗯。”
“让他去内府等候吧。”
范离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道。
衙役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为何刘光远会去州府侧门,只因范离要跟他谈的事情,太过机密。
那名衙役是出身黄岗山的老人,所以他才放心让衙役引刘明亮去内府。
等范离办完公事后,抻了个懒腰就独自寻去内府了。
“大人。”
刘光远眼见范离进门,忙起身抱拳道。
“免了吧。”
“事情要紧,快坐吧。”
范离走进来,伸手请他坐下。
“不知大人叫属下前来有何要事?”
刘光远应了一声,随后开口问道。
“光远我问你,如今铺子有多少好手?”
范离坐定后,就问起商铺情况。
他说的好手,就是之前被安插在青州城的探子。
当初主管这事的是杨妙真,所以他也不太清楚,如今的刘光远手底下有多少人。
“不算撒出去的,铺子里还有一百多个好手。”
“都是义从军出身的老兵,身手没得说。”
刘光远想了想,接着回答道。
他不知道范离为什么会问这个。
但他知道,范离既然主动问这个事情,就一定有事。
“嗯。”
范离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
一百多号人,估计应该够用了。
如果不够,再从黄岗军调人也不迟,如今先把摊子支起来再说。
“大人如此问,是否是州府出事了?”
刘光远细观他的表情,便开口问道。
“不是。”
“我要增设一司,需要用到你的人。”
范离摇了摇头,说出自己找他来的目的。
“不知增设司暑专职何务?”
刘光远一听如此,立刻来了精神。
增设一司,还要用到他的人,这就有点意思了。
他的人就是一群不入流的探子,用他们专设一司,能做什么?
“巡查、缉捕、审讯、潜伏、情报、收集、纠察官员。”
“执掌法度,专司监察之职。”
范离一字一句说给他听。
而这句话,让刘光远不禁心头一惊。
专司监察之责,这是多么巨大的权利!
如果范离真要增设这个司暑,可以说以后得青州城,除了范离,就是他刘光远权利最大。
”大人……”
刘光远想到此处,忙单膝跪地,只感胆战心惊。
如此巨大的权利,他哪里敢接,又怎能接的住!
“你且不要多言。”
“新官署,署名暂定为亲军都尉府。”
“你只担任指挥同知一职。”
“都尉府将由我亲自执掌,所以你不用顾虑太多。”
范离出言打消了他心中的顾虑。
不错,他要增设的官署就是亲军都尉府。
对付贪官污吏,老朱可是一把好手。
而亲军都尉府,则是老朱手里的一把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