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从军的进攻异常凶猛。
黄岗山只有下山这一条出路,如果想要活下去,人人都要拼命。
这两千义从军大多是刚逃上山的工匠。
此刻他们也必须拿上武器与金人拼杀。
一路北上宋俘队伍中那凄惨的景象,不得不让他们这么做。
金军士兵的披甲率大概在四成左右,重甲武士虽作战勇猛,但人数也非常有限。
一千五百人的攻山金军中,真正能做到全身披甲的,只有冲在最前的五百精锐。
而后面的金兵大多穿着皮甲,或者干脆不着甲,举个皮盾就当防御手段了。
所以真正难搞的是金军打前锋的重甲武士。
这次反攻的关键,就是消灭这五百金军重甲步兵。
两千义从军的反冲锋,在这狭窄的地方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冲在最前的义从军,手中三棱长枪都是加长改进后的。
黄岗山上有的是白蜡树,这种树做的枪杆,又长又有韧性,且重量轻适合突刺。
两军间隔只有一百五十步,转眼间,义从军就冲到了金军眼前。
就当金兵摆出防御阵型的同时,数百义从军将枪尖放平,顿时长枪如林。
“杀!”
随着一声震天的怒吼,义从军全力冲刺,数百把长枪瞬间穿入金军军阵。
那强大的势头,三棱长枪细长的枪尖愣是穿透了前排金军重甲兵的铁甲,很多都是透体而出,才失去了力道。
那五六米长的三棱枪足比金兵手里的长枪多出两米还多。
义从军将士一顿捅杀,金兵手里的武器硬是够不到。
有些勇猛的金兵,想冒着如林的三棱枪冲上去近战。
可还没等迈开步子,身上就被扎了好几个窟窿。
而更有一些金兵,想伸手抓住枪头,靠蛮力抢夺武器。
但手一抓住枪头,人就被拖了出去。
不是金兵不够强壮,而是一杆三棱枪就有两名义从军把持,一起用力捅刺。
三棱枪虽然破甲能力出众,但遇到金军甲兵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这都是义从军在战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牛满仓与金军铁浮屠交锋后,就把这一发现告诉给了范离。
所以在郝东川训练新兵时,范离就让他训练出来了一支需要二人合力才能挥刺的重枪队。
为了尽快让重枪队投入战斗,选拔时都是个顶个上过战场的老兵,这五百名重枪手可是黄岗山的家底儿。
想想看,两名老兵持一把枪全力捅刺。
只要枪尖不断,多重的甲也挡不住这一下。
至于那五六米长的白蜡杆哪来的,只能说范离准备的充足。
超长枪虽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可并不是无用武之地,
黄岗山兵器坊制造的每一批三棱枪,都会顺便存上一些材质较长的白蜡杆已做备用。
范离也没想到,只是以防万一的准备,会这么快就用上了。
“勇士们!不要惧怕!向前冲!”
徒单浑就身在一线,立刻感觉到了局势不利。
如今他能做的,只能让金兵发起死亡冲锋,近身与匪兵肉搏。
别说是他,就是山下的完颜宗辅也未曾想到,一伙匪兵而已,竟会主动出击与金军开战。
所以,攻城的金军带的长兵器不多,而且也没有义从军的枪长。
大部分金军使的都是利于城墙攻防战的近战武器。
这一下,就让义从军打出了优势。
金军探子嗖嗖飞跑,一会一个军报,听得完颜宗辅也有些措手不及。
而山上的徒单浑只觉这一战打的好生憋屈。
他双臂挥舞着铁骨朵,左挡右避,可只有被动挨打的份,连一名义从军他也够不着。
金军刚发起死亡冲锋,人山人海的义从军就压了上去。
有三棱枪的就玩命捅刺,没分到新武器的就有什么用什么。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锅碗瓢盆,打急眼了,红缨枪都能当标枪扔出去。
义从军的气势之强,硬是压过金军一头。
“传我将令,速调八百长枪手上山!”
完颜宗辅听着军报,立刻感觉到山上形势严峻。
一道口令发出,传令兵飞速去大营传令了。
而就在此刻,陷入险境的徒单浑,腿上突然一阵剧痛。
他低头一瞅,只看一名义从军兵士正抱着他的大腿,用一把小刀唰唰的刺他小腿肚子。
那下手之狠,徒单浑的小腿都快被扎烂了!
“我日你先人!老子捶死你!”
徒单浑嗷的一声怒吼,一锤下去,把这名义从军士兵脑浆子都砸出来了,可他自己也站立不稳,惨叫着跌倒在地。
在战斗中倒下,十有八九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徒单浑倒下后才发现这些匪兵到底有多狠!
上面有重枪手拒敌捅刺,而在这些重枪手腿脚间,还蹲着一伙义从军士兵,他们人手一把勾镰枪,专挑身披重甲的金兵脚筋。
徒单浑看到此景顿时暴怒!
难怪有重甲防身的金兵会像割麦子一样一片一片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