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而过,而黄岗山也进入了蒸蒸日上的快车道。
刘明亮带着刘家人组建了一支工程队,一时间招募了不少会木匠活的村民。
除了建造纸坊外,刘家工程队还接到了一个大单。
那就是在黄岗山上盖房子。
这是范离的意思,黄岗山上人越来越多,总不能一直住在山洞里。
所以他这段时间除了为伤兵们治病,就是绘制图纸。
因为之前费了好大力气制作了地势图,如今规划山寨更显得心应手了。
而且他还把防御工程考虑了进去,整个规划图,基本是按着青州城布局来制定的。
居民区在右,议事办公的地方在左,而工厂区依然在后山。
因为那里够宽阔,只要稍加开辟便会得到大量可用地。
而后山工厂区,范离圈定的很大,除四座纸坊外,还预留出了数千平的空地。
这主要是为后期作坊预留出来的地方。
而黄岗山前唯一一条可以上山的路,被他规划出三道防线用于防范外敌。
山脚第一道是由数座哨塔构成,用于警讯之用。
第二道在半山腰处,这里地势陡峭,适合作为防御据点。
由木制阑珊和哨所构成,设想中,是囤积少量巡山队,为第三道防线争取时间的前出哨位。
而第三道才是永备工事,一座由砖石土木构成的寨门,将整个山路堵死。
两侧是悬崖峭壁,想要攻山,就只能把这座寨门彻底摧毁。
范离把画好的工程图交给了刘明亮,这庞大的工程量着实把他吓得不轻。
如果只是盖一些像后山那样的茅草屋,他没有问题。
可是图纸上那么大一座寨门,如果不是城里的城防工匠,根本没那技术去建造这种结构的城门。
“不行吗?”
范离皱眉询问道。
“这肯定不行,城门结构建造只有城防工匠才懂,俺们这些乡下人根本不懂。”
刘明亮没有逞英雄,自己啥水平就是啥水平,没什么好吹的。
这句话可让范离犯难了,没有寨门,整座山的造房工程都没办法实施。
没有防御的山城,只是别人嘴里的肥肉。
所以他得想办法去弄一些城防工匠回来。
可这城防工匠又该上哪去寻找,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去青州找曾知州借?他范离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
那除了青州,还能去哪找?
“叫上王铖,咱们再去一次昌邑!”
范离突然灵光一闪,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好去处。
“昌邑现在那么乱,去那干嘛?”
刘明亮虽然这些日子在忙纸坊的事情。
但他还是听逃到山上的昌邑流民说过。
昌邑城自起义以后,就一直是无政权的状态。
后来山上土匪进城打劫,一连抢了好几天。
老百姓实在遭不住了,就开始往外逃。
往日繁盛非常的昌邑城,如今也只不过是一座人口不足一万的空城而已。
“我要的就是足够乱!”
范离说完这句赶忙出去组织人手了。
昌邑城不乱起来,他还不敢去呢,就因为它乱,所以才要去!
巡山队也恰巧刚回来,范离和王铖说明情况,就去准备别的事情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王铖领着二十名好手就下山去车马棚要车去了。
等范离领着人到了山下,一下子傻眼了。
他明明要的是五辆马车,可王铖勉强才准备出两辆出来。
问其原因,是马都病倒了,也就这两匹还能用。
范离心里那个气啊!把养马的钱三一顿臭骂,留下一句回来收拾你!就赶忙领着大伙出发了。
只有两辆马车,大伙只能徒步前往昌邑城。
因为一辆要装粮食,另一辆要装钱财,没地方给他们坐。
范离也不例外,跟着大伙一起赶路。
几十里地的距离,他们走了一天才到昌邑城下。
范离抬眼望去,如今昌邑城破败不堪,城门大开着无人把守。
既然没人管,他们进城时也顺利的很,只是城中那残破的景象,看的众人还以为来错了地方。
直到遇到路上还有几个有气无力行走的路人,他们才敢肯定,城里还有人活着。
一行人来到已经空无一人的县衙,将一张招聘启事贴在了县衙告示栏处。
待一切做完,几个人就蹲在那等,等着人才上门。
“虎子,这能行吗?”
等了一早上,王铖开始不耐烦了。
这道上好一会才蹦出一个人来,就这真能招到人?
“咱就是来撞大运的,撞上了最好,撞不上咱也不吃亏不是?”
范离本来也没抱啥太大希望,他就是想来昌邑走走。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去潍州城看看呢。
这次出来,一个是为了人才,第二个就是想看看当下局势。
而且他已经看到了,昌邑如此重要的一个县,自从起义后,潍州府的金军居然迟迟不予理会。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金军不是兵力不足,就是被牵制住了,根本没有能力来管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