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70章 夹着尾巴做人
    “孩儿谨记!”

    “第二,保家族重于保虚名,一个家族要向源远流长,经久不衰,需要的不是一个人多么位极人臣,立下多少战功;需要的则是一代又一代的相传,咱们家就是这样,从曾祖父到现在,四士,均是三公,才有了如今的杨家!”

    “而你虽然说现在只是一个太子府主簿,但明眼人都知道,未来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太子在蜀国的储君地位非常稳定,无人可以撼动,而等到太子登基之后,按照以往的经验,你们这些太子府属官一个个都会升迁。”

    “最次应该也是个九部侍郎,是手里握有实权的中央官吏!甚至以咱们的家世,直接就算九部尚书也不一定。而且你今年才不到三十岁,还年轻,再过十年,也应该能进入尚书台,担任尚书令。再过十年,就要位列三公了……”

    杨彪说完后,看着儿子的反应,立刻泼冷水:“修儿,你可别高兴的太早,为父刚才说的是理想状态下,你应该也是要位列三公的。但是,现在为父要告诉你的是,保整个杨家要比你一个人的虚名更重要!”

    “你日后哪怕没有位列三公,甚至都没有在中央朝廷担任,也不要紧。只要能保证我们杨家安稳无虞,度过这个战乱的时代,等到五十年之后,一点一点,还会振兴起来的。因为这个天下,就是世家的天下!”

    杨彪站在现在的角度来说,他这番话也没什么问题,就算是杨修后续被贬官,一辈子没混入三公,但是不要紧,等到蜀国一统天下立国之后,张富的下一代,蜀国的下一任皇帝,还是会重用读书人,重用世家。

    这个道理也很浅显易懂,乱世靠武力、靠刀剑打天下,但是太平世界可就需要读书人来打造省事了。

    杨彪可以说没白活七十年,他很敏锐洞察出张富这辈子是马上皇帝,本来就极其痛恨世家,就算日后一统天下,他可能也不会向世家屈服。但是张富终究只是一个人,他的后代,蜀国的下一任皇帝,就一定会向世家屈服的!

    你问杨彪为什么这么笃定?因为历朝历代的发展规律就是如此,西汉就是这样,东汉更是这样。若是杨彪也有上帝视角,他能发现,封建三千年都是这样,属于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是杨修听完此话,嘴角有些波动,可以看出来他内心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杨彪让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放弃他个人的名声,他还是觉得不太能接受。

    知子莫若父,杨彪也看出来儿子的不愿意,他立刻说出一句很扎心的话:“修儿啊,恕我直言,以你现在的表现,你日后也很大概率就如我说的这样,在我死后,在太子继位后,会渐渐失势,甚至到偏僻的地方为官。”

    “你也别不信,你仔细想想,太子现在是否有将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没有,你在他心里,更多就是一个打杂的,甚至,都不如冯保!”

    杨修顶嘴:“父亲,照你这样说,就算我不去争,不去抢,太子就会改善看法吗?他还不是一样会冷落我,我们杨家岂不是一样会落寞?”

    “修儿啊,你还是没听懂我的意思。我交给你的是保命之法!你若去争,去抢,极大概率会触犯到太子的逆鳞,到时候,可不是不重用你这么简单了,甚至你都会有杀身之祸!等到你死后,我们杨家岂不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我才说,保整个家族重于保你个人的虚名啊!”

    杨修久久无语,他思索了许久,才叩头道:“孩儿谨记……”

    杨彪喝了口水:“这个第三,第三也是最难的。若说前两个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要你戒骄戒躁,夹着尾巴收敛一点脾性就很容易做到,但是这第三点,就跟你没太大关系,不是你我想做就能做到的!”

    “还请父亲明示!”

    “这第三啊,就是尽可能往上攀关系!和皇室结为正儿八经的儿女亲家,将我们杨家的命运和蜀国皇室的命运紧紧绑定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像吴懿一样,吴家跟我们比起来什么也不是,但是有一个太子妃,又有一个皇太孙,人家现在的地位异常稳固,甚至吴懿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做,就能保证家族繁荣昌盛!”

    “父亲,您的意思是?去和太子许下后代婚约?”

    “没错,嚣儿今年刚才一岁,而太子去年也由太子妃产下一女,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着这小丫头没有下嫁出去,咱们就要主动出击,主动去提及这件事情,实则抢占先机。”

    (杨嚣——杨修之子,杨彪之孙,时年一岁。历史上确有此人,杨修死之时没有牵连家人,到西晋时期,杨家依然名声显赫,杨嚣也深受重用……当然,咱也不知道杨家咋给长孙起了一个这样‘嚣张’的名字!)

    “若待太子登基后其女必然成为公主,求亲者必众且难措手。所以,咱们要趁公主现在婴儿时期就赶紧定下婚约,既显得我们杨家力挺太子的诚意、又能避免未来和诸多文武大臣竞争。”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