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这个世界,中二有错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江明,你快跑啊,快跑!
    听过一个故事吗?

    话说,有那么一个小村子,以前村里人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忽然有一天,一队卫生宣传员来到这里,说,国家颁布了新的政策,需要对村里人进行常见疾病和重大疾病的科普。

    之前的村民愚昧,对于生病这种事要么是硬抗,要么就求神,科普过后,人人对于生病吃药都有了一定的认知。

    然而,半年之后,这个村的村民其中有一大半的居民患上了之前科普过的重大疾病,而没有科普过的疾病,他们一个人都没有患上。

    或许以前也有这种疾病,也许没有,但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科普过后,村民获得了这些重大疾病的认知,所以他们才患上了这些病。

    江明打了个哈欠,“我觉得你在胡扯。”

    钟涛扭了扭屁股,坐在床边是有点不舒服,“你不信啊,那我再说一个有点根据的。”

    “1946年,那个着名的可能有些虚构的America加州监狱试验,知道吗?”

    江明闭着眼睛摇摇头,有点无奈,想跑出去,但还是忍耐下来。

    “不知道。”

    “话说,1946年,在America加州监狱内,科学家找了一名死刑犯,告诉他将在他身上做一项生理实验,就是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个口子,然后看他身上的血一滴一滴地流光的生理反应。

    然后他们把死刑犯绑在实验台上,蒙上眼睛,然后用一块很薄的冰块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同时在他的手腕上放置了一个吊瓶,吊瓶里的水温跟人体血液的温度差不多,吊瓶管子的一端,放在这个战俘的手腕上方,于是水就从他的手腕慢慢地流下来。

    在他的下方,科学家放了一个铁桶,当这个战俘听着“滴答”、“滴答”的水声的时候,让他以为自己在往外流血。一个小时后,科学家打开密室,发现他已经死在了座椅上。”

    “事后科学家对他身体的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发现囚犯身体的所有反应居然与大量失血的症状一样,死因是器官失血衰竭!”

    “感觉更胡扯了,这又说明了什么?”江明有点怀念黄老师了,上次他来的时候说,下次如果过来,肯定给自己带点好吃的。

    “人的认知是会欺骗自己的。”钟涛站在床上,双手张开,面向江明,“你我都是被蒙上了眼睛的死囚犯,只能“看到”别人给你“看到”的东西,然而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其他东西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规则,但是,在你如今的认知中,他们并不存在。……”

    “好了好了,这个试验我知道,但是据说是个网络试验,虚构的!”

    “呃……”钟涛有些尴尬地重新坐下来,“这个还不行吗?”

    “不行不行!”

    “那我再说一个,有真实依据的试验好了。”

    “哟,有真实依据啊?说说看!”

    “这个实验是非常知名的心理学安慰剂效应实验。”钟涛在床边垂下双腿,不自觉地踢来踢去,像个小孩子。

    “心理安慰剂效应试验?”

    “1955年,毕阙博士 (Henry K. Beecher)公开了一项震惊医学界的“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给予参与实验的病人完全没有治疗效果的“假药”,同时告知病人,他们服用的是具有某种治疗功效的药品。”

    “这个博士肯定是个坏家伙!”江明咧咧嘴。

    “然而,结果显示,参与实验的病人得到了与真药一致、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也就意味着,参与实验的病人,对于“假药”的心理期待,引发了真实的治疗效果。”

    “这个也很扯淡。”江明感觉快演不下去了,这个钟涛今天怎么老说一些这么扯淡的东西,脑子不正常的人都这样?

    “而这个试验灵感来源于毕阙博士真实经历,据说毕阙博士曾是一位二战期间的战场麻醉师。在一次战斗中,镇痛剂用完了。当一位伤兵哭喊着要镇痛剂时,万般无奈的护士只要给他注射了生理盐水,但口头上却告诉他,这是强效镇痛剂,但让毕阙震惊的是,注射完盐水,伤兵居然真的停止了哀嚎,止住了疼痛。”

    “咦,你这说的有点意思了。”江明忽然觉得钟涛说了这么多,也不全是胡诌的,这个安慰剂效应听上去挺像真的。

    “你知道我想说的是什么,对吧?”钟涛说完之后,目光灼灼地盯着江明的眼睛,想要从他的眼睛里看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我还真不知道,你能不能说得再明白点?”江明感觉自己确实跟不上这位病人的脑回路。

    “很简单,摘掉你的眼罩,看清这个世界吧!”钟涛声音幽深,仿佛从天边传到江明的耳朵里。

    “什么?”江明一个激灵,摘掉了自己的冲田总悟的同款伊丽莎白眼罩,转头看向已经下床的钟涛,“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快跑呀,我要追你了,追到你,你就嘿嘿嘿……”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