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开局娶妻陈雪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齐老哽咽
    3

    “慧兰,我想再澄清一遍,我对易钟海没有任何恶意。

    这次的考核,我也不会担任监督者。”他的语气中略显不悦。

    秦淮茹见状连忙劝说:

    “婶子,你先起来吧,我和建国哥非常了解他,并非斤斤计较之人,绝不会为难师傅易的。”

    尽管李慧兰没有得到期待的答复,也不敢继续跪着,害怕再次让李建国不快。

    过去半年,李建国的行为影响明显,院落间无人不知其决定性。

    如若一直跪下去,恐怕会有意无意给易钟海找麻烦。

    因此,由秦淮茹挽扶起身:

    “淮茹,我和老易来到城中有你和建国兄的照顾。

    虽近日有些纷争,但我们本乡本土邻居情深意厚,你能不能帮我说说建国大哥,缓和关系?”

    面对李建国求助的眼神,秦淮茹犹豫:“婶儿,我会试着帮你。

    但是你也要相信,建国并非小肚鸡肠。”

    口是心非,即使说着”我相信”

    ,她内心并不完全相信,但又能如何?毕竟有些事,她也无能为力。

    李建国冷酷无情,即便是对年迈的老太太犯错误也要坚持己见,那身为李慧兰,又怎会有能力让他动摇?

    此刻,她只能指望秦淮茹的话语有用,请求她的帮助劝说李建国。

    李慧兰走后,秦淮茹缓缓走近。

    李建国没好气地回应道:“我说过不会对他打击报复,但也绝不会出手帮忙。

    不用你再劝我。”

    秦淮茹轻笑出声,打趣道:“建国哥,你当我是分辨不清亲疏的人吗?老实讲,如果不是看他可怜,我也想劝你对易钟海使绊子呢。”

    这句话倒是大大出乎李建国的意料,心情因李慧兰的搅扰而稍有好转。

    时光荏苒,元宵已过,许大茂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对师父道:“师傅,建军叔写了信询问我今年要不要回去。

    你看,我要如何回复才好呢?”

    许大茂伶俐善言,讨人喜欢。

    他实则是借此询问李建国有何打算。

    最近李建国也在思索许大茂的事情,此刻听到这话回答道:

    “大茂,我希望你能进入农科所学习农作知识,你觉得如何?”

    许大茂默不做声,试探着问:“师父,我是否可以申请进粮食局?”

    上一周,李建国正式成为钳工七车间主任,地位已然不同,结交了些能用得上的人脉。

    若是真想为许大茂谋取粮食局的位置,只需花费些钱财就能打通关节。

    对李建国来说,这笔费用不算什么大问题。

    然而,粮食局主要是管理及服务岗位,带给李建国的经验价值有限;相对的,农科所有利于研究如种子、化肥及各类耕种技术等前沿知识,还有被誉为奇迹的杂交水稻也出自其中。

    李建国本身对于农业毫不在行,原本才建议许大茂进粮食局。

    但现在清楚粮食局的工作内容后,他认为这并不能促进许大茂的成长和发挥。

    “大茂,虽然粮食局环境舒适,但提升有限。

    而农科所能给予你的广阔空间与成长机会才是你需要的。”

    李建国耐心引导道。

    但许大茂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师傅,我二爷爷他们在收稻谷时常受粮食局人员刁难,我只想在那里当个小头头,来帮帮他们。”

    李建国对于许大茂的想法感到欣慰,至少他并非为了个人享受去选粮食局,而是出于想要帮助亲人的心,表现了许大茂的仗义。

    然而李建国认为去粮食局过于浪费时间,不如留在农科所更有前景。”大茂,真正要帮助徐家疃,反而应在粮食局发展。”

    “为何这么说?”

    许大茂疑惑不解。

    李建国解释道:“农科所的研究能帮助庄稼人提高产量。

    同样是一亩土地,即使以最好的品质计算,五百斤也只会换来区区几分钱。”

    “若能达到一亩千斤产量,就算低价卖掉也能比现在赚得多。

    为了帮你二叔他们,要么成为粮食局的负责人,或幸运地在城东分到职务,但这都比我在钢厂找关系要困难。”

    他提议:“我可请采购部门的人直接到他们村收买粮食,仅是缴纳公粮部分可能也会遭受盘剥,但总的来说值不了多少钱。”

    说到底,像缴纳公粮般强制性地与粮食局发生联系,与通过农科所进行更有实际效益的研发完全不同。

    而除了向粮站交的那份义务,剩下的就像是商业保险,您可以卖给A,也可以卖给B,看谁能给出更高的价。

    现在的交通状况艰难,粮站在田头收粮的情况很少见,大多数村子的粮食最终都会流向粮站,这也正是粮站敢于肆意对待庄稼人的根本原因。

    听完李建国的话后,许大茂这才宽慰下来,微笑着说:“师傅您果然心思周到。

    假如能让他们钢厂来收粮,二叔他们的村庄就可以不再惧怕粮站,我进出农研所和粮站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