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证道:山河万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魂归故里
    与段凰郡主一同回京的,还有一封北地大捷的捷报。

    “……死伤不足百人,杀敌两千……”

    以不足百人的伤亡代价,换了突厥一千个人头。

    “我回京途中,北地千里加急送到我手中的,”段凰郡主坐在廊下,吃着井水沁过的桃子,“你这宅子不错。”

    顾北柠如今做了官领了差事,不好继续住在东阳侯府的内院,便挑了处三进的宅子搬了出来。

    宅子是虎威将军府一家离京前送的,瓦舍修缮是清荣长公主向工部要了人办的,园子是裴念徽找裴氏家族擅园林造景的子侄建的。

    一应摆设物件,澹台衍送了些,靖安侯府东阳侯府送了些,宫里赏了些,其余勋侯大臣跟风送了些,连负责打扫伺候的下人小厮都是澹台照送的。

    至于门口的匾额,是中书令王霈贞亲笔写了送过来的。

    “大家心慈,帮我凑了个家出来。”

    “我带回来几匹大宛马,明天让人送到你府上。”

    “那就多谢郡主了。”

    “小事而已,算不得什么。不过,这么大个宅子只你一人住,怕是有些冷清了。”

    “师父与我一起住,与我一同回京的崔家六姑娘崔苓也搬了过来,我们将西院的厢房收拾了出来,若是有入燕京求学但又无处安身的女子,便可在府上暂住。”

    段凰看向顾北柠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欣赏。

    “我听说陛下把女子官学的差事交给你了?”

    “郡主有何想法?”

    “你那官学都教些什么?”

    “诗书礼乐、经义策论,算学医术、奇门遁甲等杂学也教。”顾北柠顿了顿,接着说道,“总之,国子监教什么女子官学便教什么,国子监不教的,女子官学也教。”

    “不习武?”

    “郡主的意思是?”

    “你去过清河郡,自当知道女子军不亚于男儿。”

    “广开女子官学已然招惹非议,若不是仗着陛下和太后的势,早被那些酸儒骂个狗血淋头了,此时开武学,怕是不合时宜。”

    段凰皱紧眉,像是在思量其中厉害,顾北柠塞给她一个沁凉的甜杏,问道:“恰逢太后寿诞,北地又立新功,这样大的喜事,郡主怎么不亲自进宫告知陛下?”

    “有人上赶着讨赏,我又何必抢人功劳,更何况……”

    顾北柠放下手中的捷报:“郡主是觉得这一战有异?”

    “这个时节不该是突厥大举来犯的时候,带兵迎战的将领李泗水,是年前打着换防的由头,被兵部尚书霍宥拓举荐过来的,我见过两次,是个只懂纸上谈兵的草包。更何况,即便是贺兰军,也很难打出一百敌两千的战绩。”

    “是啊,初夏时节,牧草肥沃,本就是最适合畜牧的时节,突厥怎会在这个时候兴兵打仗?”

    “燕京这些人自是不管这些,眼下三殿下怕是已经领着霍宥拓在宫里讨封赏了。”

    段凰所料不错,澹台境在官员递补继任上吃了大亏,开年以来又处处受阻,尽失圣心,皇后不肯帮他,王霈贞又保持中立,眼下北地这封捷报堪称是他的救命稻草。

    “父皇,北地大捷,乃皇祖母功德庇佑,北地将士上表,愿以此捷报庆贺太后寿诞。”

    “好,好,好啊!”

    北地大捷不仅对澹台境至关重要,对昭仁帝亦是。

    父子二人都需要一场盛大的胜利来冲散头顶的乌云。

    ……

    次日早朝,澹台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一次提及北地大捷。

    “父皇,依儿臣愚见,当大行封赏以慰边关将士风霜之苦。”

    “嗯,皇儿所言极是,那便……”

    “陛下,”段凰出列打断了昭仁帝,“将士镇守边关保家卫国,乃分内之职,即便马革裹尸亦无怨无悔,只可怜家中父母妻儿,连最后一面也无法得见。”

    昭仁帝审视着段凰的神情,面露不虞:“你的意思是?”

    “请陛下开恩,将尸首运回燕京,让战死沙场的将士得以入土为安。”

    段凰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刚刚回到燕京的王誉徵上前道:“陛下三思,漠北与燕京相距遥遥,耗费如此大的人力财力只为运送尸首回京,怕是不妥。”

    “大人的意思是,我北地将领不配朝廷体恤厚待吗?陛下一向仁厚,大人说出这样的话,怕是会令北地将士寒心啊。”

    “臣并无此意,郡主莫要曲解的意思。”

    段凰不理会他焦急的神色,只继续向昭仁帝施压:“请陛下施恩,允许阵亡将士魂归故里。”

    昭仁帝脸色愈发难看,很明显,他不想同意段凰的请求,但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在保全他仁君的名头的前提下,否决段凰的提议。

    澹台境站出来说道:“父皇,路途遥遥,天气炎热,战死将士的尸首如果因此损坏,有损陛下拳拳之心,不若就地火葬,将骨灰运送回燕京安葬。”

    “皇儿所言极是,那便……”

    “陛下!三皇子所言不妥。”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