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王朝更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楚王陈胜亡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章邯军推进到陈县,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击溃了驻防在陈胜正面的伍徐。

    随后,激烈的战斗发生了。战斗对于秦军来说应该并不是很困难,因为张楚方面的将士们似乎已经寒心了。

    这一战,那位曾献计陈涉的柱国房君战死了。陈胜很想有一场短暂的歇息,但是在章邯的眼里,与帝国的叛逆之间,唯有我胜他败、他死我活而已。

    紧接着,章邯率军进攻在陈西城防御的大将张贺。陈胜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他想要找回几个月来被他丢失的那股劲儿,他想回到几个月前的自己。

    决心已定的陈胜便亲自出城督战。但结局已定,不可更改。秦军大破张楚军,张贺战殁。不得已,陈胜逃到了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因为在郯城还有秦嘉的一支军队,也许到了那里,他就会安全了。可是就在他回到下城父(今安徽省涡阳东南)的时候,叛变的事情再次发生在他的身上。只不过,这一次,要的是他的命。

    然陈胜行至汝阴,又有败兵逃回,称朱房、梁武降了章邯,被枭首示众……

    陈胜命庄贾还道陈县,再作后图。陈胜一来心情不好,二来害怕秦军追上,不时地催庄贾快行,甚而厉声呵斥,骂不绝口。

    那庄贾本来就是一个势利小人,狗眼看人,见楚王失势,已不如先前那么恭顺,见他骂得厉害,少不得反唇相讥,二人越闹越僵,乘胜下车大便之机,庄贾掣剑在手,悄无声息地朝他后心捅去。复又枭了其首,遣人往投秦营……”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的车夫庄贾杀害了他,向章邯投降。也许在陈胜弥留之际,他会想到当初耕田时自己壮志凌云的那一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再次回忆那个时候的大泽乡。他也会思考自己称王后的一切做法,猜忌、自私、昏庸,这一切淹没了他的理智和壮志。他也许会后悔自己对那些来投奔自己的同乡所做的事,后悔自己任用奸佞以致上下离心。那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此已经成为过去。

    陈胜称王共六个月,虽然他失败了,但他是第一个敢于反抗的人,而且是他所派遣的王侯们最终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

    他,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反抗者。在秦末这个历史风口上,他注定是第一个英雄人物,同时也是第一个悲剧英雄。

    数日后听闻此消息的刘邦扼腕长叹道:“可惜,堂堂一个楚王,振臂一呼,举国响应,何其伟大也哉!想不到竟为一个车夫所害!”

    他唏嘘良久,问道:“楚王死得如此之惨,他的属下难道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复仇吗?”

    “有。”

    “谁?”

    “吕臣。”

    “吕臣是干什么的?”

    “吕臣是大泽乡的元勋之一,张楚国立,被楚王封为中涓,因母丧在家守孝,闻楚王被杀,星夜驰奔陈县,收集楚王旧部,得一万余人,诛杀了庄贾,将楚王葬于砀山。”

    刘邦起身说道:“好,我这就向吕臣借兵去。”

    卢绾摇手道:“不可,不可。听说吕臣已为章邯所败,引兵东去了。”

    刘邦又颓然坐了下去。

    “哎,这样行不行?我将人马暂驻百善,你再辛苦一趟,探一探吕臣现在何处,再定行止。”

    卢绾道:“什么辛苦不辛苦?只要三哥所言,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要闯,何来‘辛苦’二字?我这会儿就走。”

    说得刘邦心里热乎乎的,一把拉住卢绾:“兄弟,别急,三哥陪你喝几杯,既是洗尘,也是饯行。”

    卢绾道:“好,我听三哥的。”

    二人你一杯,我一杯,直喝到鼓打二更,卢绾方起身告别。也不过二十几日,卢绾去而复归,一进门便大声说道:“好消息,好消息,吕臣又克陈县。”

    刘邦喜道:“他不是东去了吗?怎么又折了回来?”

    “他遇到了一位贵人。”

    “何人?”

    “黥布。”

    “黥布!”刘邦若有所思

    “百家姓中,从未听说还有姓黥的?”

    卢绾道:“其实,黥布不姓黥。”

    刘邦道:“姓什么?”

    “姓英,叫英布。”

    “姓英不是很好嘛,为什么要改姓黥?黥者,刑罚名也。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谓之黥,多不吉利呀!”

    卢绾道:“黥字对别人或许不吉利,但对于英布来说,却是吉祥得很!”

    刘邦摇首说道:“你这话把我给说糊涂了。”

    卢绾道:“您别急,您听我给您一说,您便明白了。”

    说毕,便把英布来历娓娓道了出来。英布系六县人氏,身长八尺有余,方口龙眉,狮目虎鼻,少时遇一相士,谛视布面,许久方道:“相倒是一副贵相,只是必受黥刑,方可得贵,贵为王。”

    布半信半疑,唯恐他日受黥,特改称黥布,谋为厌解,偏偏厌解无效。过了三载,英布酗酒伤人,被秦吏捉入狱中,处以黥刑,并发配骊山做工。布一出狱门,便朗声大笑,弄得秦吏莫名其妙。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