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以庆祝了,从首回合落后再到主场被伍尔维奇率先进球将比分拉开到两个球的差距。
马德里国王的队员们在场上承受着莫大的压力,这股压力一直伴随着他们,使得他们的情绪无从抒发。
比分落后的局面一直维持到比赛接近80分钟。
这种压抑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彻底反弹释放出来。
每一个人都在兴奋的狂奔,像是在庆祝胜利一样庆祝这扳平比分的进球。
而在短短五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上演梅开二度的切萨雷堪称打出了加盟马德里国王以来的最佳代表作。
意大利人鲜少有背离本土联赛而转去其他联赛效力的。
主要是因为意大利人对家庭和家乡的情感联结相当之重。
就比如法布里奇曾经面对如日中天的欧陆霸主拜恩慕尼黑上亿欧元,千万年薪的转会邀约无动于衷,一心留在费伦茨。
这个时代主流的意大利天才球星们,大部分都是选择了留在本土的豪门或者家乡球队之中。
而切萨雷作为皮埃蒙特的青训太子,决定出走意甲来到马德里国王,是要背负了来自都灵当地乃至整个意大利的深厚骂名。
许多人都觉得他是背叛了皮埃蒙特,背叛了自己的家乡。
这点恐怕中国的球迷很难理解,但是换个比方,意大利如今的大环境就是如此,本国产业萎靡,人才大规模向外流失。
反应到意甲层面也是如此,意甲如今复兴的苗头几乎完全是依靠青训的产出而带来的,商业化运作这一块完全就是一坨。
因此每一个意大利球星的出走,对于意甲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切萨雷加盟马德里国王以来,不光要面对来自意大利同胞和家乡极端球迷的压力,还因为被贝利维尔分担战术权限导致自身定位模糊,半个赛季过去,切萨雷数据还不如刘景翼呢。
这种双向的压力,连同这场比赛长期落后的压力,随着他的两个进球彻底决堤释放。
“Forza!”
身高190,体格宛如一头野熊的切萨雷朝着齐齐呼喊他名字的球迷们慨然大吼,眼角俨然已然被泪花浸湿。
身后队友一拥而上纷纷从后抱住他,拍打他的肩膀。
与马德里国王这边相对的,伍尔维奇那一边则要显得有几分低沉。
队员们纷纷叉腰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此时有什么言语能够抒发此时的情绪。
领先了80分钟被扳平,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讯号。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沉稳了一整局的佩雷斯此时脸上也开始泛起愁色,当即示意队员们保持冷静和专注。
接着给伍尔维奇的队员们发出了坚持防守的讯号。
佩雷斯在这一刻已经决心打加时了,他觉得没必要在马德里国王士气正盛的时候去触其锋芒。
但是一些队员们显然不满意这种做派。
这里面尤其以克里尔·温斯顿坦丁为代表。
他们更期望首回合那种有来有往的较量,明明他们才是占据上风的一头,为什么要在两球领先之后就打得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呢。
对于克里尔这样的进攻球员来说,他非常不满意主教练这种保守苟分的风格,认为这是在平白挫伤自己的士气。
当然了,伍尔维奇只要在继续赢球,这一切矛盾都不是问题,他温斯顿坦丁也完全可以为球队做出牺牲,更大幅度的参与起防守。
但是,如果球队走到淘汰边缘,这种情绪就该在克里尔身上爆发出来了。
重新开球之后,马德里国王果然凭借扳平之后的士气乘胜追击。
而伍尔维奇中间也觅得过几次反击的机会,但是因为佩雷斯保守的要求,导致伍尔维奇在反击中投入的人手并不多。
在带球推进迟迟等不到队友上前接应,在苏郁的缠斗下丢失球权后,克里尔愤怒摊手,咆哮发泄着不满。
这种情形被佩雷斯看在眼里,当即在比赛第89分钟的时候将他换了下去。
克里尔在被换的过程中却表现的异常平静,他没有拖延一秒钟,径直走下场,期间更是无视了接班的队友和主教练佩雷斯。
回到替补席后,克里尔拧开一瓶水没有喝,实在忍不住抱怨一句,“这简直就是扯淡。”
而就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
马德里国王正组织起新一轮的攻势,贝贝托外脚背平抽送出一脚转移球,勒克莱尔接球后,直接过顶球吊传蒙托利尼身后。
阿根廷中卫只有180的身高,防空是他这一侧的主要弱点。
果然,反越位成功的里贝多在防线之后接到了皮球,假意下底,实则内切,连续的晃动摆脱之后,将球塞向伍尔维奇禁区右路的空当之中。
“里贝多,禁区边缘连续的摆脱,球还没有丢……”
“防线有些混乱,禁区里有空当!”
空位之中的蒙卡·法拉利不停球,搓出一脚直奔远端死角而去的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