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宿主红得发黑,系统只会蛐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肖外长
    啤酒屋满是男人。

    没有茶,奚名茗目不斜视点了杯冰水。

    任谁仔细观察,也发现不了顾老总对酒精心存向往。

    俞熙春演技不行,他瞥了眼隔壁桌超大杯的扎啤,恋恋不舍收回视线才点了杯果汁。

    然后……他俩被尖叫声淹没。

    奚名茗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一个男人顶五百只鸭子”,这也忒闹腾。

    顾客们不再看球,而是纷纷涌上前,申请与他们合影留念。

    .

    视频、照片传上社交平台。

    “统帅说到做到,啤酒屋点冰水,主打一个健康。”

    “堂堂开战斗机的统帅,喝点酒怎么了?哦,统帅自己倡导的禁酒?那没事了,那应该的。”

    “笑死,俞大统领明明馋得要死,可他不敢。”

    “亲师兄妹,你说这些。”

    “快别演了,政客都是怪物。两人的矛盾快捂不住盖子,就差搬到台面上了。”

    “统帅嫁给了国家,望众知。”

    “统帅发表过明确倡导,咱们56%的国人不具备分解酒精的因子,极易酒精中毒。这十年因为酗酒,我国男子平均预期寿命从 67.2岁降到59.7岁。”

    “男的寿命短点挺好。”

    “统帅的理念是喝酒可以,得适度适量,且尽量喝低度酒。”

    “坚决抵制酗酒。”

    “戒酒有效降低家庭暴力,当然得支持。”

    “今年的酗酒人数减少约有55%,总算达到了世卫组织标准。”

    “53度烈酒每斤涨价近一倍,谁喝得起?能不达标吗?”

    “呵,就成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构,还是独立的国家部。怎么,男人活该?男人不是国民?男人不该被保护?”

    “众所周知,只有罪犯才会害怕刑法。”

    “你嘴里的全国妇女组织,是争取男女平等和同工同酬;是支持妇女参加ZZ生活和国家决策等等。对你家里老母亲去说,你不配和我拥有同等权利。”

    “怎么,你更喜欢高镇这类和财阀巨头抱团、压榨普通老百姓的软脚虾?”

    “杜林兰岛问题是统帅亲自解决的,放再多血腥画面也没用。”

    “那些人脑子真的没问题吗?他们是想用不适画面激起人们反战。普通人当然的确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所以统帅只把挑起事端的人斩首,这是多么的ZZ正确?”

    “哈哈哈,魔法打败魔法。”

    .

    百姓也许会被一时的阴谋论引导,可国民又不傻。

    非农数据越来越漂亮,就业岗位在增加,通胀得到控制,国民生活肉眼可见在好转。

    国防上,军事力量排名在稳步前进。

    俞熙春和奚名茗的支持率当然居高不下。

    就是两人之间吧,有些微妙。

    可能因为在外人眼里,两人才算彼此唯一的竞争对手吧。

    .

    五年时间,从能源到矿业,从银行到电网……奚名茗逐一解决,收归国有。

    中间闹得当然不好看。

    奚名茗期间有一整年,完全没有出过国门。

    无他,她在国际上口碑割裂得厉害,大多不是好名声。

    好在苏国还有个俞熙春,他在国际上比较受欢迎。

    军火贩子高峰不知是不是和老师达成了某种默契,杜维克当年一到A国,就被高峰运作进顶级大学任教。

    学术上,杜维克的专业毋庸置疑,很快成为终身教授。

    他们如今联手在外发挥影响力,疯狂鼓吹除了俞熙春,无人节制顾明明“独裁”。

    几方形容一种诡异的平衡。

    奚名茗专啃顽疾硬骨头,俞熙春专注搞经济。

    外交?

    肖庚锐,前肖大律师任职外长。

    他与奚名茗存在公开矛盾,是奚名茗铁杆支持者黎向晚亲手送进监狱,最后得到俞熙春“特赦令”才逃脱制裁。

    .

    你得知道,苏国有三个圈子,深受国外尤其是A国影响。

    资本、文娱和法律。

    法律圈属于重灾区。

    A国司法体系,法律人具备很大的操作空间。他们轻易玩弄律法,话语权极大。

    屁股决定立场,利益决定思维。

    奚名茗扼制法律人从前拥有的特权,基本等于成为国内法律人公敌。

    独裁和律法,本身就是对立的两个词。

    这群人拿已把军队打造成铁板一块的奚名茗实在没辙,他们更没丝毫机会插手军工。

    很自然地,这一圈势力自觉围绕在俞熙春和肖庚锐身边。这就导致肖庚锐展开工作,真心就……挺容易。

    尤其A国,曾是曹荣搭档的肖庚锐最受欢迎。

    外人谁知道曹荣是肖庚锐亲手送进去的呢?

    曹荣如今早已认清事实,变得毫无存在感。

    肖庚锐还在A国某次演讲中公开承认性向,表示从年少就有喜欢的人,这么多年一直未变。

    他公开场合落寞承认——因为坚持政见,与爱慕对象至今看不到丝毫可能性。

    因为他喜欢的人,是军人。

    众所周知,苏国军人都魔怔了似的支持“顾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