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混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班师回朝
    听到这声高呼,朝堂中原本欢乐的气氛瞬间一滞,且刚刚才扬眉吐气的那股子气再次被吸了回来,并且重新压在了众人的胸口。

    是啊,幽国虽然已经不足为患,可是北方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武国。

    这武国虽说经济条件不如幽国和武国,但是其强大的武力却是两国中最强大的存在,在正面战场哪怕禹国和幽国联手也需要避其锋芒。

    此番武国更是派出了二十万铁骑,就连并肩王秦轮都没有信心可以挡住此次武国的进攻。

    如今大战在开始不足三日,就已经有战报传来,众人自然是有了不好的预感。

    而高坐在上位的禹皇却是没有臣子们的那种惊慌,反而是皱起了眉。

    关于边关被武国攻破,禹皇已经不再害怕,三日前得到幽国战报的时候,他就已经命人前往北地开始扯走当地百姓,实行坚壁清野

    就算如今边境被武国攻破,有了幽国之后他也有资本何其慢慢周旋。

    让其感到疑惑的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武国此次可是出动了二十万军士,禹国也算是举全国之力进行抵抗,按照两军的实力对比,在加上秦轮的能力,就算是不敌战事也不可能这么快分出结果吧?

    算了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了。

    “传”

    “是”

    不多时大殿中便再次出现一名传令兵。

    “禀告陛下,燕山关八百里加急。”

    “薛襟,念”

    薛襟连忙接过战报,展开念了起来。

    今呈急报于朝堂之上:

    禹国北疆,风云骤变。武国狼子野心,倾巢而出,集二十万铁骑陈于边境,四日前悍然扣关。其以三百架投石车为先锋,铺天盖地之砂石,如暴雨倾盆,先毁我燕山关外之水泥锥防线,致我军守御之基受损。

    投石车火力交织,掩护其步兵蜂拥而上,工程兵架梯强攻,攻势迅猛异常,半日之间,外城竟告陷落,燕山关将士虽拼死抵抗,死伤惨烈,然其志不屈。

    外城既破,敌军长驱直入,直逼内城,城垣岌岌可危。

    外城既破,敌军长驱直入,直逼内城,城垣岌岌可危。

    朝堂之上,大臣们听闻至此,更是神色慌张,有人急得直跺脚,口中喃喃:“这可如何是好,内城若破,国将不国啊!” 众人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幸朝廷援兵火炮及时运抵。李欢将军临危受命,指挥若定,百炮齐鸣,声震天地,敌军瞬间阵脚大乱,溃不成军。

    彼等欲逃窜之际,又遭外城城墙阻隔,禹军将士士气大振,奋勇歼敌,一时间,杀声震天,血流成河,敌酋乌尔术等仓皇逃出外城,率残部于燕山关外十里草原扎营,暂息其焰。

    听到此处,朝堂众人方才长舒一口气,脸上有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之感,相互对视间,眼中还有未散尽的惊惶,但更多的是一丝欣慰,庆幸禹军将士拼死守住了这关键防线。

    此役,禹军成功御敌,杀敌九万有余,力挽狂澜,守住国门。

    然则城外之敌并未退走,是夜,燕山关全体将士不敢有丝毫懈怠,严阵以待,谨防敌军突袭。

    然凌晨时分,关外草原忽闻咆哮之声,仿若凶兽怒嚎,震人心魄。彼时天气晴朗,绝无降雨之象,众人皆惊。幸未几,声响渐消,未酿大祸。当夜,

    武军未敢再犯,直至次日清晨,城下忽现叫门之人,哨兵定睛一看,竟是数日前于扶余关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之津南独立团,众人惊愕之余,欣喜万分。

    此番津南独立团带来惊天喜讯:

    三日前,形势危急,本王念其征战辛劳,特令独立团修整数日,解除军中限制,许其自由返津南。然秦风团长忠勇无双,毅然率部于王上离去后,乘船由海上悄然潜入武国腹地,穿越重重险阻,趁夜突袭。

    彼等寻得十日前奔袭敌后炸毁山崖所截断之乌兰河堰塞湖,果断破之,刹那间,洪水滔天,如怒龙出海,十几万退守乌兰河畔之武军毫无防备,尽皆溺毙,哭号之声响彻夜空。

    敌酋乌尔术亦于混乱中被俘,实乃大功一件。今武国之患已除,乌尔术正被押解回京,武、幽两国威胁一朝解除。

    薛襟的声音还未落下,朝堂之上,刹那间仿若炸开了锅。

    大臣们先是一脸惊讶,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继而转为惊喜,有人忍不住拍手称快,高呼:

    “天佑我禹国啊!”

    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禹皇此时是龙颜大悦,眼中满是兴奋与欣慰之色,原本端坐的身体猛地坐起,头上的冠冕因为其太过激动更是不住摇摆。

    连同冠冕摇摆的还有禹皇的双手,难掩内心的激动。

    此役大捷,全赖禹国上下一心,君臣同德,将士用命。

    其间,津南独立团团长秦风功高盖世。先是,率部两度深入武国境内,首战,破敌五百架投石车,斩断武国东西战线,令其攻城器械匮乏,西线援兵断绝,攻势受挫,为朝廷火炮驰援赢得宝贵时间,方使燕山关得以坚守。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