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漂亮后妈,养崽撩夫巧发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章 机会
    在房间的东北角,远离门边的角落,那位刚才说话的男生正自座位上起身,脸上带着一丝困惑与好奇,他的目光温和却略带探寻,站定之后礼貌地询问:“不好意思,打扰了,请问您是在等人吗?”

    他的声音中带有几分温暖,像是春风拂面,让人感到舒适而不拘束。

    苏艳红轻巧地迈进门槛,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微笑,她简洁明了地回答:“我叫苏艳红,是邬老师介绍来的,说是有一位傅翔飞同学在这里等我。”

    她的语调平和而自信,每个字都清晰而有力,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确定性。

    “我就是傅翔飞。”

    男生微微蹙眉,仿佛在脑海中快速搜寻相关的信息,“嗯,你就是苏艳红同学对吧?”

    他的话音刚落,眉头逐渐舒展,仿佛记忆中的某个片段被成功拼凑起来。

    “没错,正是我,苏艳红。”

    苏艳红的笑容温暖如初春阳光,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下午好,傅翔飞同学。”

    “下午好,苏艳红同学。”

    傅翔飞报以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里含着几分欣赏与友好,“这里地方不大,稍微挤一挤吧,请苏同学往这边挪一步。”

    对于傅翔飞提出的小小要求,苏艳红没有任何犹豫,她轻盈地踏着地板,几步便走到了傅翔飞所指的位置,动作流畅自然,尽显从容。

    “请坐,别客气。需要喝水吗?虽然简陋了些,我这里只有白开水。”

    傅翔飞一边说着,一边做出邀请的手势,眼神中充满了真诚。

    “没关系的,白开水就已经很好了。”

    苏艳红的语气透出一种不拘小节的随和,显然,她并不是一个对物质条件有着过高要求的人。

    随着交谈的深入,傅翔飞对苏艳红的了解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当得知她曾经是报社的通信员,且是作家协会会员时,他的兴趣明显更浓了。

    尽管通讯社对记者和编辑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视,但苏艳红这样一个多才多艺、背景丰富的同学无疑为这个团队增添了新的可能。

    傅翔飞的询问像是打开了回忆的闸门,让苏艳红自然而然地分享起了自己的过往经历,那是一种对文字与新闻工作的热爱与执着的展现。

    她的每一句话都如同细腻的画笔,在傅翔飞心中勾勒出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勤奋不懈的形象。

    在傅翔飞的印象中,苏艳红的出现,起初像是校方派遣来镀金的“贵宾”,毕竟京城大学的大学生通讯社不仅是京城的一块招牌,其影响力更是遍及全国乃至亚洲。

    与高层领导的近距离接触,各类重要活动的独家报道机会,都让通讯社成为不少有志青年提升自我背景的首选之地。

    但作为一个经历过社会磨砺、以推荐生身份进入大学的工农兵学生,傅翔飞并不盲目排斥所谓的“镀金”行为,前提是他能够看到对方的真正实力与潜力。

    苏艳红虽不属于那些可以直接带来外部资源的类型,但她所展现出的才华和潜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更不用说,她背后潜在的人脉资源,对通讯社未来的项目推进或许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基于这些综合考虑,傅翔飞决定给予苏艳红这个机会。

    “苏同学,以你的实力,无论是在编辑组还是记者组,我相信你都能大放异彩。”

    傅翔飞的话语中满是肯定与期待。

    苏艳红闻言,适时提出了自己对职位选择的疑问,显示出她的细心与前瞻性。

    “那么,能否劳烦赵同学简要介绍一下编辑组和记者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呢?”

    她的询问中透露出对通讯社运作机制的兴趣与尊重。

    傅翔飞心中对苏艳红的好感再次升级,她对编辑与记者职责的理解深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新人,这不仅显示了她的专业素养,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敏锐度。

    苏艳红,这位初来乍到就表现得如此成熟稳健的“新秀”,无疑是通讯社急需的干将。

    “编辑组,他们是通讯社的神经中枢,负责与各学院、专业学生会建立紧密联系,及时搜集校园内外的最新资讯。同时,他们也是记者稿件的第一审阅者,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时候还会承担一些特刊的策划和编辑工作,是信息筛选和加工的关键角色。”

    傅翔飞耐心而详尽地解释着。

    “至于记者组,则是我们的前线部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依据通讯社的安排外出采访,捕捉校园乃至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当然,我们也鼓励记者们自主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独立完成报道,这是一种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傅翔飞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通讯社两翼并重、内外兼修模式的自豪。

    苏艳红的内心早有了明确的方向,她渴望在编辑领域深耕细作,利用已有的文学编辑经验,进一步拓展至新闻编辑的未知领地。

    于是,她果断提出了自己的意愿:“我想加入编辑团队,可以吗?”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