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2章 古之恶来典韦
    听得荀攸之言,再看到他身后的文士和壮汉,以及一众小心谨慎的北军五校侍卫,刘表也不禁被勾起了兴致。

    那名文士应该不值得一众北军五校侍卫大动干戈,那么这名壮汉为何会让一众北军五校侍卫这般小心谨慎呢?

    此外荀攸既然敢把他们俩一并带进来,应当也是了解这两人的。

    那名文士应当是与荀攸相识,可这般魁梧彪悍的武夫,着实跟荀攸有些不搭边呀。

    荀攸见得主公刘表饶有兴致,却又略显疑惑的模样,赶忙介绍道。

    “此乃荀某与钟繇的故交好友沛国相师朱建平,至于这位壮士则是主公数次寻访而不得的陈留猛将典韦。”

    听得荀攸介绍,沛国相师朱建平自是恭敬的拜道。

    “沛国相师朱建平,拜见刘公!”

    至于一旁魁梧彪悍的典韦,更是感激涕零的躬身拜道。

    “蒙刘公替典某赎罪,又留下重金照料我的妻儿,此番来投万望刘公不弃!”

    没想到面前这名文士,竟然是沛国相师朱建平。

    刘表对他还是颇有些印象的,毕竟历史上的沛国相师朱建平,就以相面灵验而着称,此外他还是荀攸、钟繇的至交好友。

    他曾经精确的预言了曹丕、曹彪、夏侯威、应璩等人的劫难,而且无一不灵验。

    此外朱建平给荀攸、钟繇相面之时,曾预言钟繇虽然年长于荀攸,但荀攸的后事却要托付于钟繇,结果荀攸果然逝世于钟繇之前。

    待钟繇处理荀攸后事之时,就曾夸赞战国唐举以及秦汉时期的许负,都比不上朱建平的本领。

    当然在三国时期,还有一名传奇相师,那就是平原郡的相师管辂(lù),他们二人被人们并称为“朱”、“管”。

    至于一旁高大魁梧的壮汉,竟然是刘表心心念念的典韦,刘表心中就更是欣喜万分了。

    毕竟典韦可是能力敌吕布的存在,更不是他三番五次救曹操于危难,哪还有后来的曹魏呀。

    只是可惜曹操好人妻的毛病没能改得了,非要去勾搭张绣的婶婶邹氏,结果气得张绣怒而反叛,这才使得典韦这等绝世猛将,落得个力战而亡的悲惨结局。

    现今数次寻访都没找到的典韦,竟然自己跑到南郡江陵来投效自己了,刘表又怎能不欣喜万分呢。

    既然一个是荀攸好友沛国相师朱建平,另一个则是侠肝义胆、誓死护主的典韦,刘表欣喜的扶起朱建平之后,又开怀的扶起典韦。

    “能得典壮士投效,刘某之幸也!”

    扶起朱建平、典韦二人之后,刘表又对一众紧张的北军五校侍卫说道。

    “他们二人都是忠义之人,尔等无需担忧本州牧安危,且退下吧。”

    待一众北军五校侍卫躬身退到院外值守,刘表细问一番之后,方才知晓一众北军五校侍卫紧张的缘由。

    原来方才荀攸领朱建平、典韦二人到得院外之时,手握双铁戟的典韦,便被一众北军五校侍卫给拦了下来。

    典韦有些不情不愿的交了兵刃,但一众侍卫还是不放心面相凶恶的他,这才跟了一群人进来护卫主公刘表的安危。

    听得这等趣事,刘表倒是微微一笑,随后却是看向沛国相师朱建平。

    “不知朱相师南来,是为何事?”

    听得刘表问询,朱建平倒是颇为郑重而又严肃的拱手拜道。

    “三月初,朱某见得星象异动,大汉气运溃散,是故慌忙赶到京师洛阳。”

    “彼时大汉气运已经溃散四成,其中一成落于益州、一成落于幽州,而剩下两成则落于荆州。”

    “此外朱某还瞧得洛阳南北两宫,有淡淡的血气弥漫,短则一载半载,长则不超过两年,京师洛阳必有大的动乱发生。”

    “此外朱某还听得留守高平侯府的钟繇,讲述废史立牧以及宗室外任地方州牧之事,这才特地赶来荆州拜见刘公。今日见得刘表面容,果然是贵不可言。”

    “眼下大汉即将陷入大乱,刘公雄踞荆州又有气运加身,未来必成一番王侯霸业,朱某在此恭贺刘公了。”

    听得朱建平之言,刘表不禁眉头一皱。

    历史上益州牧刘焉,便是听得侍中董扶讲述,益州分野有天子气,这才选择改任益州牧。

    而幽州牧刘虞也确实有被袁绍等人,拥立为皇帝的情况,只是被刘虞严词拒绝了而已。

    那么荆州是否也有天子气,亦或大汉气运的存在呢?

    刘表对此,倒是并不怎么在意。

    只是朱建平竟然能预言,未来将要发生的京师动乱,刘表不禁高看了他几眼。

    毕竟皇帝刘宏明年四月便将身死,可不就剩下不到一年时光了么。

    而外戚何进召外兵入京,随后便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可不就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了么。

    对于朱建平让自己坐观天下大乱,再从中渔利乃至成就一番王侯霸业,刘表却是微微摇头道。

    “王侯非我意,但愿天下平。刘某只盼能匡扶汉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