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抄书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黑面捕头、周闲和尚、十三族叔、寻山道长
“一百两!” 李家村的年轻后生眼睛圆睁,叫道:“道长莫不是跟我说笑!” “你看贫道笑了吗?” 方休盯他一眼,把后生看得寒毛一竖。 他一时心生不安,愈发觉着眼前骑牛道士跟村里杀人的妖魔脱不了干系。 出村只有这一条路,若是翻山越岭,荒野难行不说,耽搁工夫误了事情更是要命。 后生犹豫片刻,扭头跑回村子。 不一会儿,他便领着村长及一村老少,浩浩汤汤涌到山路上来。 一帮人七嘴八舌,指着方休议论纷纷。 为首的村长好话说尽,又把县衙跟都供府抬出来,可不管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休只是不放行。 到最后,反而是方休听得不耐,只轻哼一声:“少上一厘,休走此路。” 便自闭目入定,不再理会。 有那脾气暴躁的健壮村民再看不下去,骂骂咧咧地上前,伸手去牵野牛。 嗖—— 路旁一块碎石如箭射来,直接磕在他脑门上,砸得头破血流,当即摔倒在地,昏死过去。 “道士杀人啦!” “快跑!” 一阵鸡飞狗跳。 而方休一动不动,理也不理。 好一番热闹完,最后是村长安抚住一干村民,百般无奈之下,只能从家中取来一百两银子。 方休接过铮亮的银锭,别有意味地盯着那衣着得体的村长道:“这穷乡僻壤的荒山野地,村长倒是富裕。” 村长面露尴尬,只能赔笑。 方休却也不多说什么,接过银两便驾着野牛让开道路。 跑腿的还是那后生,只是临行前被村长拉到远处,贴着耳朵轻声嘱咐几句,才让他去报官。 一去一回。 到午后时分,才远远看见一队官差沿着山路而来。 领头的是一个浓眉阔目的黑面捕头,以及一位年轻白净的黄袍僧侣。 “来了,来了!” “是庆宝寺的周闲大师,我前岁去庆宝寺求子见过他!” 见着官府与都供府来人,村民们如获大赦,长出一口气。 唯有村长面色诡异,闷闷不语。 黑面捕头与周闲和尚已经听闻妖魔杀人以及骑牛道士拦路之事,行到近处便先询问方休来历。 方休如实相告。 “方观主?” 周闲和尚听得眼皮微微一睁,拱手道:“久闻大名。” 一干村民神色惊讶,黑面捕头面露疑惑,连方休也好奇问道:“大师认得我?” “方观主当前,不敢称大师。” 周闲先客气一句,才笑道:“小僧恩师,也就是本县山监,庆宝寺悟谷住持,曾与如今住持燕京广林寺的悟真大师,一同在洛阳白马寺修行。自悟真大师去燕京传法后,也常有书信往来,是以贫僧听闻过方观主佛……佛学深厚之名。” 佛子这名头,周闲并不大信。 几句客套完,黑面捕头问道:“李家村中出了妖魔杀人,方观主可知道是什么情形?” 方休干脆摇头:“不知道。” 黑面捕头眉头一紧,又问道:“方观主可有发现什么线索?” 方休淡淡道:“此地乃洛阳都供司辖下,我是京师都供司之人,不合插手。” 这话虽然无情,却也挑不出错开。 但黑面捕头办案多年,经验老到,心思细腻,自然不会轻易把方休出现在此处当作偶然。他思虑片刻,接着道:“有小李村的村民报案,说方观主在此处设卡拦路,劫财……” “非也。” 方休打断他,缓缓道:“此地百姓遇害我不好管,但京师百姓遇害我却要管。昨夜我在附近荒庙落脚,有一女鬼在庙前哭诉,她自称燕京人士,被拐子卖入这李家村,受尽折磨含冤而死……” 他话音未落,一干村民已经发出连声惊呼。 “呀!三婶家的媳妇,就是燕京来的!” “昨夜也死了!” “难道就是她化成厉鬼来报仇了?” 众人正惶恐,村长斥道:“你们胡言乱语什么!三婶家两个儿子根本没有婚娶,哪来媳妇?” “啊,对,对!” 村民们赶紧闭嘴。 方休扫他们一眼,也不拆穿,只转过头来继续道:“我封路是为了不让李家村之人外出,免得县衙来人调查此案时,案犯走脱。” 黑面捕头与周闲和尚互视一眼,各自心中有数。 这案情,只怕就是村民们所说。 黑面捕头想了想,开口道:“方观主,查案乃是县衙之事,可你拦路……” 方休打断道:“不用客气。” 黑面捕头一愣。 我这是在谢你吗? 他干巴巴笑一声,也不敢跟一位观主较真,尤其还是住持燕京丛林的观主。 “既然如此,我一定查明此案,还那蒙冤而死的燕京百姓一个公道。” 黑面捕头拱拱手,又朝边上庆宝寺的和尚道:“查案是我职责所在,但那苦主若已经化成鬼身,还要周闲大师来妥善处置。” 周闲不动神色地点点头,心中却是一动。 涉及鬼怪之事,确实归都供府管——可方休与他分属两地山林,只怕寻到那女鬼后,该交谁来处置,还是一个难题。 “有劳捕头。” 方休客气一句,便让开道路。 正此时,忽听山间传来一声长啸。 远目望去,便见来路上,一道身影纵跃而来,及到近处,才看清是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汉子。 “且慢!” 声音落下时,他人也已经掠过山路,落到众人身前。 还有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紧随其后,驾风而至。 见着这二人到来,李家村的村长长出一口气,唤道:“十三叔。” 一干村民也在他身后恭敬行礼,口呼族叔。 “寻山道长。” 周闲和尚则对那老道士合十唤道。 寻山道长一脸高深地点点头,没应话,而那十三叔却是神色不善地扫视一眼在场众人,最后目光落到村长身上,开口斥道:“蠢货,谁让你报官!” 这般不给面子,村长心中气愤却又不敢发作,也担忧自己真个闯祸,一时满脸尴尬,说不出话。 “李十三,你这是何意?” 黑面捕头神色不悦,开口道:“这里头四条人命,怎能瞒案不报?” 十三叔对黑面捕头一笑,拱手道:“捕头何出此言?案子当然要报,只不过这案子出在李家村地界,自然是我李家宗祠先行处理,再上报给县衙。否则事事都要县衙派人,只怕再给县衙两倍的人手,也操持不了一县之事。”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