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悟性逆天,开局上交可控核聚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0章 质疑的声音
    夜深人静时,陆峰独自一人走到指挥中心的观景窗前,凝视着那无尽星海。

    星光璀璨,但在那背后,是未知的敌人正逐步逼近。他的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责任、焦虑、孤独,还有对未来的深切担忧。

    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意志与智慧的较量。作为总指挥,

    他必须成为全员的精神支柱,展现出无比的坚韧与冷静。

    几日后,在一次高层战略会议中,陆峰提出了一套“多维融合防御策略”方案,

    强调在提升物质防御的同时,深化精神武装与技术的结合,推动全银河联军的战术革新。

    他的方案获得部分支持,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面对质疑和挑战,陆峰坚定地回应:“我们必须接受现实的残酷,拥抱变革,

    只有融合才能生存。拒绝改变,就意味着被敌人吞噬。”

    这场战略抉择,将决定蓝星未来的命运,也将锻造陆峰真正的领导力与智慧。

    …………

    陆峰站在银河防卫最高指挥席上,双眼紧锁在眼前的多维全息沙盘上。

    那是一幅复杂到近乎无法解读的战局模拟图,星团、舰队、能量流、未知结构体、

    精神裂缝与物质扭曲同屏闪烁——这不是过去熟悉的战场,而是一场人类从未设想过的维度战争。

    敌人已经改变了攻击方式,从精神领域的渗透转为实打实的物质压制。

    他们派遣的是被命名为“深渊收割者”的超高维文明,其主力舰群以物理规律扭曲、

    引力塌缩装置、粒子级连锁毁灭武器为攻击核心,几乎摧毁了蓝星设下的所有前线防线。

    陆峰必须应对,不只是前线,也包括后方,甚至包括整个银河联军逐渐动摇的信心。

    一、战略裂变的前夜

    蓝星高层会议上,质疑如潮水般涌来——

    “防御失效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精神武装系统在物质战场上无能为力!”

    “银河协约是否真的能继续存在?各大文明开始私自撤军,我们必须考虑最坏局面。”

    “陆峰将军,请问,你的‘精神-物质融合战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落地?”

    陆峰沉默不语。他知道自己背负着太多人的期望,也知道现在并非反驳质疑的时刻。

    他只是低头,打开了最新一批前线回传的数据:曙光小队与流浪者文明共同实验的一型“相位同步装甲”在短时间内成功抵御了深渊舰队的引力冲击波,

    而纪老领导下的科研团队也终于在中微子通信中,实现了精神数据的“物质编码”实验成功。

    ——这,就是他的新战略的雏形。

    二、精神-物质融合战略:破局的钥匙

    这项战略在陆峰心中已经酝酿数月。他深知,人类的精神潜能是一种尚未完全揭示的科技瑰宝,

    过去依赖精神领域战斗的胜利,不应被视为侥幸,而应当被整合为下一代综合武装的“中枢接口”。

    他提出三大核心路径:

    双域作战单元(DSU):通过“意识映射接口”将战士的精神状态直接投射至外骨骼系统,

    实现精神驱动下的物质微操控,强化响应速度与决策层级。

    相位扰动装甲系统:融合多维材料与精神共振波段,使装甲在受攻击时进入极短期相位偏移,

    实现“精神闪避”概念物化。

    意识反馈战术系统(IFS):前线指挥中心与作战者的精神频率实现实时共鸣,

    形成集群式战斗意识同步,提升协同作战效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这是一次从底层定义战争规则的尝试。而陆峰清楚,风险极大,但机会,也同样前所未有。

    三、前线试炼:以战证策

    曙光小队率先接入试验版双域作战系统。他们在不远的银峦星域展开了一场硬仗,

    面对一支“深渊收割者”侦查分队的舰群,他们没有依赖传统舰炮,而是由夏菲和孙晴分别操作“神经相位光矢阵列”与“动态意识脉冲塔”,

    对敌方舰体的动力结构进行实时干扰,并由陆峰远程指挥通过IFS系统实施三维调度。

    战斗持续了仅仅七分钟,却最终实现了首次实战级击毁敌舰记录。而战后数据显示,

    战士在精神共鸣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判断准确性与战场感知能力提高了超过300%。

    这场胜利被称为“银峦的心跳”,成为新战略正式推广的转折点。

    四、战术结构重组:银河重塑

    陆峰很快发布新的《银河精神-物质融合战术手册》,不仅限于蓝星,

    还同步送达所有协约成员国与文明指挥中枢。这套体系不再区分“科技种族”与“精神种族”的作战方式,而是创造性地提出“战术共维化”原则,

    要求每一个前线单位,无论其来自何种文明,都必须学习、适配并反馈精神-物质融合系统的实战数据。

    在蓝星后方,科研基地昼夜不息,第二代“星火”精神驱动核心即将下线,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