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话一出口,阿尔乔夫本以为他是开玩笑。
朝他微微一笑:“那自然能缓大大缓解他们目前的困境。”
“那,乔夫爷爷,你能帮我联系他们的负责人吗?”
他看到陈才这般认真,不像是开玩笑:“你真能调集到20节车皮的生活物资?”
陈才也不磨叽,向谭思雨示意,很快一份关于“远航商贸”的俄语版资料就摆在阿尔乔夫面前。
他拿起文件认真的看了起来,不到五分钟,他把资料放下。
阿尔乔夫也是暗暗吃惊:“你们远航商贸真能供应粮食、罐头及各类生活用品?”
陈才肯定回答:“能。”
阿尔乔夫也不傻,看到陈才几人资料都准备齐全。
而且一出手就能拿出20节车皮货物,想来是有所图谋。
便直接问道:“摩尔有你们看上的东西?”
陈才一点也不意外,老外就是一根筋,直来直去。
“听说他们这次分得了一些‘废铁’,不是听到他们生活困难后,我就想着,能不能拿粮食跟他们交换。”
他一开始是想打着北极熊的主意。
如果是毛熊还没解体前,在看管不严格的情况下,还是很有搞头。
虽然,很多士兵和军官会偷偷的把武器装备拿来卖。
但是,这种生意算不得正途,搞不好还被扣押,风险太大。
听到陈才把“废铁”两字特意加重语气,阿尔乔夫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
开玩笑道:“那你也给我弄几车皮的粮食来如何?”
“一比五的交换比例。”陈才爽快应允。
阿尔乔夫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陈才耐心给他解释:“一吨粮食换5吨‘废铁’。”
阿尔乔夫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他手指很有节奏的敲击在真皮沙发的扶手上。
仿佛在内心进行着某种权衡。
过了好一会,他才缓缓开口,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一比三的比例。”
陈才故作为难地叹了口气:“乔夫爷爷,一比三我们没法交差,你知道的,筹集物资,协调火车运输,还有各个部门要打点,哪一项都是需要真金白银,要不然物资根本没法运过来。”
他盯着陈才的眼睛看了一会,没看出任何撒谎的迹象。
“好吧,那就一比四。”阿尔乔夫稍作让步。
谁让人家有粮食呢,现在是谁有粮食,主动权就在谁手上。
他话音未落,便察觉到陈才似乎准备摇头拒绝。
他连忙补充道:“我们的货比摩尔的更先进。”
为了增强说服力,他站起身,拉着陈才就往门口走。
同时示意陈才的小姨和其他人跟上。
“江雪,这小子究竟要去哪里?”小姨边走边好奇询问。
她在一旁听到陈才和阿尔乔夫两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这里也就唯有江雪和那四个律师听懂。
江雪和小姨两人现在似乎熟路了不少。
“小老板在和阿尔乔夫谈买卖,好像说用粮食换废铁。”
“还真要换废铁啊?”谭思雨闻言一脸困惑。
陈才和阿尔乔夫同乘中间一辆车。
整个车队由十五辆车组成,气势恢宏地向外行驶。
坐在车队后方的李宏涛看到这么大阵仗,心中不禁暗自咋舌。
这要是在华国,哪个官员敢这么大排场出行。
不出第二天,恐怕就已经成为调查的对象。
与此同时,更让李宏涛对陈才背后关系网之强大,深感震撼。
这关系网都秀出了天际,玛德,这要是哪天想跑路,除非他能上天。
他也就只敢这么想想,在国内人家有军方作为后盾。
有司令为他站台,出国还能和对方将军有说有笑。
甚至还能和人家的司令谈生意,这对他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想到这里,李宏涛不禁苦笑。
自己平日里那点微不足道的优越感。
在陈才那庞大的关系网面前,简直就像是个笑话,不值一提。
车子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停停在一处厂房。
周围没有人烟,身后就是连绵的山林。
随着车队的接近,厚重的铁门缓缓打开。
陈才跟随阿尔乔夫下了车,发现格拉斯基早已在车旁守候。
他环顾四周,内心不由自主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
广场占地面积起码高达上千亩,却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军事装备,蔚为壮观。
从T-55、T-62、T-72坦克到苏-27、苏-30战斗机。
还有装甲车、导弹发射架中应有尽有。
这简直是一个微缩的军事博物馆。
又像是一个被时代遗忘的战场遗迹。
这不愧是奉行钢铁洪流战术的毛熊,这装备就是牛B。
随着众人纷纷走下车来,面对这满目的飞机、坦克与装甲车。
他们整个人都麻了,此刻才知道她们错得有多离谱,这就是陈才口中的“废铁”。
小姨更是被陈才的这番大手笔给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