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透视极品捡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春秋时期的物件
“这位小兄弟是周老的客人,你说我为什么来。” 金肃皮笑肉不笑的开口说道。 早在监控中,他就已经注意到了全过程,陈川根本就不存在作弊的可能。 反倒是最先开口叫嚣生事的程海阳,疑点重重。 “老板,我错了。” 李泉底下头,立刻认错。 跟着金肃这么多年了,他当然知道忤逆对方,会有什么下场。 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会取舍。 与程海阳,最多就是酒肉朋友,金肃可是自己的衣食父母。 金肃闻言,并不满意,狠狠瞪了李泉一眼:“你该道歉的人,不是老子。” “陈小友不点头,我今天也只能公事公办了。” 李泉,一个一米九出头的壮汉,在此刻,被金肃散发出来的气势压的死死的,颤颤巍巍的就开口对陈川道起歉来。 “陈…陈先生,对不起,我事先没有调查清楚,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陈川挥手示意没事。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金肃主动出现,让李泉向自己道歉,这就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他当然可以不原谅,可事后,金肃会不会心里不畅快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多个朋友不一定好。 但少个仇敌总错不了。 “好了,这件事情就到这里,接下来,是另外一件事情。” “李泉!” 金肃冷笑着开口。 李泉不愧是跟了挺久的心腹,秒懂了金肃的意思,将见势不妙,想要跑路的程海阳拦了回来。 “既然陈川小友没有作弊,那么赌约自然也是正常进行。” “这几块玉石的市场最高价,总和加起来四百万。” “你转账吧,我当个公证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金肃笑眯眯的开口。 这才是他前来最主要的目的,能得到周老认可的年轻人,卖人情的机会可不多。 眼下就是一个机会。 程海阳脸上露出难色,好半天没有动静。 四百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了,最关键的,家里人如果知道自己是因为打赌输掉了这么多。 只怕第一个念头就是给自己腿打折了。 见迟迟没有动静,金肃顿时就有些愠怒,满含警告意味看向了程海阳:“怎么,你有异议吗?” 陈海阳的身体又抖糠似的颤抖了起来。 比起回家挨骂,得罪金肃更不明智。 谁不知道,这位是个狠人,没点手段,又怎么可能组织起来这次玉石大会。 程家,在金肃面前,还真的不够看的。 “没…没有。” 程海阳哪里还敢有异议。 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给陈川转了四百万过去。 确认转账收到,陈川才将自己切出的玉石转交给了对方。 临了,陈川还不忘,杀人诛心的补刀上一句:“恭喜陈兄购得至宝呀,可喜可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程海阳主动贴上来找事,陈川自然不介意一次性将他打疼。 说白了,他的心态已经在飞速的发生着变化。 仅仅是一场赌石比赛,轻轻松松就弄到了四百万。 四百万,这个数字,放在以前,还在给李德海当学徒的时候。 这个数字,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可现在,四百万的余额就真真切切的躺在自己账户上。 “陈川小友,你可是有什么想问的?” 程海阳狼狈的离去。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散去了大半。 金肃哈哈大笑着走过来开口说道。 “金老板,刚才解围,多谢了。” 陈川还是分得清厉害,刚才如果不是金肃赶来横叉一杠子,那这四百万,可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金肃亲自出手,总不能是冲着自己的面子。 这点陈川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哈哈哈,荣辱不惊,不愧是周老看中的人才。” 金肃走过来,一拍陈川的肩膀。 目光中流露出赞赏的意味。 之后才开口解释,原来是周老通过监控,注意到了这一幕,这才有了金肃的亲自出场。 果然是周老又一次帮了自己。 “你小子这番见识,我们这些老家伙可好奇的很呐。”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跟我这些老家伙,喝喝茶,交流交流。” 金肃呵呵笑道。 完全没有了先前在李泉面前的那番威势,收发自如,城府不浅。 对此,陈川一点也不意外,能混到这种地步的人,又会有多少是易于之辈呢。 如果不是自己幸运的得到了玛瑙戒指内的神秘力量,只怕现在还在被李德海打骂,压榨。 还是一个学徒工。 更别说有一天会跟这些大人物喝茶交流了。 “能和诸位前辈交流,是晚辈的荣幸。” 陈川当即久答应下来。 能多结识一些圈中的大佬,对自己只有好处,陈川当然没有理由拒绝。 三楼,茶室。 金肃带着陈川,两人进入茶室。 “放屁,你说这玩意是战国时期的就是啊。” “就是,此物年代久远,确实不好独断。” “我看倒有可能是周朝的物件。” “……” 茶室里,一众大佬围在一个玉璜面前,争论的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就连陈川到来,也没有引起这些人的注意。 索性,陈川也没有自讨无趣,他的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这件玉璜上。 眸子里惊讶的神色一闪而逝。 这物件是个真货。 “小陈,你可能分辨这物件的年代。” 一直没有参与套路的周海山周老,摸了一把胡子,笑呵呵的开口对陈川说道。 “应该,能吧。” 陈川一席话,现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霎时间,数道目光全部放到了陈川身上。 “诸位前辈,可否借晚辈上手一瞧。” 陈川浅浅一笑开口说道,对于这个物件,他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上手查看,是为了再次验证自己的结论。 一个身材微微发福的胖老头,瞪了瞪眼睛,打量了一圈周川,又拿起桌上的玉璜交给了陈川。 陈川也不墨迹。 上手就察看了起来,半分钟的功夫,陈川停了下来,将玉璜放回原位。 “晚辈觉得,这件玉璜,应该是确是春秋时期的物件。” “可有依据?” “自然是有。” “众所周知,西周的玉器的有个特点,那便是双沟阴线,而这个特点,进入春秋早期,又发生了变化。”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