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的习俗,大年三十中午前就要赶早摆好供桌,傍晚前要把祖先迎回来过年。
于是天还没亮,秦云何就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爬起来了。
吃过早饭,秦云何娘俩忙碌了起来。
秦母忙着准备供品、年菜,秦云何则忙着悬挂祖宗画像,摆放供桌、牌位等。
忙完这些,秦云何又去把春联福字拿出来贴上。
“奶奶——”
午饭过后秦母准备包饺子,秦思家的老大秦识带着弟弟跑来了。
“哎!识儿、谙儿来啦,快进来,吃过了吗?”
“奶奶,我们吃过了。我娘说让你包饺子别着急,等她包完过来帮你包。”
因为秦思已经过继出去了,要跟他们分开摆供桌,所以两边往年并不一起过年。但是今年玉茹不在,莲花担心秦母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说等她包完饺子过来帮忙包。
因为傍晚前要去迎祖先,所以一般吃过午饭就会开始准备除夕夜和初一早上的饺子,迎回祖先后要马上摆上饺子。
“不用,你回去跟你娘说,让她自己包就行了,我这儿忙得过来。”
“哦!”
小孩子没那么多想法来去如风,听见奶奶这么说转身就又跑走了。
对于包饺子,秦云何一窍不通,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跟他娘说去找陈二就跑出去了。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格外热闹,秦云何喜气洋洋,踏着远远近近鞭炮锣鼓的喧声跑去镇上。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习俗他要给女儿压祟钱。
如今玉茹和女儿住在娘家,晚上不便过去,秦云何便想着趁这会儿无事去看看妻女,顺便给女儿送压祟钱。
“驾!驾!”
秦云何在门外就听到院内传出来小孩子的叫声和笑声。
进了院子转过影壁便看到了正骑着竹马满院跑的范弘和一边提着八角彩灯笑得合不拢嘴的女儿来娣。
“姑父!你来啦!”
范弘先看到秦云何,扔下竹马便扑了过来。来娣看过来,这次一下就认出了爹爹,提着彩灯也跟着往这边跑:“爹爹!”
“哎!”
秦云何蹲下,一手一个把两个孩子抱起来,边往里走边问女儿:“想爹爹了吗?”
来娣奶声奶气的道:“想了~”
范弘则迫不及待的插话:“姑父,你怎么才来。昨天方奶奶带了特别好吃的果子来,不过都快被我和妹妹吃完了。”
“是吗?那姑父可是没口福了。”
进到屋里,范峥正坐在圈儿椅上品着茶,听秦云何喊大哥只是看了一眼全当答应了。今日除岁,要和和气气的。
冯氏见秦云何进来,嗑着瓜子瞥了一眼,皮笑肉不笑的道:“状元老爷来啦。”
“嫂子,我来看看。玉茹呢?”
冯氏也不接话,倒是用手点了一下一边小桌上的糕点:“吃点菓子吧,昨儿个方大婶子给的。”
秦云何有些摸不着头脑,冯氏怎么转性了。
“嫂子客气了,我刚吃过饭来的……”
“吃吧,你有口福。这可是县里桂香斋的,有钱都不一定买得着。”
冯氏嗑着瓜子又斜眼看他一眼:“我就说方大婶子客气,邻里间常来常往的送这干什么。结果啊……”
冯氏说到这儿掩唇笑道:“.…..原来是城里的大老爷,看上我们玉茹了,非要央着方大婶子来说合的……”
听到这里秦云何还有什么不明白。什么转性,冯氏这是急着炫耀呢。
城里的大老爷,莫非就是金标?秦云何的心沉了沉,但几息之间便恢复了平静。
管他金标银标,反正这一世他绝不会让玉茹嫁给别人,上一世的悲剧,绝对不会再发生!
“八字没一撇的事,你瞎说什么。”范峥虽这么说着,语气却很平淡,并没有斥责之意。
范弘则好奇的问道:“为什么看上姑姑啊?”
……室内静默一瞬。
门帘一挑,一个身影闪进门来。
玉茹本在灶间里剁馅,本准备进来喊嫂子一起去包饺子的,却没想到一进来就看见了秦云何。
“阿问,你来了!”
刚刚没有得到答复的范弘见姑姑进来,又问道:“姑姑,谁看上你啦?”
玉茹瞬间脸涨得通红,看了嫂子一眼然后急切的看向秦云何,眼神急切的想要解释什么。
其实就算她不解释,秦云何也明白玉茹的心意。他抱着两个孩子走到玉茹身前,和声道:“晚上不能一起守岁了,我来看看你跟来娣。”
玉茹见他并没有责问自己的意思,这才松口气,抓着他的衣袖想带他去自己的房间。
范峥见此却出声喝道:“有事在这儿说,去你屋干嘛。”
虽然范峥之前说八字还没一撇,但是看样子也有些心动了。
上一次秦云何只觉着范家见钱眼开,这一世却对此很能理解了。
那金家家境殷实,广有田产。而自己呢,连个秀才功名都屡考不中,文不成武不就还随随便便的提了和离。
两相对比,范峥这当哥哥的怎么会不选择金家而选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