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极品帝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1章 单雄信非英雄,实小人也
    +皇后眼帘低垂,柔美的面容平静,似乎对此早已洞察于心。

    朱唇轻启,带着几分通透:“一来,是因为陛下于她有杀父之仇。

    虽说单婉娘自幼便被寄养在徐老太爷足下,与单雄信相处时日寥寥,难谈骨肉深情。

    但她毕竟曾被皇室打入奴籍,受尽折辱。

    纵使她谨守本分,不敢表露分毫怨言,但也无法真心亲近皇室。如今这般礼数周全,已是她最大的宽容。”

    说着,皇后稍作停顿,波澜不惊的面容带上几分苦恼:

    “二来,丽质曾强令彪子为本宫诊治,此事至今仍使她心中芥蒂。

    觉得丽质倚仗天家权势,罔顾医者意愿,行事有失妥当。

    两者相加,这个态度倒也应该,高明无需介怀。”

    李承乾听完,忍不住长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感慨:

    “诶...原来竟是咱们对不住她,还以为是儿臣哪里有所怠慢,这才引得此女疏远,那母后...”

    说着又意识到什么,急忙观察母后脸色,生怕她因此记恨单婉娘。

    “本宫凤仪天下,又岂会与民女斤斤计较!”

    皇后佯怒白了他一眼,心里并不在意单婉娘表现出的轻慢。

    在她看来,冷漠疏远才是人之常情。

    若一进门,单婉娘就表现得低声下气、曲意逢迎,那才会让她心生厌恶,觉得此女虚伪狡诈。

    长留李斯文身边,将来必成两家祸患。

    反倒是这份不加掩饰的真实,让她对单婉娘,多了几分好感。

    看惯了满宫虚与委蛇,再看单婉娘,虽说神色冷淡了些,却也天真得可爱。

    不过,对于自家好大儿的心软性子,皇后可不打算惯着这个臭毛病。

    以前高明素有仁德美誉。

    心软不仅不是弱点,反而是帮他赢得民心的一大利器,能极大巩固储君之位的安稳,她也就听之任之了。

    但现在情况有变。

    太子望不似人君的风闻在民间广传,若再表现得优柔寡断,过分心软...

    只会让人觉得太子懦弱无能,平白看轻了他,对将来继承大统,极为不利。

    皇后停下脚步,鎏金步摇晃动间,眼神已经带上几分寒霜,冷声训斥道:

    “李承乾,收起你那多余的怜悯!

    世人多传单雄信慷慨赴义,是位重情重义的真英雄,但不过是市井之徒以讹传讹,妄加揣测!”

    说这话时,皇后并没有刻意避开身后,那个半步不离的单婉娘。

    自己可以不在意单婉娘的疏远,但却不能不为自家闺女的将来考虑。

    作为过来人,她可太清楚枕边风,足以蚀骨销金的威力。

    只因单婉娘不喜,彪子便对丽质有所疏远,引得长乐几次与自己哭诉。

    若任由这股怨气继续滋长,原本珠联璧合的姻缘,怕是要在猜忌中生出嫌隙,天赐良缘熬成怨偶孽缘。

    一边说着,皇后不着痕迹的停住脚步,眼角余光瞄了几眼单婉娘的反应。

    见她只是脸色微微发白,没有其他过激的举动,满意点了点头,将自己的依据向两人娓娓道来:

    “当年邙山一战,单雄信背弃李密转投王世充,是为不忠。

    洛阳城前,他因懋功的一句劝言,便放过了正与王世充鏖战的陛下。

    这更是对王世充的不公,对其父单禹的不孝,对兄长单雄忠的不义。”

    或许是‘不义’二字,让皇后联想到什么,语气越发严厉,字字清晰:

    “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人,陛下又怎会心生爱才之心,放过这等小人。

    不过一身蛮勇,取之无味弃之可惜。

    昔日,单雄信能为了荣华富贵,选择背叛李密和王世充,他日未尝不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背叛李唐!

    陛下杀他,是为了大唐安危考虑,再三斟酌,而并非什么过错。”

    “啊这...儿臣倒还是头一次听说此中渊源。”

    李承乾听得是目瞪口呆,忍不住挠了挠发痒的头皮,一时间见识到了‘人言可畏’四个字的分量。

    而今距单雄信身死,不过短短十三个春秋。

    而母后口中的这个‘不忠不孝不义之徒’,却成了坊间勾栏里唱诵的豪杰,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叹惋。

    称他是宁折不弯,义薄云天,悲情英雄。

    可现在知晓了内情,李承乾突然对李斯文那句,‘百姓多愚昧,观念极其容易被他人引导,轻信些不实言论’,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连单雄信都能黑的说成白的,那在他去年瘸腿后,‘望不似人君’的风闻便越演越烈...

    说里面没人恶意引导,他是万万不信的。

    必是某些心怀不轨之人,故意散布谣言,败坏他的名声,动摇他的储君之位。

    只是...

    对当年往事,李承乾仍有一事不解。

    迟疑看向长孙皇后,小心问道:

    “那关于坊间广传,说当年洛阳城外,单雄信曾放过父皇一马,但等大战结束,父皇却恩将仇报,对单雄信痛下杀手...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